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9
書迷正在閱讀:完美無缺、欲望樂園(總攻)(H)、嬌悍、獵頭人、俊兒、未來之神農空間、朗朗星空、獵星者、嬌顏賦、一言不合就斗舞[花樣滑冰]
前事如何,只說這遺詔一事,若果如皇伯娘所言,朕愿遵長興皇帝遺詔,讓位于盧國公安世誠?!?/br> 反正安世誠已經死了。 方才監軍等人招供:他們與南昭兵合力埋伏圍剿安世誠,安世誠身邊親信幾乎全部折損,而他本人亦身遭重創,最后萬箭攢心,跌落山崖,粉身碎骨。 這與安世弘親派前去打聽的情形一般無二,安世誠已是死得不能再死了,看他還如何回來承繼皇位。 劉娘娘豈會不知安世弘的打算,安世誠的死對她來說,也不算是個壞消息。故此時她好整以暇,悠悠道:“說的比唱的還好聽!還不是因為你知道安世誠已經死了,這才有恃無恐。你有個好父親,寧可負了安氏列祖列宗,負了天下黎民百姓,也要為了你的皇位掃清一切障礙?!?/br> 安世弘咬牙笑道:“皇伯母慎言。如今不過他們的一面之詞,事情真~相如何尚未查明,如何就定了我父親的罪名?!?/br> 劉娘娘冷笑:“證據確鑿,皆擺在朝堂之上,這不算查明了?說來說去,你還不是貪戀皇位?!?/br> 安世弘亦冷笑:“若說貪戀皇位,誰又能比得上皇伯母呢。今日倒來指摘朕,真是荒謬。想來你也知道,安世誠已死,立無可立,莫不是你想立他的傻兒子為帝,繼續把持朝政?” 劉娘娘淡然而笑:“我從前把持朝政,為的是我兒,如今他不在了,我也沒心了,今日出來說這一言,一來是為我兒正名,二來則是不忍盧郡王府一家到死還做個糊涂鬼。如今我的話已然說完了,這便回我的別宮里,再不過問朝中事。我今日就把這話擱在這里,眾位也為我做個見證。至于你如何查,查得如何,將來到底是誰坐皇帝,左不過是你們安氏宗族內部的事,與我無關?!?/br> 說罷,劉娘娘真就轉身往殿外而去。 安世弘心中暗喜。 劉娘娘到底坐鎮朝堂多年,雖遠離朝堂數年,余威猶在,她這一走,寧泰一介武夫不足為懼,只需尋個借口下得朝來,給這些爛事一些緩沖時間,他自信仍能扭轉乾坤。 不想寧泰郡王接了永平郡王一個眼神,立刻心領,便上前攔住劉娘娘,笑道:“娘娘既然以后不再管朝中事,何不將先帝遺詔取來,自此真正落得個干凈,免遭俗務纏身?!?/br> 安世弘心中恨極:寧泰這個老匹夫,將來有你好看的。 第三零三章 逼人太甚 劉娘娘說罷,真就袖出一紙詔書來,執于身前,慢慢展開。 安世弘不動,幾位王公大臣卻忍不住上前去看。 詔書乃是長興帝的親筆所書,上面不只印有玉璽,還有其私章及這幾位老大人的印章。 眾人皆心內嘆息:果然是真,只可惜天命神授,安世誠無福受用。 幾位老大人也暗自驚訝。 他們猶記得,當日長興帝鄭重道:“事不可行,詔書作罷已毀,為著盧國公府一家上下性命,你等萬不可泄露出只字片語?!?/br> 他們豈會不知輕重,故立下重誓,日后少不得強迫自己忘卻此事。 后來劉氏被誅,安氏朝中郡龍無首,眾人皆推薦梁王,他們因無詔書為證,且盧國公府無甚功勞,貿然提議,成功機率太小,一旦事不成,恐替盧國公府招禍,故默契地選擇不發一言。 誰知,詔書竟被保存了下來,他們不知其中緣由,不敢多言一字,只是事隔多年,再次看到長興帝的筆跡,不由想起多年來的君臣情誼,忍不住長淚縱橫。 寧泰郡王驗看無誤后,著實松了口氣。 他已經得罪了安世弘,如果不能將安世弘拉下馬來,他一家將來定得不了好。 再看自從遺詔拿出來后,就臉色鐵青的皇帝陛下,寧泰郡王越發開心起來,哈哈笑道:“有了這個遺詔,關于盧郡王府的一切不合理事件就好解釋了,你父子一心要置盧郡王府于死地,這大家也都能理解。梁王既然已經去世了,死者為大,咱們也就不提了。不過,方才陛下可是說,若遺旨為真,則寧愿讓位,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還請皇上兌現?!?/br> 安世弘不由握緊了拳頭,皇位自然不能讓。這是他圖謀多年的成果,豈可拱手相讓于盧郡王府?況且以他父子從前所犯之事,一旦權柄旁落,等待他的必是囹圄之災。 早在遺旨拿出時,安世弘就悄悄以眼示意身邊的親信,一個小內侍接收到信號,悄悄兒地后退幾步,遮蔽于人后,見無人注意,再次后退幾步,提了衣角輕手輕腳地離了這里。 安世弘余光掃過,心中大定。 殿中眾人被遺詔吸引著目光,并不曾注意,而寧泰郡王雖一直緊盯著安世弘,卻不是個心細人,自也沒有看到,只見他得意洋洋道:“哦,對了,陛下是擔心安世誠的兒子年小不靈光,被人當了傀儡。這也不是事兒,所謂兄終弟及,他還有個兄弟呢,那就讓安世茂繼承就是了?!?/br> 反正皇位數來數去,也落不在他頭上,他倒是樂得做個好人。 安世弘黑著臉一言不發,直到眾人都看完遺詔各就處位后,他才命內侍上前接過遺詔,欲仔細看個究竟。 劉娘娘倒也大方,收起遺詔隨手遞給內侍,一邊笑道:“如今我已事了,也該回宮頤養天年了,再不過問世事?!?/br> 劉娘娘言罷,果然毫無留戀地走出殿去。 幾位使臣也被請了下去——現在暴得是家丑,他們留在這里已無用。 一行人離去后,殿內又是一片寂靜。 外面的雨下得越發大了,遠遠聽到幾道雷聲。沉悶的雷聲響在耳邊,眾人心中生出幾分不安。 百官個個心里暗道晦氣。 原來大楚的安氏宗親多被恩澤賦予了爵位,但他們雖看著位高權重,然除卻幾位握有兵權的,大多也就是表面光,雖也參與朝政,他們的影響卻有限,朝政大事多由皇帝和內閣及六部執掌。 故雖然權貴們斗得熱乎,但下面的官員卻少有依附,只安安分分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并不太摻和進來,這也是近年來皇位雖換得勤,朝中日常仍能照舊運行的緣故。 可是今日百官們卻被動地被攪了進來。 梁王父子當政,長興帝詔令的繼承人安世誠就不能活,同樣的,盧郡王府一旦做了皇帝,安世弘怕也沒什么好活的了。 這個淺顯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安世弘必不肯松易放棄皇位,同樣的,寧泰郡王等人為了活命,必定會逼著安世弘退位。 眾人幾乎可以預見接下來的血雨腥風, 伴著外面的風雨雷聲,眾人也越發地心驚rou跳。 安世弘正在看遺詔,他心里明白,這是真的,來不得一點假。 可他仍不死心,再次慢慢細看,一來讓心沉靜下來思索對策,另一方面也是打了拖延時間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