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起茶碗淺啜了一口——方才他那么上躥下跳,茶杯里的水居然沒灑出一滴。 只聽樓上有人道:“老的好,新段子盡是胡編——還是說咱們老寨主嗎?” 又有好事者接茬道:“一刀從龍王嘴里挖了個龍珠出來的故事可不要說了!” 茶樓上下的閑漢們又是一陣哄笑。 這地方頗為閑適,說書的老漢素日里與茶館中的眾人磕牙打屁慣了,也不缺錢,頗有幾分愛答不理的風骨,只見他白胡子一顫,便娓娓道來:“要說起咱們這出的大英雄啊,老寨主李徵,非得是頭一號……” 離家的時候,王老夫人他們趕路趕得匆忙,并未在小鎮上逗留,周翡頭一次聽見本地這種茶館特色,也不跟謝允鬧了,扒著欄桿仔仔細細地聽。 說書人從李徵初出茅廬如何一戰成名、練就破雪刀橫掃一方說起,有起有落、有詳有略,雖然有杜撰夸張之嫌,但十分引人入勝,盡管此間眾人不知聽了多少遍,還是聽得津津有味,待他說到“奉旨為匪”那一段時,滿樓叫好。 周翡聽見旁邊的馬吉利低聲嘆了口氣,說道:“奉旨為匪,老寨主……老寨主對我們,是生死rou骨之恩哪?!?/br> 周翡轉過頭去,見秀山堂的大總管端著個空了的杯子,一雙眼愣愣地盯著樓下的說書人,自言自語似的低聲道:“稀奇什么?偌大一個四十八寨,不光你馬叔一個人受過老寨主的恩惠,我爹就是當年接桿起事的狂人之一,他倒是英雄好漢,戰死沙場一了百了,我那時候卻還不到十五,文不成武不就,被偽朝下令追殺,只好帶著老母親和一雙弟妹逃命,路上親人們一個接一個走,要不是老寨主,你馬叔早就變成一堆骨頭渣子啦?!?/br> 周翡不好意思跟著別人吹捧自己外祖父,便抓住馬吉利一點話音,隨口發散道:“以前沒聽您說過令尊是當年反偽政的大英雄呢?!?/br> “什么狗屁英雄,”馬吉利擺手苦笑,神色隱隱有些怨憤,似乎對自己的父親還是難以釋懷,他沉沉地嘆道,“人得知道自己吃幾碗飯,倘若都是棟梁,誰來做劈柴?” 他說到這里,抬頭看了看周翡,神色十分正經,仿佛將周翡當成了能平等說話的同齡人。 馬吉利語重心長道:“你說一個男人,妻兒在室,連他們的小命都護不周全,就灌了滿腦子的‘大義’沖出去找死,有意思么?自己死無全尸就算了,還要連累家眷,他也能算男人,也配讓孩子從小到大叫他那么多聲‘爹爹’么?” 周翡跟他大眼瞪小眼一會,出于禮貌,她假裝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其實心里十分不明所以:“跟我說這干嘛?我既不是男人,又沒有老婆孩子?!?/br> 馬吉利好像這時才意識到她理解不了自己在和誰說話,便搖搖頭自嘲一笑,隨即話音一轉,溫和地教訓道:“你也是一樣,大當家也真放得下心,你在秀山堂拿下兩片紅紙就撤出來的時候,馬叔心里就想,這孩子,仗著自己功夫不錯,狂得沒邊,你看著,她出了門準得惹事——結果怎么樣?真讓我說著了吧。我那小子比你小上兩歲,要是他將來跟你一樣,我打斷他的腿也不讓他出門?!?/br> 李妍在桌子對面周翡做了個鬼臉,周翡忙干咳一聲,生硬地岔開話題道:“馬叔,那老伯說的老寨主的故事都是真的嗎?” 馬吉利聞言笑了起來:“老寨主的傳奇之處,又何止他說的這幾件事?我聽說當年曹仲昆篡位時,十二重臣臨危受命,送幼帝南渡,途中還受了咱們老寨主的看顧呢,否則他們怎么能走得那么順?” 吳楚楚睜大了眼睛,連謝允都不知不覺中湊了過來,下面大堂里大聲說大書,周翡他們幾個就圍坐在馬吉利身邊,聽他說小聲說起“小書”,也是其樂融融。 由于隨行人中帶著吳楚楚和謝允兩個陌生人,四十八寨的反饋果然慢了不少,不過規矩就是規矩,除非大當家親自叫門,否則誰也不能例外,周翡他們只好在山下的小鎮上住下,好在鎮上車水馬龍,并不煩悶。 李妍飛快地跟吳楚楚混熟了,白天不是在茶館里聽說書,就是拽著周翡一起在集市上亂轉。在小鎮上落腳的第三天晚上,馬吉利端著一壺酒上樓,對周翡他們說道:“明天差不多該來人了,你娘不在家,這幫猢猻辦事太磨蹭,都早點休息——阿妍,我說你呢,明天別又睡到日上三竿,有點太不像話了?!?/br> 吳楚楚早早回房了,李妍呲牙咧嘴,被周翡瞪了一眼,才不情不愿地跟著走回隔壁間,唯有謝允留在客棧大堂窗戶邊的小木桌邊,手邊放著一壺他習以為常的薄酒,透過支起的窗戶,望著蜀中山間近乎澄澈的月色。 周翡腳步一頓,她總算是從馬上要回家的激動里回過神來——無論是“端王”還是謝允,此番送他們回來,都只會是做客,不可能久留,“端王”是身份不合適,謝允……周翡覺得他似乎更習慣過顛沛流離的浪子生活。 那么一路生死與共的人,可能很快就要分開了。 不知是不是在小鎮上等了太久,周翡發現自己對回四十八寨突然沒有特別雀躍的心情了,反而有些低落。 她走過去用腳挑開長凳子,坐在謝允旁邊,發現從他的視角往外望去,正好能望見四十八寨的一角,夜色中隱約能看見零星的燈火,是不眠不休的崗哨守夜人正在巡山。 那是她的家。 那么謝允的家呢? 周翡想起謝允浮光掠影似的提起過一句“我家在舊都”,如今在蜀山之下,她無端咂摸出了一點無邊蕭索之意。 周翡忽然問道:“舊都是什么樣的?” 謝允仿佛沒料到她突然有此一問,愣了一下,方才說道:“舊都……舊都很冷,不像你們這里,有四季常青的樹,每年冬天的時候,街上都光禿禿一片,有時候會下起大雪來,蓋在平整的石板上,人馬踩過的地方很容易結冰……” 按照年代判斷,曹仲昆叛亂,火燒東宮的時候,謝允充其量也就是兩三歲的小孩子——兩三歲能記事嗎? 這不好說,至少對于周翡來說,她能記住父親冰冷的手和李二爺染血的背影。 “但宮里是凍不著的,有炭火,有……”謝允輕輕頓了一下,端起碗來喝了一口酒,笑道,“其他的記不清了,大概除了凍不著餓不著,也沒什么特別有意思的,那里面規矩很大——長大以后,一般到了冬天,我都喜歡往南邊跑,那些小客棧為了省錢,都不給你生火,萬一錯過宿頭,還得住在四面漏風的荒郊野外,滋味就更不用提了,不如去南疆曬太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