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1
國之運,民之幸!”身在南潯的廖老爺子和顧老爺子對坐桌旁,兩位古稀老人同時舉杯,一飲而盡。“家翁畢生為國家貧弱而憂,如今九泉之下當足以寬慰?!鳖櫪系难廴τ行┌l紅,執起酒壺再次將杯中注滿,“為此,當浮一大白!”廖祁庭和宋武都在一旁陪坐,見兩位老爺子激動的樣子,心中也不免慨嘆。不到兩盞茶的時間,兩位老爺子就喝得酩酊大醉,顧家的客房早已備好,將兩位老爺子都安置好之后,廖祁庭站在回廊前,長長的舒了口氣。選擇樓家,或者該說跟隨李謹言,恐怕是他廖祁庭這二十多年來,做的最賺錢的一筆買賣。就算是再過二十年,恐怕也遇不上比這更好的生意。雖說把自己“賣”了,可賣得卻相當值!宋武也遲遲未睡,此次來南潯,為的是拜訪四象八牛幾大家,若是能拉攏這幾家巨賈,再加上根在南方的廖家,南六省的工業區建設必將更上一層樓。結果剛到顧家,就見顧老滿臉激動的拿著一張報紙,雙手都在顫抖。報紙上刊登著海參崴大捷的消息,同時轉載有那篇隨軍記者發回的報道。樓逍樓長風。宋武緩緩閉上雙眼,大丈夫立世,當如是!他,不如他。七月十六日,北六省軍隊徹底奪回自伯力,雙城子,到海參崴全部領土,自之后被沙俄搶占的土地,再次回到華夏手中。俄國公使庫達攝夫和華夏政府外交部打過幾次交道之后,深刻了解到庫朋斯齊離任前給自己的那番忠告有多么的珍貴。這些華夏人簡直就是一群狡猾的狐貍。上至外交部長,再到次長,甚至是下面的科員,就沒有一個好相與的!笑臉相迎,有禮接待,社交辭令張口就來,提到正事就一個字,拖!普通照會,他們拖,正式照會,繼續拖。庫達攝夫氣得想摔茶杯,可坐在他面前的展長青卻依舊一副笑瞇瞇,八風吹不動的樣子,好像就在等著他失態。等到華夏聯合政府終于不再辦事拖拉,北六省的軍隊已經把伯力到海參崴全都占領了。事實已定,甭管庫達攝夫掀桌還是掀屋頂,全都沒用。他們當初用強盜手段把土地占去,如今華夏就能用武力再奪回來。對付強盜就該用強硬的手段。以理服人也要看對方是不是會和你講道理。這是個依靠拳頭和大炮說話的年代,誰的拳頭大,道理就站在誰的身旁。七月十八日,實際占領伯力至海參崴全境的華夏聯合政府正式照會沙俄政府,希望就此進行談判。至于談判的內容,不過是北京條約的翻版,只是這一次,華夏和沙俄換了立場,掉了個個。沙俄政府還沒給出回應,日本駐沙俄公使卻找上俄國外交大臣,兩人談了些什么旁人并不清楚,但卻有人看到,在日本公使離開后,外交大臣立刻請求覲見沙皇。七月十九日,一列從關北開往滿洲里的火車駛進站臺,站臺上滿是等車的人。一個高個子的白種男人提著一只箱子站在人群中。突然一個聲音在他身后響起:“馬爾科夫先生?”男人回過頭,見是個不認識的華夏男人,“請問你是?”沒等馬爾科夫反應過來,突然覺得頸側一痛,很快就開始頭暈。他張開嘴想要呼救,卻壓根發不出聲音,一雙手從身側扶住他的肩膀,雖然視線變得模糊,馬爾科夫依舊能認出,扶住他的不是之前那個華夏人,而是和他一樣的白種人。四周的人看到一個洋人突然暈了,被另一個洋人扶住,以為他們是一起的,有好心的告訴他們車站里就有個衛生室,扶人的洋人連聲道謝,扶著馬爾科夫轉身離開。之前叫住馬爾科夫的男人提起馬爾科夫掉在地上的箱子,隨后走出了站臺。176、第一百七十六章民國六年,公歷1915年7月25日,沙皇俄國正式照會華夏聯合政府,同意就伯力及海參崴等地歸屬進行正式談判。駐華全權公使庫達攝夫接到圣彼得堡發來的電報時,感到十分詫異,他原以為沙皇的決心不會下得這么快,畢竟,就談判與否的問題,國家杜馬和宮廷大臣內部分成了鮮明的兩派,一派堅持絕不向華夏政府妥協,偉大的沙皇俄國怎么能任由一群黃皮猴子爬到頭頂?!另一派卻認為目前談判是最好的辦法,俄國軍隊在歐洲戰場上節節敗退,目前最嚴峻的問題就是歐洲方面受到的威脅,相比起地處偏遠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俄國更應該集中兵力對付德國人。“華夏人的胃口不會比德國人更大?!敝鲝堈勁械囊慌烧J為,俄國必須聚集起全部力量阻擋來自歐洲方面的進攻,比起一個遠東的入??诤蛶鬃〕?,歐洲才是俄羅斯的根本,“而且我們需要華夏的藥品,也需要華夏的武器。至于失去的土地,可以在歐洲戰爭結束后再想辦法奪回來!”主和派的言論并非無的放矢,主戰派卻堅持認為不能如此輕易向華夏低頭。華夏人的野心絕對不會比德國人更小,更重要的一點是,華夏的國土面積,華夏的人口,都比德國要多得多!俄國人可以在短時間武裝起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的軍隊,德國人不行,華夏人卻可以!“華夏已經變了,如果用之前的眼光看待這個國家,會做下錯誤的決斷?!?/br>俄國外交大臣沙查諾夫可以說是冬宮中最了解華夏的人,尤其是現在的華夏。沙皇和大多數人對前任駐華大使庫朋斯齊十分不滿,沙查諾夫卻對他另眼相看,在他回到圣彼得堡后,特地邀請他到自己家中做客。他們一起吃了晚餐,隔日又一起去打獵。庫朋斯齊口中的華夏,不再是他記憶中那個腐朽的帝國,而是充滿了生機,仿佛終于從長久的沉睡中蘇醒過來一般。現在的華夏,讓他感到恐懼。沙查諾夫試圖向沙皇闡述華夏和以往的不同,但尼古拉二世聽不進去,更糟糕的是,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在危言聳聽。哪怕俄國軍隊一次又一次戰敗,他們依舊不愿意相信俄國正在變得衰弱,而華夏卻越來越強盛。日本人找上門的目的,沙查諾夫相當清楚,明知道日本人沒安好心,卻不得不慎重考慮對方提出的建議。可是,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