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著呢,生怕薛家記恨。 當然這事兒是險險的過去了,可是這讀書人的厲害,五老爺卻記在了心里,如今薛訊一說這讀書人的嘴,自然立馬就接上了。其他人也是知道他們家的事兒的,聽到這里心下也有些無力,就因為自家是商戶,這些年受了多少氣,真是的,若是真緊是個官,他們倒是還不怕,好歹真當官了,就知道薛家的人脈了,也不會瞎折騰了,就怕那些沒當官的,自以為一身正氣的家伙,所謂的亂拳打死老師傅,這些人就是那些亂拳,還真是麻煩的很。 看著各家都不做聲了,也明白他們是同意了自己的意思,薛訊又開始說第二項事兒了。 “咱們家是因為做了善事才讓皇帝老爺獎賞的,既然都得了賞了,自然薛家也不能讓皇帝老爺沒臉,讓人以為白給了咱么家臉面,所以這善事還是要繼續做的,咱們多做一件好事兒,在這金陵的名聲就會越發好上一分,以后家里的孩子上進也更容易一分,我也和你們直說吧,知府大人那里我已經打好了關節,只要咱們名聲好,沒有什么讀書人鬧事兒,這幾年別的不說,童生什么的,咱們家也是能有名額的,當然,這前提是不能太不成樣子,總要拿出來看得過去的,若是更好些的,我在想想法子,看看新來的提學那里能不能疏通一下,哪怕是最后一名呢,好歹讓咱們家也出個秀才?!?/br> 想要讓各家聽話,薛訊自然也是要拿出好處的,這不是,他這話一出來,各家的家主眼睛都紅了,這是薛訊明白的說他們出錢做好事兒的報酬??!功名!他們那是真的想要,不管是為了兒子還是為了孫子的,一個個都激動的不行。 “真的?好,好??!咱么薛家不缺錢,不缺,只要有這樣的好事兒,再多的銀子咱么也肯花?!?/br> “族學里那些孩子,如今一個個很是出息,只要給他們去考,就是在不成器,想來也不會差很遠,若是大人能拉上一把,童生這名頭,那是一定的,就是有人質疑,擺出來看,也不會丟人,都是真才實學,都是學了好些書的,咱們家的孩子,再不成器,這開蒙也比一般人家早些,那里能真的一點都比不上的?!?/br> “可不是,咱么有先生,有各種書籍,只要多用心,那里會比那些人差!好??!好??!做善事,一定做?!?/br> “對了,我想起來了,郊外紫金山那里前些時候大風,山下一處木橋塌了,那里離著咱們家一處莊子不遠,就隔著一個村子,這么的,這橋我修了,求橋鋪路,這絕對是善事?!?/br> “不錯,不錯,這是善事,我也想起來了,城外的養生堂里好像卻被褥,馬上就是天涼了,我家出被褥,送上一百套過去,這也是善事,那里可都是孤兒,可憐的很呢!“ “對,對,對,城西土地廟乞丐多,我明兒讓管家去施粥,就說是給祖宗祭祀施粥?!?/br> 。。。。。。 薛訊看著各家積極的樣子,心下也滿意,自打自家開始決定轉型,各家真的在約束子弟上下了功夫的,就是往常的作風上也變得好了很多,不再是以前那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樣子,知道了上進,知道了薛家的軟肋和危機,再不是以前紈绔混日子的樣子了,這樣真好,如今是該到了收獲的時候了。 第49章 三年 轉眼間時間就過了三年,薛蟠終于到了十一歲了,從一個胖嘟嘟的孩子,如今漸漸變成了一個渾身帶著溫潤儒雅的翩翩君子模樣的書生,好吧,也許不是什么書生,最起碼誰看過書生一天到晚檢查賬本的!不過薛蟠的學問如今真的是很有些根底了,最起碼走出去和人結交說起話來也是什么都跟得上,參加什么聚會也是樣樣都拿得出手,在金陵也算是有點文人名聲了。 只是從他進入十一歲開始,薛蟠的神經就開始緊繃,時刻的關注著自家老爹的狀態,若不是目前薛訊看著身子很是不錯,估計他都能讓他爹每隔一天就看一次大夫。 你說奇怪?不奇怪,沒法子,誰讓書里這兩年就是人家薛訊的死期呢!作為兒子,他能不重視嘛! 有時候薛蟠也會想,這兩年是不是流年不利,或者是這兩年命犯煞星什么的,因為沒事兒的時候他曾細細的掰了掰手指,發現這兩年似乎是原著中死人最多的時候,你看??!一個是薛訊,這個從薛蟠十一二歲打死馮淵進京中看出端倪,這是他老爹死后的事兒,好像還是孝期闖的禍事。第二個就是他二叔薛誠了,這個則是從薛家如今后從來沒有接到過喪信,可是薛蝌卻是沒有了父親只能自己送meimei去京城準備送嫁看出來,薛誠必然是在薛蟠他們入京之前就沒了的。第三個那就是賈敏了,這個沒得說,不用原著,薛蟠這個時候也能知道,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林家那個男孩子已經三歲了,而林黛玉今年也正好到了六歲,正是書里入京的年紀。啊對了,還有第四個,那就是那個叫做林碩的孩子了,若不是他先早夭,賈敏也不會沒了指望一病不起,更不至于喪命。最后就是馮淵,這個倒霉催的,為了搶女人,打群架最后送了命。 看看,不過是隨便掰掰就掰出了這么多人,薛蟠想想都覺得背心有些發涼,這都什么事兒??!怎么都幾種在一起死呢!太讓人害怕了。 薛蟠從來就不是個沒什么算計的人,既然知道了這里頭的問題,他自然回想法子解決,第一個自家老爹,他用的方式很簡單,那就是家里的好些賬本什么的都直接接手過來,從根本上減輕自家老爹的工作量,讓他有更多的時間休息,然后每個月都請大夫上門請脈,當然為了不顯得太過突兀,他打著為了家人身體健康著想的名頭,家里每一個人都被照顧到了,有了這樣的高端待遇,而薛訊和薛王氏的眼里,他們看到的是這是兒子的孝心,是孝順他們才這么做的,自然是萬分的配合,還時不時的在外頭炫耀一二,弄得薛蟠自己什么還不知道呢,就有了一個孝子的名頭。 心情放松,工作減少,還有大夫隨時恭候,吃的又是薛蟠請教了大夫后得來的養身的藥膳,薛訊的身體自然是好了很多,想來若是沒有什么大事兒,這一劫估計是能順利的過去的。 第二個就是薛誠了,把自家老爹放到第一位,說薛蟠是自私也好,冷情也罷,反正他就是這么做了,將心比心的想,隨便哪一個人當他在自家爹和叔叔中選擇的時候,是個人都會選自家爹的對吧,所以薛蟠對于將二叔放到第二位那是一點的心理負擔都沒有,當然他對這個從小很是疼他的二叔也是很不錯的,家里請大夫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