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5
人嗎?他是否有喜歡的人?”“葉大人?”李玙疑惑,百官里可有好幾個葉姓的官員,李玙不知道他想問的是哪個。“就是、就是今科探花葉君書葉大人!”葉君書?李玙低頭看向夏侯玢滿是羞澀的臉,因為披著帶毛圍脖的披風,襯托得布滿紅暈的小臉更加俏麗。話已經開了口,夏侯玢后面的話就順暢多了,“葉大人文韜武略,英俊不凡……想來有很多哥兒欽慕他吧?不知他是否有了心儀的對象?”李玙聽了夏侯玢長篇大論推崇敬仰葉君書的話,此時哪里還看不出來,五殿下這分明是對葉君書有意……一時之間,李玙的面色古怪,尤其聽到他再次問起葉君書是否有意中人的時候,心里十分不自在。“你覺得我怎么樣?和葉大人相配嗎?”夏侯玢看著李玙道:“玙哥兒,你也知道我在宮里的難堪境地,我從小得不到父皇的正眼,姆妃更是對我不管不問,兄弟們就會捉弄我……我好不容易有個想結契的人,我是豁出去才厚著臉皮對你說的?!?/br>不知想到什么,夏侯玢眼睛一亮,突然抓住李玙的手,祈求道,“玙哥兒,你幫幫我,你幫幫我好不好?我不想再待在冰冷的皇宮里了,能和喜歡的人結契,是件很幸福的事?!?/br>“我想有個屬于自己的家,玙哥兒,你會幫我的吧?”夏侯玢期待地道。李玙一時無言,半晌沒說話。夏侯玢頓時急了,”玙哥兒,我知道,父皇和姆后都在為你的親事煩憂,天下才俊任你挑選。我也知道葉大人也在姆后為你選的人選之一,只要你點頭,父皇不管是誰,馬上就會為你們賜婚……但是你不喜歡葉大人不是嗎?我不貪心的,你就幫我和父皇說說可以嗎?只要你開口,父皇一定會愿意為我們賜婚的!““再不濟,再不濟和姆后說也可以的,他一定會應你的!”李玙心里一陣復雜,他默默抽回手,”五殿下太抬舉我了,我人言輕微,哪能說什么就是什么,何況,葉君書他,已經有喜歡的人了?!?/br>哪怕是沒有,李玙也不會摻和這事,他了解葉君書。葉君書對結親這事,是從感情方面考慮的,而不是從利益方面。他如果看上一個人,是不管對方是什么身份,這在世家大族里,是不被允許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李玙尊重他的選擇,不會以為他好的名義做他不喜歡的事。“是誰?”夏侯玢不敢置信,幾乎是尖銳地質問,但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低低地道歉:“我只是一時太驚訝了,玙哥兒別介意?!?/br>隨后又忍不住追問,“那他們已經有結契的打算了嗎?是哪家的哥兒?”夏侯玢放低姿態,紅著眼睛哀求道,“玙哥兒,你幫幫我吧?我想見他一面,他們還沒結契的話,我還是有機會的吧?我是皇家哥兒,他一定會愿意和我結契的!”他這半年多來,日夜思想,對葉君書那朦朧的感情,日益深刻。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爭取,等過個一兩年,父皇姆后想起他了,就會隨便指個人將他結契出去。夏侯玢想為自己爭取一次,但是他不敢見父皇,而姆后那里,那是為玙哥兒挑選的,他不敢說。所以只有玙哥兒才能幫他了。只要玙哥兒開這個口,他一定能如愿的!李玙忍不住皺眉道:“他不是這樣的人?!?/br>不是每個人都想當這個駙馬的,只是到底不好說什么,便道:“他會和他喜歡的人結契?!?/br>至于葉君書喜歡的人其實是他這個事,李玙直覺不該說出來,而且這個事實他挺難說出口……李玙已經決定了和葉君書結契,但在此之前,他想先和葉君書再談一談,如果他的想法還是沒改變……李玙摸摸自己臉上的面具。夏侯玢頓時泫然欲泣,悲痛欲絕,“我知道,姆妃沒背景,在宮里也沒地位,哪怕是個皇家哥兒,過得比臣子還不如……”李玙不耐聽這些自怨自艾的話,他不理解五殿下的自卑從何而來,在他看來,衣食無憂地位尊貴的五殿下已經比天下大多數百姓幸福多了。他打斷道:“我還有事需先出宮,賞梅的事,不如等我下次回來再說?!?/br>說完,不等他挽留李玙,略一行禮,轉身就走了。夏侯玢站在原地,看著他離開,面色晦澀。李玙出了皇宮,回了趟侯府,和李長川簡單說了幾句,就直奔軍營。李長川望著李玙離去的背影,悠悠嘆氣,一臉惆悵:“兒大不中留啊……”葉君書跟著大部隊一路前往晉江。這一路上并不順利,經過一些山賊盤踞的荒山野嶺,他們遭遇了好幾撥不怕死來搶官糧的盜匪。所幸有驚無險。半路的時候,天空飄起了雪,為了按既定時間去到晉江,他們頂著風雪行進,日夜兼程。而鄧鴻遠早就受不住,不再倔著,乖乖的坐進馬車,不去拖后腿。緊趕慢趕,總算在規定時間內到達了晉江地區。晉江的形勢沒有想象中那么樂觀,依然很嚴峻,兩方對峙的局面無法打破。比他們早一步的萬欽差和廖將軍依然在外城將晉江圍住,就近扎營。內城已經被叛民占領,似乎沒有談攏。萬欽差是萬修和的父親,名諱萬興昌,額間有三道深深的法令紋,是個面容嚴肅的中年男子。兩方會合的時候,萬興昌特地接見了葉君書和鄧鴻遠,以示友好。但也僅限于此,雖說葉君書和鄧鴻遠兩人來此是協助欽差處理晉江之事,但人欽差自身就有師爺之類的存在,還輪不到他們來指手畫腳。能將他們帶在身邊,讓他們參與進來就很不錯了,至少沒將他們完全架空在外。萬興昌特地將所有來此的官員召集起來,集思廣益。主使民變的是晉江一門士族大戶呂家,在本地百來年,地位根深蒂固,而且還是有名的百善之家,在本地人里有良好的口碑。崔亮道能將這樣的人家逼到這種地步,可見他做了多過分的事。然事已發生,再刨根問底無益。晉江內城的形勢不容樂觀,據說都過得很不好,但是依然沒人肯將城門打開,沒人愿意出來和朝廷談和。崔亮道引發的民怨不是一時就能消下去的。晉江百姓要見到崔亮道在他們面前人頭落地,才愿意談和。但朝廷方面考慮到其背后更大的關系網和至今下落不明的贓銀,自然不愿意馬上將人處決,只道一切查個水落石出后再處斬。常年處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早已對朝廷不信任,堅決認為他們這是官官相護,絲毫不肯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