分卷閱讀331
的恩惠,不思知恩圖報也就罷了,竟然還是私底下耍這些下三濫的手段,以怨報德,真是無恥之尤!” 姚知禮被爆出販賣私鹽并且插手漕運以牟取重利動搖國本的罪名早已確鑿,卻一直拖到現在仍沒有宣判,全都是因為汾陽王從中斡旋,混淆視聽甚至是毀滅證據,以極力保人。 汾陽王之所以要保姚家,一是不想拔出蘿卜帶出泥,因此而受到牽連;二就是為了身在皇宮并且深受慶帝寵信的出云上仙潘玉兒。 “想當初姚知禮那個老匹夫,還想要將潘玉兒領到皇后娘娘跟前,借此把人給送到圣上身邊,好博個一朝富貴。 “父親您雖然沒有立刻答應,卻都應了他當時的要求,為此不惜和汾陽王角力。 “可是他是怎么報答父親和咱們楊家的? “那潘玉兒神叨叨地說幾句星象命數,就鼓動得圣上將皇后娘娘給圈禁了起來! “父親,這回……” “未必就是因為什么星相命數?!币恢背聊徽Z的楊臨開口打斷了楊淳熙的話,沉聲道,“必然是因為娘娘的所作所為,觸到了圣上上的逆鱗……” 而隆慶帝的逆鱗,就是他身下下的那把龍椅。 楊淳熙默然,片刻,轉頭看向太子蕭秬。 第三百七十四章 禍國者是誰 那把龍椅,只要不出意外,將來定然是蕭秬的。 因為之前那則流言引起的風波,各位皇子和他們的母妃母族們都被隆慶帝狠狠地敲打了一番,眼下形勢一片大好,以楊皇后的心計,肯定不會沉不住氣,做出這等自毀長城之舉。 那究竟是因為什么,楊皇后會惹得隆慶帝如此大怒,絲毫都不再顧及多年的夫妻情分了呢? 蕭秬搖搖頭,年輕的臉上滿是擔憂和無奈,沉聲道:“坤寧宮里里外外,都被父皇派人把守得如鐵桶一般,沒有父皇的詔諭,哪怕是我也不能踏進一步。 “更重要的是,母后似乎也無意將個中緣由宣揚出來,所以直接斷了以往和我的聯系……” 到底是什么樣了不得的大事,需要楊皇后如此小心謹慎地保守秘密,不將其他任何人牽扯進去呢? 屋里的人聞言都皺緊眉頭,疑惑不解。 還是楊臨沉穩,片刻,開口道:“既然坤寧宮里外不通,那就從宮外著手吧??纯椿屎竽锬锉唤?,誰竄得最興,就想法子從那里打開突破口,查明緣由?!?/br> 眼下也只能是如此了。 這個年,誰都過得不痛快。 果然,不出三天,就查明有皇子的母族借由過年走親訪友的大好時機,多次出入汾陽王府。 蕭秬得知消息后,冷笑道:“趕在此時和汾陽王往來,膽子真是不??!” 可惜以他現在的身份,只怕無論說什么,隆慶帝都會先猶豫存疑三分。 蕭秬無奈,只能去見惠妃,希望勸服惠妃把幫他開這個口。 從惠妃代管六宮內務之后,從未沒有借機苛待過楊皇后這一點,蕭秬就知道,惠妃是一個心地方正純善之人。 然而惠妃一向在宮中奉行低調行事、明哲保身的原則,自然不會在這個當口答應幫蕭秬開這個口。 卻暗地里將消息傳回了林家,讓大家早做防范。 林家世代清貴,聲名有余而實權不足,若是真的會有重大的變故發生,自然要早作綢繆。 林家的當家人,自然又將消息傳遞給了家里的其他主事人,讓大家早做準備,其中就包括近兩年又重新融入家族的荔山居士。 荔山居士得聞消息之后,悵然嘆道:“國運式微,是天子失德也,而猶不之悟,可悲,可嘆吶!” 隨后便將消息傳遞給了蕭稷。 蕭稷一直將汾陽王盯得死死的,自然知道汾陽王府最近門庭若市。 不過對于蕭秬和楊家的打算卻不清楚。 如今知曉蕭秬和楊家有意借此機會一舉制敵,自然不吝嗇于此時幫助他們一把,也算是報答楊皇后這幾年的香火之情了。 于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在璀璨的花燈街市上,有人當路,怒斥城樓上正意氣風發、與民同樂的隆慶帝為奪帝位不擇手段,甚至暗示先帝之死也和隆慶帝有關,而傳位于隆慶帝的那封詔書,只怕也是偽造的。 隆慶帝氣急敗壞,揮手讓人拿下大膽狂徒。 那人既然敢當眾斥責隆慶帝,本就是抱了必死的決心,在侍衛們抓住他之前,又率先揮刀自盡,以死進諫了。 然而事后卻很快查出,此人乃是最近經常出入汾陽王府的貴妃母族的人。 隆慶帝大為震怒,認為這是汾陽王和貴妃母族勾結,向他正式宣戰。 當即將最近出入汾陽王府的朝臣全部都呵斥了一番,一律貶謫,甚至是打殺。 此舉,自然引起了相關朝臣的強烈反抗,見進諫喊冤無效,他們只能和汾陽王抱團,催促汾陽王起事,以期能保全自己的家族。 汾陽王也沒有料到事情都過去了那么久,竟然還有知情人活著,還恰好在此時出來,揭露當年隆慶帝奪嫡繼位的真相。 這分明就是栽贓陷害,那人自知單憑自己無力和隆慶帝抗衡,就利用他如今和隆慶帝的矛盾,讓他來做這個馬前卒。 事出突然,他準備倉促,此時根本就不是舉事的好時機。 可是隆慶帝顯然將元宵節那晚那個以死進諫明志的人的行事怪在了他的頭上,而他也不愿意在這種緊要的時候失去這些有意投靠自己的人,幾相權衡之下,汾陽王只能一封緊急傳書送到西涼王庭,決定近期舉事。 不過在這之前,為了讓勝利的把握更大一些,他決定將當年隆慶帝自己私下里勾結西涼,卻又反過來栽贓晉王蕭剛以保障帝位的事情也一并揭露出來,讓隆慶帝徹底失去臣民的支持,也讓自己的舉事變成是被迫而為之,師出有名,為將來鋪路。 同時在私下里,汾陽王加快速度,逐個擊破,妄圖蠶食隆慶帝那些隱秘的依仗。 這一切,都多虧了潘玉兒及時傳遞的消息。 二月二,龍抬頭。 在這個大吉大利的日子,汾陽王當街擺祭,祭祀晉王蕭鋼及其妻兒,當眾懺悔自己當年因為懼怕圣命,而做出的那等糊涂事。 而如今他終于幡然醒悟,不再懼生死,誓要為地下的亡魂討回一個公道,告訴天下臣民,誰才是真正的禍國者,只求余生心安。 一時間京城震動,舉國不安。 隆慶帝得到奏報之后,氣得將整個御書房都打砸得狼藉一片。 “血口噴人,朕倒要看他有何證據!”隆慶帝恨聲道,“召集京畿衛,就說汾陽王心存不軌,污蔑圣君,伺機動搖我民心,其心可誅!凡我大梁子民,人人得而誅之!” 不過是個小小的異姓王罷了,就算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