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8
書迷正在閱讀:完美無缺、欲望樂園(總攻)(H)、嬌悍、獵頭人、俊兒、未來之神農空間、朗朗星空、獵星者、嬌顏賦、一言不合就斗舞[花樣滑冰]
如今見真~相被寧泰郡王昭示于朝堂之上,他猝不及防之下,不免驚懼萬分。 父親若是有了罪,他這個兒子該如何自處,若想坐穩這個皇位,越發艱難起來。 安世弘腦子飛快轉動,企圖幫父親洗去罪名。 說來,之所以能如此快速準確地拿到證據,說來還要感謝安世弘。 梁王當日既然出手,雖然倉促有紕漏,但爭戰多月,也夠他拿出時間修補善后,讓人拿不到把柄。 壞就壞在安世弘的突然出手,梁王損命時,也只來得及對兒子說出最重要的遺詔一事,其他的根本來不及交待。 而梁王一死,派出去的人群龍無首,行~事越發破綻百出了,被有心人盯上并查清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安世弘心念電轉間,也知道事不可挽回,為今之計,萬不得已之下只好丟卒保帥,暫舍了父親名聲,待日后他除去這幾個礙眼的老東西,坐穩了皇位,翻云覆雨也不遲。 安世弘正色道:“賣國之罪非同小可,父皇身為一國之君,怎會行此昏聵事?這事實在蹊蹺。朕勢必要查個水落石出,不僅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也要還先皇一個清白?!?/br> 寧泰郡王冷笑:“不知皇上要如何查?準備怎樣查?臣這里可是人證物證俱在?!?/br> 說罷,也不管安世弘神情如何,直接命道:“把人押上來?!?/br> 于是以監軍侯公公為首,一串人如提粽子般,被押了進來。 那些人早被李全的人給收拾過了,知事情不可轉變,此時雖面對著安世弘,無視他噴火的狠毒目光,問一答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梁王乃是大楚朝的皇帝,不會自降身份,明著勾結昭夷兩國,而是指使監軍等人以他們與安世誠有私怨為由,暗暗勾連昭夷兩國國君,同時將布防圖暗透給兩國將領,助著他們攻城掠地,搶奪大楚邊境的人口財富,而大楚這邊則趁機奪取安世誠的性命。 人證物證俱全,父親的罪負暫時是洗不清了。 安世弘悲痛欲絕:“朕實在不能相信父親會行此等事。必又是他兩國行的jian計?!?/br> 哪知,一干人等被押上殿時,那兩國使臣也被悄悄帶到殿上來,此時聞言,便呼冤道:“我國國主乃是誠心誠意歸降附屬的,故特派臣前來面君,此種情況下,怎敢節外生枝?!?/br> 眾人這才注意到這兩國使臣,寧泰郡王就勢又問他二人,他二人只道:“確實貴國監軍等人同我國將士有所接觸,但也的確沒有提及是大楚皇帝陛下的意思,只道是私怨?!?/br> 安世弘便道:“是了,必是這幾個閹黨因私怨陷害朝之棟梁?!?/br> 這時監軍侯公公便又喊冤:“臣確實是受了先皇的指令做事的。眾所周知,盧郡王府向來行~事謹慎,不只對先皇盡心盡責,便是對小的們,也是和氣的很,四時八節,沒少偏了小的們,且他家雖貴卻無實權,礙不到別人的青云路。便是盧國公身居大將軍之職,卻是遠在邊關,窮鄉僻壤的,誰耐煩去那里活受罪。山高路遠,小的們和他也沒接觸的機會,越發不可能生出私怨來。若不是先皇的指令,小的們無論如何也不會去害他的?!?/br> 第三零二章 宣告遺詔 “依你之說,盧郡王一家忠君愛國,那先帝又何理由去取盧國公的性命?難不成是吃多了丹藥頭腦不清楚了嗎?你這jian佞小人,還不將你如何因怨害命從實招來?再敢將罪責推卸他人,定嚴懲不貸?!卑彩篮肱?。 帝王心思深似海,侯公公雖說曾是梁王心腹,卻不并知道其中的關節,只知唯梁王之命是從,如今自也沒有法子就梁王的行力,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此時被安世弘質問,只有磕頭如搗蒜不住喊冤的份。 眾人則在聽聞安世弘一席話后,暗自思量。 他說的沒錯,先皇確實沒有針對盧郡王府的理由,雖然不知勾結敵國陷害安世誠是否真實,但就前段日子看來,先皇和他倒的的確確有殺他一家的心思。 真是怪哉! 就在眾人正納悶之時,很快就有人善解人意地出來解了眾人心中的疑惑。 只見劉娘娘款款步入金殿,涼涼笑道:“皇上此言差矣!你父親哪里是服食丹藥的緣故,分明是心病所致。大概是他知道當日我兒曾下過一道傳位于安世誠的詔書,故才不擇手段,只為除去安世誠吧?!?/br> 一石擊起千層浪,眾王公大臣們也來不及理論劉娘娘怎么來到朝堂上,均瞪直了眼問道:“傳位于盧國公的詔書?這又是怎么回事?” 安世弘來不及阻止,只見劉娘娘立于殿上輕嘆道:“當日我兒知自己時日無多,道‘小嬰孩如何擔得重任?’,便在眾宗室子弟中擇得安世誠。只可惜,當日劉太師等人可恨,竟妄圖混淆皇室血脈,我一時不查,以為那孩子是我兒血脈,子承父業,天經地義,故才瞞下遺詔一事。后來假皇子事發,我被拘禁,梁王被推為皇帝,為了天下太平,這道詔書越發不可拿出來了。只是我雖守口如瓶,但眼見梁王如此行~事,想來,他早從他處得到消息了?!?/br> 劉娘娘說罷,眼睛掃向幾位老臣。 長興帝立詔毀詔的內情,這幾位知情的老臣自是門兒清,如今被劉娘娘倒打一耙,一時無法說清,只得出列爭辯道:“您當日一手遮天,又誓言不會傷盧郡王一家性命。老臣為大局著想,不得不從。后來梁王為帝,臣與盧郡王無怨無仇的,上天有好生之德,臣更不會漏出一字了。還請娘娘不要冤枉人?!?/br> 劉娘娘聞言一笑不語。 眾人心中卻波瀾起伏。 只劉娘娘一家之言,尚可有疑,如今這幾位老臣的話,卻表明長興帝當日果然留有遺詔。 這倒也對得上,這幾位老臣本是三朝元老,當日極得長興帝的信任,皆因他們對大楚的忠心。后來皇位幾經變更,他們從不牽扯其中,只一心做好分內事,且本就位權重,爭無可爭,如此一來,他們的話倒是極其可信。 如此一來,梁王父子的皇位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了。 眾人看著頭戴皇冠的安世弘,心里異樣百出。 形勢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饒是一向自詡聰明的安世弘也不免傻了眼。 眾人皆一言不發,只管看著安世弘。朝堂上難得地靜謐下來。 至到此時,眾人才驚覺,外面不知何時淅淅瀝瀝下起小雨來。 看著笑盈盈立于朝堂之上的劉娘娘,安世弘的心隨著滴答的雨聲一點點往下沉。 他從沒有像現在這般討厭這個死老太婆。 就見不得別人好,看不得大楚朝太平,非得出來挑事,怪不得她斷子絕孫夫死娘家亡的。 他發誓,只待這事一了,這個老太太也該和她夫君團聚了。 安世弘立起身來:“暫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