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5
姬想著想著笑了,看來前世的影響還是有的。 其次就是河北道,后世的京師重地就是這里。 再就是淮南道,寰姬提前把江浙滬全部劃入了淮南道里,就想著沿海一定要放自己的人,萬一日后有想要侵略的,只管叫他有來無回。 還有隴右道,這是通往另外一片大路的唯一通道,無論如何,絲綢之路能保護下來那是最好,要是實在是保存不下,也是沒有辦法的。 總之在她看來,植樹造林保護生態是必須的,如果從現在就保護生態,想必等到了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再也沒有沙塵暴或是氣候變暖的事了吧。 按照寰姬的排列順序就是,劍南道、淮南道、隴右道、河北道、關內道、江東道、江南道、山南道、河東道、安西道、安北道、安南道。 一眾官員被寰姬直白的話說的發虛,但是他們一個個都混跡官場多年,這些還不會讓他們顯露異常,一個個表情依然鎮定如常。 戶部尚書魏大人笑道:“臣等一心想著為唐效力,想著先皇的遺愿,這才心急火燎的來了?!?/br> 寰姬心道:“你們也知道先皇的遺愿,先皇在世的時候怎么不見你們支持,如今著急了,恐怕是擔心那幾處好地方被人搶了去吧?!?/br> 寰姬心里這樣想著,嘴上卻說著:“我剛剛已經做了決定?!?/br> 寰姬話音停頓了一下,御書房里的氣氛急劇的上升了起來,一個個豎著耳朵,生怕聽錯了或是理解錯了。 寰姬心中不削,想著日后定要把他們查了又查,等國家不過錢建設的時候,就抄幾個增加些國庫。 寰姬繼續說道:“我想著把…..調去河北道、…..江南道…….” 寰姬說了一堆人名,全都是名單上的人,御書房內的官員們,有人欣喜有人著急。 總的來看寰姬把劍南道、淮南道、隴右道、安西道、安北道、安南道都分給了親寰派和?;逝傻男聞萘?; 江南道、江東道、河北道、給了門閥世家大族; 關內道、山南道、河東道、給了?;实睦吓f勢力。 寰姬這樣的劃分讓他們兩派人都很是滿意,雖然有些人還是心中不滿的,但是這看似已經是最好的了。 雖然寰姬太長公主的人占了六道,可是有三道那是人人都不想去的不毛之地,另外的三道跟他們的比起來也都相差甚遠。 所有人基本上都滿意了,可是他們卻或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道府的安排,會決定日后內閣會議人選的派系數量,入后國家重大決定事項都是內閣會議的人決定的,就像是青州府衙一樣的部門。 這能怪誰呢,只怪他們光顧著自家的小利益,沒有真正的了解青州的制度。 第二日早朝寰姬頒布了一系列的青州規章制度。 、等陸續的頒發了,寰姬減免全國賦稅一年,一年后按照各地的發展情況再另行處理。 寰姬還下了兩道旨意,一道是偏遠貧困地區的官員俸祿是其他地區俸祿的三倍。 第二道是他們這次出京赴任任期均是三年到五年。 寰姬當時是這樣說道:“我還沒想好是三年一調任好,還是五年一輪任好。你們去了各地,都要抓緊時間了,否則要是下次被調任到了那不毛之地,就是俸祿再高,估計也夠郁悶的了?!板炯дf完這話還略有深意的笑了笑。 朝廷官員們聽的冷汗淋淋的,這是讓他們抓緊時間做政績呢?還是讓他們抓緊時間摟錢呢? 一眾官員自然不敢對此有所表露,只能對那三倍俸祿的事表示出不滿,大家同級別,俸祿卻比人家少三倍。 畢竟去那三個地方的官員是少的,而不滿的則是大多數官員。有人私底下說道:“太長公主是為了我們好,可是這樣不是把我們往風頭浪尖上推嗎?我寧可不要這三倍的俸祿,也不想被人指著脊梁骨說?!?/br> 這話不知怎的傳到了寰姬的耳朵里,寰姬沒有生他們的氣,人言可畏么,人家是去為百姓做事的,不是為了這三倍的俸祿的。 寰姬在宮中遛彎的時候遇見了賢太后,他們二人聊起了閑天。 不知怎么賢太后當著太監宮女的面提了這個事,結果寰姬卻是笑道:“竟然還有這事,這下可好辦了,人家可都是我求著去的,如果他們有誰羨慕人家的俸祿多,或是不滿自己的俸祿低,可以直接說出來。只要是平級的,那么我就準他們互換調任的地點,反正如今官員的名單也是初定,只要這人還在京師,就一切都來得及改?!?/br> 這下可好,一個時辰不到,寰姬太長公主的原話就傳了出去。結果再無一人說三道四,大家反而都在說那樣的地方,俸祿多是應該的。(。) ------------ 第四百二十九章 欺上瞞下(第三更) 寰姬懶得理睬他們,由的他們說去好了,拿著三倍俸祿的官員聽眾人改了口風,不再覺得三倍俸祿有什么問題了。; 青州的官員陸續的到了,他們先是見過了寰姬太長公主。 寰姬在他們的心目中那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寰姬和他們客套了兩句便說起了這次上任的一些官員,寰姬道:“我知道他們有些地方和你們你們比起來,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但是他們是先皇培養的人,這次又是為了舊主的遺愿遠赴荒涼之地,我希望你們能好好的配合?!?/br> 青州為首的官員,道:“公主放心,這些我們都聽說了,不管怎樣,他們心中的大義和為民的想法,都是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的,此次我們定當盡心盡力的輔佐?!?/br> 一眾官員紛紛表態,寰姬這才放下心來,讓薛董偉安排他們見一面。到時候大家一起出發,路上有個照應還能相互的加深了解。 *** 三日后寰姬在點將臺上著急了所有人,寰姬說道:“今日在此給大家送行,想必大家都很奇怪。大唐有史以來就沒有這么多官員離京赴任的,更是沒有從這里走的。我今日在此處送大家離開,就是想告訴你們,你們今日離開京師,就是去打仗去了………” 寰姬滔滔不絕的說了一番話,胡德海小聲道:“時間差不多了?!?/br> 寰姬點了點頭,和他們告別。 一輛輛馬車從京師有秩序的出去,官員的出發順序是按照路途的遠近排的。 一條車隊的長龍在京師內外成了一條美麗的風景線,所有附近的百姓紛紛出來夾道相送;還有附近州府的百姓,不遠而來,或是觀看,或是送行。 等到傍晚,最遠的幾個道的官員都走了,剩下的都交給薛董偉了。 朝中剩下的官員一下子少了,早朝的時候大殿顯得有些冷清。 寰姬把大明宮的一處宮殿挪用了出來,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