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7
得如何接話了。 先說過正事,秦鳳儀又令石翰林坐下說話,笑道,“我們南夷苦啊,也就老石你這會兒過來,趕上建新城的時候,人才多了些。哎,去歲我來的時候,苦喲。我先也不知道你來,前些天去了新城,對了,你來做什么呀?” 石翰林:…… 石翰林道,“閩王上了折子,這畢竟是南夷的事,自然要問殿下你的,陛下便著臣過來問一問殿下走私之事?!?/br> “這還用問!明擺著的呀!拿什么走私??!朝廷出一兩銀子給我建港嗎?還有我們南夷,要啥沒啥,走私啥,難不成是我們南夷的漁民捕了魚,走私到閩地去?招了閩王的眼?”秦鳳儀義正言辭,正氣凜凜,“簡直無中生有!閩地建港就建了十年,才有了泉州海貿,我們這里,有港嗎?半根雞毛都沒有,就說我們這里走私!誰不知道閩王是記前仇啊,還是我哪里得罪他的。他隨便上個本子,朝廷就當真,還打發你來問我!嘿,這冤枉人的還有理了!” 石翰林連忙道,“沒有就好,沒有就好。朝廷也是擔心殿下啊?!?/br> “有什么好擔心的,擔心我,我多要幾根兵器,怎么就把我折子駁回來了?擔心我也沒見多給一兩銀子啊?!鼻伉P儀擺擺手,“行啦,老石,不用你說這虛頭話,我是個實在人哩?!?/br> 石翰林都不想說話了,想著秦鳳儀原就不是個好相與的,如何做了藩王,就更難相與了。不過,石翰林還帶著皇帝陛下交待他的別個任務,他還要去新城看看哩。 秦鳳儀一口便允了,待乘船東去時,石翰林望著西江上來往船只,絡驛不絕,碼頭上更是有百樣生意,熙熙攘攘,極是熱鬧,石翰林不禁道,“都說南夷貧苦,依臣看來,所言非實啊?!?/br> 秦鳳儀一笑,“你真是好眼力,這碼頭都是用我建王府的銀子修的?!?/br> 石翰林忙道,“那殿下如何建王府呢?” 秦鳳儀道,“別人建王府,都是紫檀的架子楠木的柱子,我這里就不講究的,就在旁邊兒山上砍的樹,用的是本地的木材,有什么用什么,不挑。有多少銀子,建多少銀子的王府唄?!?/br> 石翰林大為起敬,待到了新城,更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秦鳳儀帶他自城墻走起,道,“這城墻,有些地方能湊合,為了省銀子,加固便好,有些實在不能湊合的,也是推倒后,挑撿能用的青磚,都還用上。實在不得用的,再用新磚來砌。原本他們都說要先建王府,我說了,什么都不比城墻重要,先建城墻?!贝抢锶?,見許多民居已要在拆了,石翰林不禁道,“這些房子拆了,百姓們都到哪兒去安置???” 秦鳳儀道,“有愿意投靠親戚的就投靠親戚,沒有親戚的,或是去租房,都可以?!?/br> “銀子從哪兒來呢?”石翰林問。 “你還以為我白拆老百姓的房子啊,按房舍新舊大小,都折算了銀子的。這些銀子,現下都發下去了。非但如此,待以后新城建起來,還能按府中人口,還他們一套新宅子?!鼻伉P儀道。 石翰林忙道,“殿下仁慈?!?/br> “仁慈不仁慈的,起碼得對得住咱們自己的良心?!鼻伉P儀道,“我自小在民間長大,知道百姓們過得是什么樣的日子?!比缓?,又帶他去了番縣縣衙,見到了范正,范知縣。 秦鳳儀道,“老范是我的同窗,當年的傳臚,庶吉士散館第三,當年散館后,老范沒有謀京城的好缺,而是來了南夷,過來教化這里的百姓,治理這一片貧瘠的土地?!?/br> 一時,阿金過來送木材,秦鳳儀招呼阿金過來,與石翰林道,“這是咱們的土人兄弟,少族長阿金,十分有才干。知道本王要建新城,他們也愿意為本王盡一片心力?!?/br> 待中午用飯時,秦鳳儀又與石翰林說了今春他去縣鄉巡視的事,秦鳳儀道,“不瞞老石你,先時我就是在揚州,也沒見過這樣苦的日子。有些個百姓,真是窮啊,窮得一家只有一條褲子穿,這不是玩笑話,是真就如此。本王經過一個村莊時,百姓們窮得,一家子五個人,只有四只碗,總有一個人是就著鍋吃的。我見了,心里很不好受。那一回,我往附近的縣里、鄉里、村里,走了一個月,還被螞蝗咬過。當時我就下定決心,就算窮我一生一世,也要叫百姓們過上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秦鳳儀說的十分動情,把個石翰林也感動的夠嗆,待石翰林回京時,秦鳳儀還送了石翰林幾樣南夷土特產,再加十八本參奏閩王的奏章。石翰林說了,一定會奉至御前,好生為親王殿下討個公道! 把親王殿下感動的,握著石翰林的手道,“朝中非有老石你這樣的義士,才能有青天照世??!” 待石翰林走了,秦鳳儀還說呢,“世上還是好人多,老石就是其中一個?!?/br> 第296章 下山不? 第296章 石翰林完全是一路淌著感動的淚水哭回京城的啊, 待石翰林在御前回稟南夷之事, 更是說著說著眼淚便能滾下來的。 石翰林哽咽道,“臣在朝多年, 鎮南王殿下這般愛民如子的藩王, 再沒見過的。殿下這樣高貴的身份, 為了解民生疾苦, 親自到縣里、鄉里、村里走訪百姓,見到百姓日子苦,親王殿下難受的眼淚直流。殿下這樣高貴的身份,還要受螞蝗之苦。如今,殿下拿出修王府的銀子, 先修路、修碼頭、修城墻,剩下的銀子, 再修王府。貴重檀、楠木材, 為了省銀子,都不用了。金頂琉璃瓦,為了省銀子,也不用了。殿下說, 無非就是個睡覺處理公務的地方, 只要百姓們日子好了, 殿下怎么著都成。臣所見所聞, 如今一想起來,仍是心下感傷,殿下他實在太不容易了?!笔擦终f著, 便淌下了感動的淚水,自己又狠狠的抽了一鼻子。 然后,石翰林又道,“陛下,殿下過得太不容易了,南夷的百姓們太苦了。有的家里,好幾口人只一條褲子,還有的,家里五口人有四只碗,剩下的那個只好用鍋吃飯。殿下到了南夷,是想盡了法子叫老百姓們過好日子,殿下預計著,把各縣的碼頭,該修的都要修一修,就是為了便宜百姓們出門。殿下說,只有百姓們多出門,看到外頭的生計,倘家里閑的時候,能到城里討些生活,也是好的。哎,知道殿下賢德,連山上的土人都幫著殿下運木料,建城池,這都是為殿下的賢明所感化了啊?!?/br> 大家聽著石翰林一面說一面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