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6
既然長輩都這么教了,那就這么干吧,沒什么好想的。“孺子可教?!?/br>白老和冉老同時捻須而笑。在李謹言計劃將以理服人變成以力服人時,關北子弟小學的一間教室里也展開了一場爭論。“報紙上都登出證據了,證明不是子無虛有!賣國的人難道不該罵?!““報紙上說的就是真的嗎?白紙黑字不全靠一支筆嗎?”“如果不是真的,為什么不見李謹言出來反駁?!”“你叫李先生什么?!”“李謹言!”男孩穿著藍色的短衫和黑色的褲子,臉上帶著得意,“都是名字,為什么不能叫?我哥哥說了,他就是個賣國賊……”男孩的話沒說完,就被一本書砸到了頭上,接著,又有更多的書本,練習冊和筆朝他扔了過來。一個孩子一邊扔,一邊喊道:“你罵李先生!你是壞人!我娘說了,李先生救活了我們一家,是活菩薩,你們都是壞人!忘恩負義的壞人!”教室里的喧鬧聲傳到了外邊,拿著書本和教尺的楊聘婷在門外駐足良久,等到上課鐘響,才推開門走進去。見到楊聘婷,孩子們都安靜下來,只有一個男孩在還在哭。楊聘婷把書本和教尺放下,走下講臺,孩子們的臉上帶著忐忑,“先生……”見楊聘婷走過來,男孩哭得更大聲了,“先生,他們都欺負我!”“先生剛剛在門外聽到了?!睏钇告媚贸鍪纸?,擦干凈男孩臉上的墨漬和眼淚,“可以告訴先生,為什么要那么說李先生嗎?”“是哥哥說的?!蹦泻⒊橐?,一邊說一邊打嗝,“哥哥從上?;貋磉@么說的?!?/br>“先生教過大家不能人云亦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去想對不對?”“恩?!?/br>“那么,你告訴先生,你真的認為你哥哥的話都對嗎?”男孩想了想,不再說話了。楊聘婷讓男孩回到座位上,起身走到講臺邊,看著教室中所有的孩子,聲音平緩柔和,“先生今天告訴大家一個道理,流言止于智者。流言,就是沒有根據的言論,智者,就是聰明的人。也就是說,聰明的孩子,是不會去相信沒有任何根據的傳言的?!?/br>教室中安靜下來,只余下楊聘婷的聲音。“這間學堂是李先生出資建的,大家每天的早餐和晚餐,免去的學費,成績好的獎勵金,都是托李先生和許多好心人的福。大家還認為報紙上說的都是對的嗎?劉成虎,你可以告訴先生,你的父母在哪家工廠做工?你的哥哥能去上海是因為什么?”男孩站起身,“我爹在毛刷廠,我娘也在。我哥哥去上海造船廠學習,是……”“是什么?”“是李先生送他去的?!?/br>“還有我!”另一個孩子舉起手,“我爹也在李先生的工廠里上班!““我娘也是!”“還有我,我爹娘都說,沒有李先生,我們一家都要在逃荒的時候餓死,我jiejie也會被賣了,就像電影里那個漂亮jiejie一樣……”“我家也是,我娘說少帥和李先生是我們一家的恩人,少帥說男兒要報國,我長大了要考軍校,為國家打仗!”楊聘婷一直微笑著站在講臺上,直到所有的孩子都發言之后,才示意大家安靜。“大家都是聰明的孩子,先生相信,大家不會再隨便聽信流言,都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用心去想,對不對?”“對!”教室里的聲音很響,尤其是之前說李謹言是賣國賊的男孩,聲音尤其響亮。他回家后一定要告訴哥哥,先生說了,聰明的孩子不能相信流言,李先生是好人!關北子弟小學中的事只是個小插曲,關北中學和北方大學中的幾場辯論,影響卻相當大。學校里的學生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報紙上都在胡說八道,北六省如何,李三少如何,事實都擺在那里!“說什么出賣國家利益,六省之內,可有一條鐵路在洋人之手?可有一處礦藏非國人經營?洋人開設的商鋪同樣要交稅,且稅額更高!如此何談賣國?報紙上的言論純屬無稽之談!”“表面如此,實際又如何?賣國的人會將證據留在表面上嗎?”“你這是強詞奪理!”“我只相信真理!真理就是,世間沒有神仙,李謹言也不是!”“你……”“我怎么樣?”說話者得意洋洋的昂起頭,“無話可說了吧?不借助外力,北六省能發展至今?根本不可能!國人愚昧,怎么可能憑一己之力趕超洋人?”“這就是你的真實想法?”一個威嚴的聲音響起,在場的學生們同時一靜,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一個身著灰色長衫,戴著圓框眼鏡的中年男子站在人群之后。“先生?!?/br>“國人愚昧,而洋人勝我多矣?”“先生,我……”“暫且不論你對報紙上所刊之事的觀點如何,僅憑你這一句話,我便無能再教你?!?/br>“先生?!”“國弱無妨,民貧也無礙,然我華夏民族錚錚鐵骨怎樣彎曲?!怎能在外人面前奴顏婢膝?!自清末到民初,再到如今之南北各地,無論朝代如何,政體如何,幾代人都在為重振我華夏而努力!君不見以死而警醒國人的志士?不見以血為國拼殺的軍人?不見為富國而竭盡所能的商人?更不見今日之華夏與往昔有何不同?這一切均自北六省始!”學生們都安靜的聽著他的話,之前侃侃而談,宣稱華夏國民愚昧的學生臉上也現出羞慚。“不盲目的推崇一個人,保持真理之心,并無錯。然在堅持己見之前,需審視己身,所堅持之一切是否為‘真理’?”自始至終,先生都沒說報紙上的言論是對是錯,他和楊聘婷的做法一樣,他要學生自己去思考,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從之前的獨--裁與民主論戰,再到如今的北六省是否與洋人勾結,在一次次的辯論與反省中,這些年輕人才會真正的觸摸到真理。和其他學校不同,關北的三所軍官學校從一開始,就對報紙上的言論不屑一顧。獨--裁和民主或許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