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又對宋家的手段冷笑,這是逼成既定事實么,現在無人不知道劉年將進宋家門??峙掠行┤诉€非常羨慕劉年呢。 對于宋威而言,他還真沒把劉年放在心上,納她也不過是大哥他們的決定,自己覺得劉年也不討厭,納就納了。 至于怎么傳到外頭去的,這根本就沒什么,將軍府上的人還覺得是劉年占了大便宜,一進門就是二房奶奶!劉年什么身份?那可是燒了多少高香??!一時間劉年成了很多人羨慕的對象。 既然這樣,劉年也就慢慢請起了假,和瑞香一點點的把銀子換成金子,帶走的東西一點點整理出來,還要掩人耳目。 后來瑞香問道“娘子,我們路引還沒呢!”把劉年嚇了一跳,這才知道古代出行不像現代,買張票就行了,要路引的! 劉年捧著腦袋想了半天,去找了宋管家,說道“這么長時間沒回去見過父母家人,現在想去探望一下,要辦張路引?!?/br> 宋嫂子對劉年要回去找父母的行為不敢茍同,她是看著劉年父親賣女兒的,但是也不好多說,想著劉年許是想要回去炫耀一番,也不怕劉年的父母來打秋風,到時候說不定還能讓劉年更倚重她呢。就催著宋管家替劉年辦了路引。 宋管家送路引的時候說道“娘子何時回去說一聲,將軍自會派人護送娘子?!眲⒛瓯磉_了感謝。 日子一天天的過,眼看趙鐵牛的忌日要到了,半年的時間也近在眼前,劉年早早就探好了一個商隊,辛虧邊城開了榷場,商隊進出絡繹不絕。她同領隊談好了要隨隊一起走,好有照應,錢也給足。 領隊沒有不答應的,正好可以收些外快。只問了劉年可有路引,看一切沒問題就和劉年說好了離開的時間。 劉年也早和宋管家說等過了趙鐵牛忌日才回家,周記的工作也早就辭了,大家都以為劉年在備嫁,周管家還給劉年包了一百兩銀子做紅包。期望劉年以后提攜酒樓一把。 什么事請都準備好了,在一個初秋的凌晨,劉年和瑞香帶著兩個小包袱出了門,趕上了出發的商隊。 領隊給劉年和瑞香準備了一輛車,劉年也把被褥等物早搬進了車,現在帶的都是黃金和一些碎銀子,這么小兩年下來劉年也攢了一些銀子,加上宋威給的一千兩,她全換成了黃金,就怕外地銀票兌換不到。換下來黃金也就十斤左右,她和瑞香每人踹一半,全縫進貼身的小棉襖里。 兩人也不嫌重,劉年又備了一小罐鍋底灰,一罐子石灰,鍋底灰用來抹臉,兩人雖說沒長的閉月羞花,但是花樣的年紀,營養又跟上,一眼看去也是水靈靈的。劉年和瑞香特意穿了灰撲撲的衣服,盡量變得灰頭土臉。 石灰么是受了韋小寶的啟發,以備不時之需,最好用不到。劉年還帶了自己慣用的切菜刀,管不管用不知道,就是為了心理安慰。 就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劉年隨著商隊離開了邊城。劉年看著遠去的城墻,心里還是頗有幾分不舍,畢竟自己經營了差不多兩年,一時離開還是挺傷感的。要不是宋威非要納自己為妾,依劉年的性子會在邊城一直過下去。 傷感的情緒馬上就被顛簸的馬車給顛沒了,邊城附近官道還好,繼續往前走劉年能在車里搖成不倒翁。瑞香倒還好,還照顧著劉年。 商隊不緊不慢的走著,中午是不休的,只到了晚上才停車吃飯休息。等車停下,劉年下車活動時腿都是軟的。 商隊也有四五十輛車,領隊選好地方,眾人有條不紊的開始趕車,搭零時帳篷,煮飯。一時催煙裊裊。劉年愣是沒看出什么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的意境,只覺得像一群逃難的隊伍。 天氣不錯,但是野外螞蟻蟲子是少不了的,還有牲畜的糞便味道不時隨風飄來。劉年一點吃飯的胃口都沒有,心里把宋威罵個臭死。 劉年估計宋威發現她跑了最快也要三天,實際上宋威差不多十天才發現劉年不見了。因為趙鐵牛的忌日劉年沒出現,宋管家來找時才發現不對勁。 一開始還以為她遇到了不測,宋威帶著偵察兵一查看,就發現她是跑路了。宋將軍只是冷笑一聲就丟開了手。 沈令還想讓人去劉年父母那里找找,宋威冷冷說道“她提走了所有的銀子,還換成了黃金,住的地方細軟皆無,不可能去父母處!難道你們還想要我背個逼良為妾的罪名?” 沈令灰頭土臉的回家,他的娘子見丈夫耷拉著腦袋回來,就問了一句,沈令長嘆一聲,他也搞不明白縱使劉年不答應為妾,那跑什么呢? 他的娘子笑了下“若說她為何不愿意做將軍的二房奶奶,我也想不明白,只是她既然不愿意了,那這么跑了我倒是能理解?!?/br> 沈令虛心請教,他娘子道“你也不看看,邊城最大的是誰?那婦人拒絕了將軍,就是將軍不在意,其他人能讓她好過?以往將軍府多有照應,她才能過得日子,等將軍府不再照應,或者言語里再添些話,邊城哪還有那婦人的立足之地?” 沈令睜大眼睛無語,半響道“她答應下來就好了,難道做將軍的女人還比現在人生地不熟的跑外頭去好?” 沈令娘子慢悠悠道“那我就不明白了,照說是這樣,等她進了將軍的門,我見了都得恭謹問候。許是見識短淺,福薄受不住呢!” 另一邊,劉年也漸漸習慣了趕路的節奏,一路縱深向內,風景比邊城鮮明許多,劉年沒什么興趣,她在車上已經覺得生無可戀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一個人默默的更文。。。。。 第12章 安家 這么一路走了兩個多月,好在天下太平,商路又是熟的,路上沒什么突發事件。商隊到了一個叫青州的地方,領隊帶著大家進城補給,加出貨進貨。 這在路上也有過,小地方停的時間短些,大城市時間就長些。青州算個不大不小的城市,毗鄰海邊。 劉年看著城里井然有序繁華的樣子,心念一動,覺得此地定居也不錯啊,看著居民都豐衣足食的樣子,街上店鋪也花樣繁多。比邊城繁華多了,瑞香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路都是睜大眼看的。 劉年實在不想走了,這個時代長途旅行就是受罪,她找了領隊說想留下來,領隊沒意見,劉年給了三十兩銀子。領隊看劉年出手大方,他在青州也有熟人,就幫著劉年把戶落了下來,劉年又多付了十兩。 雖然多花了點銀子,但是減少了很多麻煩,劉年覺得挺值的,她和瑞香在城里找了個店住下,然后每天去逛街。 瑞香看著劉年每天流水似的花錢,心疼的很,她說道“娘子,我們找個木器店,打套賣包子的器具,這青州比邊城看著熱鬧,定是能做生意的?!?/br> 劉年不想再天天起早貪黑的做包子了,她也擔心宋威找來,一賣包子,假如宋威派的人來了青州就露陷了。 她說道“不急,我們初來乍到的,也不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