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6
曉得了,這可真是稀奇?” 盧尚書覺著,三皇子這話說的不錯。 只是,轉眼便有翰林道,“看閩王的奏章中說,是南夷過去的商賈所言,故而,閩王知道,才上稟朝廷的吧?!?/br> 說南夷走私嚴重,這不是小罪名,閩王自然會先找齊了證據。眼下的關鍵就是,南夷走私之事,到底有沒有。 這件事十分簡單,鄭老尚書道,“不如朝廷發函,問一問鎮南王殿下吧?!?/br> 景安帝道,“可?!?/br> 景安帝如今也明白景鳳儀哪里來得建新城的底氣了,也能解釋的通景鳳儀為什么讓方悅去江寧織造司找人要建江寧織造局了。景安帝實在沒想到,景鳳儀膽子這么足,不過,這也不是什么意外,當初他就與景鳳儀說過泉州港的事,景鳳儀的主意就是,另建一座港口。 只是,景鳳儀現在絕不可能在南夷建深水港,那么,走私的規模估計不大。閩王也太大驚小怪了,南夷走私能走私多少,要不靠著走私弄點兒銀子,他兒子拿什么建新城??!可走私的這點兒銀子也不夠建城??! 便是以景安帝之閱歷與智慧,都沒想到,秦鳳儀是打幾家銀號里弄出來的銀子。 秦鳳儀知道閩王參他的事,還是晉商銀號的何老東家告訴他的,秦鳳儀只是隨便一聽,唇角冷冷翹起,“閩王這上了年紀,腦子就有問題了。我這里有沒有走私,我不曉得,他倒曉得?他聽誰說的???有證據拿出來就是?!?/br> 秦鳳儀說著請何老東家坐了,道,“我雖年輕,見識淺些,也知道海貿與漁民們出海打魚可是不一樣的,必然要有深水港。那深水港豈是好建的,一個泉州港便建了十年,朝廷耗銀千萬余兩。朝廷也沒給咱們南夷一兩銀子建港啊,沒有深水港,哪里來的海貿?不會是閩王老眼昏花,把咱們出海打漁的漁民看成私貨販子了吧?!?/br> 秦鳳儀委實沒當一回事,他這里新城招商要開始了,與何老東家道,“你們只管辦你們的事,閩王敢要我的強!當初我七品探花時,他都不是我的對手,何況現在!” 何老東家這才曉得,合著親王殿下與閩王早有過節。 看秦鳳儀這氣焰,絕不是能吃虧的。何況,何老東家想著,秦鳳儀再如何被陛下封到南夷,這也是陛下的親兒子,閩王那畢竟是遠一層的。倆人打官司,陛下就是私心里,也不能偏著閩王不是。 何老東家這么一琢磨,也就放心了。 另則幾家銀號的東家,也各有各的渠道,便是閩商的東家,還怕秦鳳儀因著閩王的事誤會他們,還特意過去請安,言語間解釋了幾句,說他們都是清白商賈,只是做生意,并不是長舌婦。秦鳳儀根本沒將閩王的奏章放在心上,只是令章顏等人準備著新城招商之事。 這是一次足以載入史冊的盛事,因為,這是大景朝歷史上第一座由親王出資修建的城池。 整個招商時間長達兩個月之久,當然,這還不算前期的準備。同時,整個涌入南夷的工匠、勞力、商賈、女伎,加起來有數十萬之眾。整個兩湖、江南西道、安徽、以及浙閩,諸多人口涌入南夷州,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鳳凰城的建設。 秦鳳儀尚且還好,但底下人都是忙的腳不沾地,李釗、方悅,這倆人,一個管著數個窯場,一個在辦南夷織造局的差使,然后,還身兼數職。更不必提章顏趙長史等人,便是馮潘二位將領,馮將軍如今在南夷城維持治安,潘將軍在鳳凰城主持秩序。再有如譚經歷他們這樣年輕力壯,能做事的,都被秦鳳儀提出來,一人一攤事的交待了下去。連帶攬月辰星,這倆是秦鳳儀的小廝,也讓他們出去歷練一二。 另則,便是方灝的官學中,學生數目也增加許多,這也是秦鳳儀的意思,但凡來南夷城的,即便不是南夷城本地人氏,若是帶著孩子的,交一筆贊助費,就可以到官學就讀。 秦鳳儀直接連張羿手下的娃娃兵們也都用上了,不叫他們做要緊事,反正這些孩子們每天都有訓練,讓他們出來見見世面,做些力所能及的。 不論南夷城還是正在建設中的鳳凰城,都如兩座精密且高速的機器,帶著勃勃的朝氣,轟隆隆的運轉起來。 便是羅朋,現在羅老爺簡直是拿這個先時跟他分家,然后被他攆出家門的兒子當活寶貝,連帶羅朋那個后娘,估計是被羅老爺教訓過了,待羅朋很是客氣。這回漕運真是沾羅朋的光,羅朋讓他們多造船,還做水上生意,如今果然是,南夷多水路,不論人出行還是運輸,都離不開船,更何況如今新城建設,漕幫的生意火爆的了不得。羅朋讓家里拿出三成來給秦鳳儀,羅老爺打點慣了的,自然無二話。秦鳳儀直接把這銀子的一半歸到了巡府衙門的稅款中,章顏連著好幾天都是眉開眼笑。 就在南夷城忙的腳不沾地的時候,皇帝陛下的使者到了,這是位侍詔廳的翰林,秦鳳儀還認得,以前共過事,只是時間有點短罷了。這位石翰林到了南夷城,秦鳳儀都沒在家,他到鳳凰城去看工程進度了。好在,秦鳳儀出門,一般都是媳婦留守。李鏡命先給石翰林安置,再令人去鳳凰城送信,請秦鳳儀回來。 秦鳳儀是第三天才回的南夷城,回屋見了見媳婦,聽說石翰林是來問走私事的。秦鳳儀笑,“明兒我也寫一奏章,就讓閩王克扣泉州港商稅,私收商人孝敬?!?/br> 李鏡笑,“行了,你去見見石翰林吧?!?/br> 秦鳳儀道,“晚荔枝還有沒有,給石翰林嘗嘗?!?/br> 李鏡笑,“早著人給他送過去了?!?/br> 秦鳳儀洗把臉,這才去了議事廳,召石翰林過來相見。石翰林欲行在禮,秦鳳儀笑道,“行了,咱們誰跟誰啊,以前在侍詔廳,我呆的時候雖短,也記得老石你曾提點過我?!?/br> 見秦鳳儀免他禮,石翰林一揖后,自袖中取出一幅明黃的緞子,對著秦鳳儀念道,“陛下問鎮南王,閩王折子里說南夷有走私之事,可屬實?” 秦鳳儀愣了一下,方反應過來,道,“都是閩王胡說八道!我南夷這么窮的就剩西北風的地方,拿什么走私??!有什么證據,拿到我跟前,叫我瞧瞧!我好跟他對質去!” 石翰林道,“殿下的話,下官記下了?!?/br> 秦鳳儀道,“我正也寫了閩王十八條罪狀的折子,老石你回京時幫我一道帶回去?!?/br> 石翰林:…… 石翰林都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