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
、紹興散記 魯迅故里 去紹興時,天上下著雨,但雨不大,像極了南方盛產的蠶絲線,細密且輕。 我們訂的客棧叫“云杉驛”,打車去到那兒,發現名字取的極佳。 客棧在紹興的古鎮中,紹興的古鎮區域不算大,也不算小,都在住人,正是小橋流水人家。 小小的橋,小小的路,小小的河,勁瘦挺拔的古樹,黑白分明的房子,若隱若現遍處可見的青苔,都是好看的。 我去過很多地方的古鎮,要么這一個在郊區的古鎮全變成了旅游景點,游客分分鐘爆滿,走路時連下腳都得猶豫一下;要么一個在城市里的古鎮,規模極小,破落不堪,與周圍林立的大廈格格不入,早已沒了人住。 紹興的古鎮在紹興城里,規模不大不小,重點是,每戶人家都有人住,他們也不窮,不是沒有房子才住在這里,而且每戶房子都不破落呢,是好看的。 有些冷的天氣,仍有人在小河里洗衣服,河水是清澈的,天上一直在飄著那像極了蠶絲線的雨。你能想到嗎,空氣溫潤極了,周遭兒安靜極了,小河緩緩流淌的聲音,小鳥叫的聲音,風景似一幅似動又不動水墨畫,一切都好極了。 古鎮周圍沒有什么高樓大廈,即便是在紹興城里, 從云杉驛走出這條古鎮街道,走到大路上去,不消五百米,便能看見魯迅故居了。魯迅先生是我的偶像,這個后面再說。 放下行李,去樓下酒店的餐廳吃午飯。 在小城幾乎很少吃竹筍,即便是吃,也是配菜而不是新鮮的竹筍,這兒做的竹筍是好吃的,鮮嫩多汁,和在北方家鄉吃的簡直不似同一品種。 正是吃蟹的好時節,這兒的螃蟹二十五塊錢一斤,在北方家鄉那邊要賣到一百多,而且跟買彩票一樣,“不小心買到比較好的螃蟹”的這個中獎概率很小。 才知道蟹黃原來是這么肥厚濃純的。餐廳中的螃蟹三十一個,不算太貴,鉗子里的rou很多,質地松軟,比蟹身的rou好吃,挑出來蘸著店家的米醋吃了,是鮮美有余的。 客棧旁邊就有個農貿市場。那里全是極新鮮的食材。一大清早,就有許多步伐穩健的老人出來買菜買魚,一會兒工夫,這家市場就結束了交易。 我和我娘從市場里買來六個螃蟹,在酒店房間內煮了吃了,滋味同樣美矣。 第二天,我娘又在這個農貿市場買了茭白和菱角。店家告訴我娘,茭白可以生吃的。 這可是我第一次吃茭白,也是第一次見茭白。茭白菜如其名,模樣很是可愛,有點兒像竹筍,但是渾身雪白的,比筍胖多了,咬下去是一股甜甜的清香,我竟沒想到它會如此好吃。 煮了菱角,rou質醇厚;再有咸鴨蛋,才八角一個,但好吃的程度,是絕對可以與蟹黃相提并論的。 下午就去了魯迅故居。這細密的雨,打傘不是,不打傘也不是。不是的是,我帶著相機,而相機沒有帶相機套。自己怕它受潮,還是打了傘。 魯迅故居的大石碑牌子(可以這樣說嗎)很顯眼,因為非常大,又黑白分明(大約是版畫)。好多人在前面與魯迅先生合影留念,自己也不例外。觸碰到先生握著煙的左手,覺得自己十分渺小。 走過石碑牌,進入景區大門,第一個景區是三味書屋。 自己是真心熱愛先生的人,并沒故意將他的書從頭到尾掃描一遍,但恰好因為各種原因(課本,課外讀物,老師要求買的書,家里的書)差不多都看了。 而且是很小時候看的。小時候看的東西大約過目不忘,而且先生寫得太深刻。自己最喜歡先生寫的,雖然知道并了解先生寫什么都信手拈來極為擅長。他刻畫的人物入木三分,他寫的雜文也很好看,因為實在太有意思了。他寫出的金句實在太多。 汗,一夸起先生來就沒完沒了,我想他應該不用我夸贊的。 但我實在是太崇拜他了。 門票是不用買的,刷身份證即可(所以此時你需要一張身份證)。于是進入了三味書屋。 從小石橋上過去,會發現下面的小河中有不少烏篷船,全黑色的,身材瘦細,棚子很小,上面的油漆字卻很大:烏篷。于是就知道了它是烏篷船。小時候腦子興許是故障了,總覺得烏篷船和烏紗帽有關,所以就以為烏篷船的烏篷,是烏紗做的。 沒想到游客會很多,下著雨也不例外,而且大多數都是跟團來的。 三味書屋和很小時候學的課本上一模一樣(廢話)。魯迅先生的老師是壽鏡吾先生,我見著了他的照片。 其實我此刻在想,三味書屋和魯迅故居離得這么近,他還遲到么? 這時恰好聽到旁邊的導游(告訴她的游客)說,他家雖然離得近,但對于小時候的迅哥兒來說,也算很遠了。 看到了那個刻著早字的書桌,確是在東北角。所有人極為虔誠地老遠瞧著那張桌子,“早”字的地方蓋了塊兒小玻璃板。我們當然只看見了玻璃板,沒見著“早”字真面,有點兒遠了。 先生在這里跟著壽鏡吾老先生讀過五年的書。 這就出了三味書屋,往魯迅紀念館去了(其實就在對面)。紀念館里的資料是從頭到尾的,足足兩層樓,十分詳實。我極為認真地瞅著看,知道了好多不知道的事兒,比如他從小受紹興無常戲的影響,他很喜歡看;比如章運水就是閏土的原型,我也見著了運水的照片,他通過運水,知道了好多他不知道的好玩的事情,運水送給他過許多好玩的東西。 先生也是家道中落。他祖父是朝廷的,十二歲的時候, 自己在紀念館大門那里的柜臺中買了兩個寫有“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边@句話的紙質書簽。小學初見,也沒覺得這句話多有道理呀,初中也沒覺得這句話多有道理呀,高中了,也沒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呀。如今成年已三年有余,有了自己深愛的事情,身體力行,漸漸知曉這話多寶貴。還買了一個寫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钡闹裰茣?。希望自己能夠永遠向先生學習。 第二天我娘去了周總理祖居??偫碜婢与x我們住的地方也只有八百米。我也是熱愛總理的,但我有急事做,沒能去。 等我娘回來,我才發覺總理也是姓周,先生也是姓周,于是我詫異地問我娘,他們兩家離得這么近,而且都姓周,難不成是有什么親緣?我娘答,興許是呢。于是自己百度了一下,確是有的,總理和先生的祖先都是周敦頤先生??偫碚f過,論輩分,他應稱魯迅先生為叔父。 話說先生用過的一百八十一個筆名齊刷刷地擺在那里,讓我們瞠目結舌,只看這些筆名,就知道先生應是個極具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