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
道:“你這丫頭,偏生的又這么懂事,又心善,將來可怎么是好?就算人家要賣你你還要替人家數錢呢!比如應佩那混賬東西,你理他做什么?” 應懷真嘆了口氣,小聲說:“雖然爹疼我,但哥哥若在我們這兒真出了什么事兒,爹以后想起……心頭未免不會多一根刺?!?/br> 李賢淑微微愣住,呆看應懷真,應懷真就笑了笑,撒嬌說:“娘,我自己會長心眼兒了,再說,還有爹跟娘護著我呢?!?/br> 李賢淑聽了這話,才破涕為笑,伸手點點她的小鼻頭道:“小鬼精靈的!既然說長心眼兒,那以后可萬萬不許這樣讓娘擔心了!” 應懷真答應,李賢淑便低頭,鼻尖蹭著鼻尖兒,母女親昵了一回。 漸漸地聽聞有許多人在幫著尋找應佩,然而直到傍晚還未得到消息,因李賢淑特意叮囑,應懷真只在屋里,哪里也未去,掌燈時分,應懷真坐在桌前,看著那跳躍的燈光,面上平靜而內心微瀾。 ——她想通了前世,應佩的下落。 第24章 要不怎么說自個兒是蠢貨呢。 對周圍之事從來都是懵懵懂懂,毫不關心,素來以自己為最要緊,故而周圍的人是黑是白也從未真正看清過。 比如一直在她心中是“親善可敬”的哥哥的應佩。 前世應佩在應懷真心目中從來都是如此一個“親善可敬”,并沒有改變過,這是為何呢?因為在她跟凌絕成親之前,應佩離開京城了。 無端端便離開了,甚至毫無預兆——自然,這些是對應懷真來說。 她隱約問過應蘭風為何應佩離京了,應蘭風給她的回答,仿佛是因為公事要緊,所以緊急離京,且要駐扎外面很長一段日子。 這個答案對當時的應懷真來說已經足夠,毫無紕漏,因她從不多想。 在有些日子后她才聽了些許風言風語,據說應佩不知做錯了什么事兒,惹得應蘭風大發雷霆,親自動手打了一頓,竟狠狠地打得半死,然后,應佩就離京了。 應懷真聽了,心中隨便想了想,覺著大抵是應佩真的是做了什么了不得的,才讓父親難以容忍,想來多半應該是男人們朝堂上的正經事罷了。 不然,還有什么能惹得應蘭風幾乎殺了應佩? 這些印象都是模模糊糊地,除了一件。 因何這一件的印象深刻呢,那自然是因為有凌絕在內。 當時不知為何提起了應佩離京的事兒,私底下,應懷真便說:“你可要勤勉謹慎些,免得也做錯了事兒……惹得父親不喜歡,就跟對待哥哥一般把你發配到邊關去,到時候我可怎么辦呢?”這不過是恩愛撒嬌的口吻罷了。 當時凌絕的反應有些奇異,他似笑非笑地看著她,說道:“你知道你哥哥做錯了什么事兒?” 應懷真玩著新得的一支攢珠鑲玉的蝴蝶壓發,歪頭嬌嗔地答:“不就是你們朝廷上的事兒么?” 凌絕就那么含笑看著她,他的眼睛很亮,從第一次見他時候,應懷真看著那雙眼,就會想到天上的星子,以至于每次夜晚仰頭看夜空,看到漫天繁星或者月朗星稀,那閃爍的星子,便都似凌絕的眼睛,正一眨一眨地看著她,惹得她的心怦然亂跳,充滿歡喜。 但是回想起來,彼時那含笑的明亮雙眸,卻分明深如黑暗淵藪,波光迷離而詭異。 應懷真被看得無端臉熱,便嘟嘴道:“你這樣兒看著我做什么?” 凌絕走到她跟前,低頭打量她,見她微微低頭,露出雪白的后頸,看來優雅可愛,他緩緩伸手,攏在她的頸間,修長的手指似落非落,如收緊又松開。 應懷真覺得頸間有些癢,便咯咯笑道:“你是在做什么?為何不回答我,哥哥到底做了什么錯事兒呢?” 凌絕這才收手,他微微俯身,唇幾乎貼近了她的耳朵,應懷真聽到他意味深長的聲音,說道:“他曾經做了一件……我也十分想做的錯事兒?!?/br> 那時候應懷真自然不明白。 她只記得那口吻旖旎,氣息曖昧。 還以為凌絕是故意調戲來著。 記得她紅著臉兒嗔說:“你瞎說什么,莫非真的也想跟哥哥一樣被爹發配不成?” 凌絕微微一笑,道:“放心,若我真的做了……你父親不會發配我,他會直接……殺了我?!?/br> 應懷真起初以為他只是玩笑而已,然而當時他的語氣,尤其在說及“殺了我”那三字之時,卻無端地叫她忍不住有些毛骨悚然。 這一段記憶,跳脫而出。 應懷真隱隱地猜透:為什么應佩會被打,為何凌絕會說若犯這個“錯”,應蘭風會直接殺了他。 因為導致應佩被打被逐的原因,只能是應蘭風已經知道了,應佩曾經下手害過應懷真。 比如那一年她的無端落水,曾見過水層之上應佩的臉……還以為是幻覺。 應佩曾想她死,故而動手,是以犯錯。 而凌絕也想做的“錯事”,同樣也是:讓她死。 真相真是……讓人苦苦思索追尋,但當真相出現眼前的那一刻,卻又讓人無法承擔。 在應懷真記憶中關于應佩的最后一個消息則是:他死在邊關一場sao亂之中。 她聽了這消息,驚愕之余落了些兒淚,后來每每想到那個“哥哥”,微微有些傷心,如此而已。 倒是她那位妾室所生的jiejie應蕊,曾失態地指著她大罵:“是你害了哥哥!都是你!” 那時應懷真并不明白這句沒頭沒腦的話從何而來,也不曉得為何先前應蕊每次見著她時,皆有掩飾不住的滿眼恨意。 如今她在這偏僻縣城的小縣衙中,趴在桌上看燈火昏黃,聽外頭時而遠遠傳來幾聲犬吠,腦中凌亂的碎片一一拼湊起來,勾出前生今世各人的命運遭逢。 如經歷醉夢一場。 入夜時分,應佩被找到了。 原來他竟跑出了城,因山路崎嶇加他心慌意亂,不慎跌在溝里崴了腳,幸好被一個過路的農戶所救。 恰好這農戶的鄰居從縣城回來,因這大半天的功夫里,應知縣的大公子跑丟了的事兒傳得沸沸揚揚,除了衙門的公差跟府內的下人們在四處找尋外,許多百姓們也自發開始找人。 故而這鄰居一看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