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6
了許久。好容易想了個大致的方向,自然要尋了幾位管事兒細細商量一番。 林寶珠做生意,如今早已不再局限于茶坊了。而且眼下她的身價,也壓根不用發愁銀兩的事兒,可關鍵是如何錢生錢,如何讓張記的生意活起來,代代不息...... 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林寶珠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仿照現代的銀行做借貸款,前世時候上大學公共課有過接觸。但因著不是自個的專業,所以并未太上心,也虧得在家里時候所有世家的子嗣為了能夠跟世界接軌,為了不被社會的快速發展拋下,所以都要被額外加課,多多少少的她也有些自個的理解。 如今不管是徐掌柜還是李掌柜的,都是張記的一把手。加上石大勇,跟負責商隊籌建的劉建山,還有王大奎跟劉鐵錘,再加上各州城鎮子上前來給東家小少爺上滿月禮的掌柜的管事兒們,所以這次林寶珠召集開會,可是比以前熱鬧了不少。 大家伙兒都是見慣了世面的,就算有些是打農家院出去的,單是跟著張記干,那也是能壓得住場,有些心思的。自然,聽得東家夫人一提張記錢莊的事兒,眾人在詫異之余都有些驚奇。 倒不是說覺得干不成,實在是夫人說的條條框框的章程,很是匪夷所思,但細細想下來卻都是極其必要的。本來眾人對夫人就很是信服,眼下更是佩服的很。 也虧得大家早就摸透了夫人的脾氣,并沒有假意奉承的,否則林寶珠怕是還會窘迫一會兒呢。要說都是她的智慧,那肯定是假的,不過是前世被逼著學那些東西時候,特聘的老師逼著她看了不少晉商跟白金帝國的視頻。而后更是有個極其搞笑的綜藝節目,變著法的將晉商的為商之道跟錢莊的經營之法。自然地,多少也真就被她拿來用了。 “只要是桃樹灣的后生,若是有意自個闖蕩或是做買賣,都可以優先在張記錢莊借款,且不收利息。只是生意若是做成了,張記自然也要分一杯羹......”林寶珠不是散財童子,要做善事的話,修路修房修繕慈善堂跟私塾讓家家戶戶都有個好奔頭??蓞s不能隨意往外撒錢,若是一點都不付出或者沒有壓力,但凡有個壞了心眼的鉆空子,借了張記的銀子在外胡搞,一來二去的只怕就會亂了套?!皬堄浺怀傻睦?,用于建造私塾,延請先生或者建設村落跟慈善堂......” 頓了頓,她又笑著道:“以桃樹灣為中心,向四周建設,只要有桃樹灣外嫁閨女的地方,都可以列做張記要資助的地方。當然,主要的還是私塾跟慈善堂......這件事兒,事后徐掌柜跟李掌柜的兩位大掌柜具體拿個章程,在尋個可靠的人專門負責管理。賬房也按著老規矩辦?!?/br> 因著張記的生意越來越大,所以李掌柜跟徐掌柜這兩位深受林寶珠器重,且品性極好的掌柜,早已經不再只管著手頭上的幾間鋪子了。如今,他們倆總管張記的生意,若是林寶珠跟大丫不在時候,可以自行做決定。 當然,賞罰分明,旁的掌柜的也可以監督。 兩位掌柜的也都是好的,就算得了東家賦予的權限,也從未出過岔子,反倒是更加兢兢業業生怕累積東家名聲。倒也不是沒有鋪子私下里用極好的條件挖兩位走,甚至許諾的比張記更多,但兩位掌柜的向來不做理會。 就算是對家里人,倆人也都常常感慨若無張記,就沒有他們。并非他們對張記付出良多,反倒是張記成就了他們,所以他們也不能忘恩負義讓人恥笑,自然要守著張記好生管理著。 當然,那些事兒都是私底下的,林寶珠并不清楚,只是大概她心里也多少有些底兒。也正是因為如此,她才更加信任倆人,與其同時使得倆位掌柜的更是死心塌地忠心于張記了。 處理完這件事兒以后,林寶珠就讓人送了幾個掌柜的離開。想到秀娘嫂子這幾日每每見她雖然也是笑意盈盈,但卻難掩愁苦,甚至有時候明顯可以看得出是在強顏歡笑。而招娣也少了許多生機,每日緊皺眉頭,所以她到底還是留下了石大勇跟張秀娘說是要說會兒話。 其實她一向甚少直接插手旁人的家務事,今兒自然也是,只是該關心的卻也得關心一下。畢竟,先不說自家漢子跟石大勇的交情,就說是她也是真心把秀娘嫂子當親人的,畢竟是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個與她年紀相仿且說得來的人。 秀娘嫂子心善,且沒有太大的野心,只想本本分分的過日子。原以為最難熬的時候,就是石家爹娘尋事的光景,后來解決了石家老倆的事兒,而石大勇表現的也很是爺們氣,再然后隨著張記生意蒸蒸日上,她們的日子過得可是滋潤舒坦的很。怎得她只去京城半年,回來就見本是恩愛的倆人就生了隔閡。 村里的風言風語她也不是沒聽到過,只是桃樹灣自打有了張記以后,就不興湊在一塊說那些個流言蜚語的事兒。所以具體的,她倒是也不清楚。 上次跟自家漢子提了一句,才知道來龍去脈,好像是石大勇英雄救美救了個被人欺凌的小寡婦,后來為那小娘子在鎮上尋了落腳的地方,還送了那小娘子半大的兒子入了張記做工。許是日子久了,就生了牽連,多多少少的有些說不出來的曖昧。 再往深了,張滿囤也就不說了,只是搖著頭說他們到底不好問。原以為若只是那般也不算大事兒,畢竟石大勇對秀娘嫂子的好,當初她也是親眼所見的。倆人是患難的夫妻,難不成還敵不過一個外人? 所以平日里她也沒少勸說秀娘嫂子,讓她往寬了想,再不行干脆就同石大勇一同搬去鎮上或者縣城住。夫妻本一體,沒得這么分著惦記擔憂。 可是勸說歸勸說,其實林寶珠自個心里也直打鼓呢。自打她從京城回來到出了月子,聽說石大勇回來的次數屈指可數,而且給家里捎信的時候也越發少了。有好幾次倆人坐一塊嘮嗑,她每次問道石大勇,秀娘嫂子都是一臉愁容。 也不是光這兩點,更讓林寶珠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前幾日頭出月子時候,大丫拿了幾本賬簿來讓她教,說是按著她的記賬法子,有將近四百來兩銀子對不上。 她原本也沒放在心上,只當是大丫算錯了,可等自個查看時候,卻發現了許多問題。那賬明顯帶了許多水分,先不說許多物價不同,就說損耗哪里莫名的多了許多壞食。 且不說張記如今的買賣多紅火,說一句供不應求也不夸張。所以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