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0
位必落于他頭上。皇帝看完臉上表情未變,他將沈歌之文遞給大皇子,“瞧瞧?!?/br>沈歌第一版的草稿一共有五張紙,上面多有涂改,寫得也比較潦草,好在他字不錯,寫成這樣也不覺難看。大皇子接過草稿,仔細看過一遍,眉峰一直皺著。“如何?”正值壯年的皇帝在燈下問。大皇子目光仍盯在草稿上,喃喃答:“太大膽了,這沈歌也就仗著他背后之人是荀國公,方敢這么寫罷?!?/br>嘲諷大臣見識短淺,最終不就在罵他們父皇昏庸么?要不然怎會讓見識短淺的臣子混在朝堂上?大皇子心中感慨,當真初生牛犢不怕虎,哪怕是荀飛光少年時,也不敢這么寫啊。皇帝對他之言并未做評,轉手又遞了幾張寫滿字的草紙給他,“這些皆是前十貢士所做?!?/br>大皇子接過一一仔細看完。大皇子十幾年間飽經名宿大儒教導,近年又常被今上帶在身側,見識自然不差,他一眼便看出其余貢士之文遠不如沈歌,并非文采不如,而是立意不及。“這些文章與沈歌之文相比如何?”大皇子遲疑一下,點評道:“稍顯淺薄,深度不夠?!?/br>能考上貢士,還是前十的貢士,這些人的文章自然也不差,哪怕僅是草稿,都具一定的可讀性。若無沈歌文章珠玉在前,大皇子看完幾篇文后,怎么也得一贊,然看完沈歌文章后,再來看這幾篇,就有些索然無味。文不怕寫得差,就怕有對比。沈歌之文無論從眼界,還是從哲理方面,皆勝其余貢士一籌。其余人寫的大多是書生之言,對他們上位者來說,用處不大。而沈歌寫的則是諫臣之言,讀來發人深省。皇帝長嘆,“可惜此子這等眼界,卻與荀卿有相守之意?!?/br>皇帝先前看到沈歌會試的文章,心頭唯有淡淡的可惜之意?,F如今看到他殿試之文,心中卻充滿了巨大的遺憾,不是遺憾沈歌與高官厚祿無緣,而是遺憾沈歌無志于朝堂,無法君臣相扶,共創一番大業。大皇子心中也有些可惜,這等人才,走哪條路都是坦途大道,非要選一條羊腸小路去走。皇帝看過沈歌文章之后按下不表,待禮部將殿試名次送上來后,皇帝一看,沈歌排名第四,正是傳臚,二甲第一。當日殿試,眾目睽睽之下,皇帝在沈歌身后站了近半個時辰,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知曉今上對這位沈公子的賞識之意,主考自然不敢令他落出前十。皇帝問:“沈卿之文,仍當不得一甲?”主考答:“沈貢士之文文質兼美,可惜差些法度,字跡也不若一甲之文工整?!?/br>春闈乃國之大事,所有考官皆在殿內應答。皇帝看他一眼:“進士所選乃國家棟梁,朕從未聽聞哪位官員是以文辭治天下,也未聽聞哪位官員以字跡治國。王右軍字跡天下第一,不見他政績。卿等難不成以為一甲幾位字能勝王右軍?”皇帝此話一出,眾人皆知他對這結果極不滿,一時斂眉屏息,不敢說話。沈歌文章寫得確實不錯,不過太不敬前輩,考官們對他文章本能地不喜,能定傳臚之位,已是他的僥幸。考官們定排位時,卷子乃糊了名字,能排第幾全憑文章字跡判斷,拆開后眾人方知排第四的是沈歌,倒無特地針對之意。當然,考官們也并未優待他,見他在前十,便未管。一陣靜默后,考官們互看一眼,自臉上表情看,他們皆已作出妥協。主考道:“如此沈歌之文確實能排一甲。臣觀沈歌姿儀甚美,不如以探花之位待之?”皇帝目光從他們臉上掃過,“諸卿亦是進士出身,此刻觀這十篇文章,只觀內容,誰能占其首?”只看內容,自然是沈歌寫得最好。眾位大臣又不瞎,論切題,沈歌遠勝諸人。主考在眾目睽睽之下,只得拈著胡須點頭承認,“這樣來看,確實沈歌之文拔得頭籌?!?/br>皇帝沉聲道:“既然如此,如何要將他排至第三?朕只聞人因容顏太丑而受累,不想姿儀太美,也會吃虧。這沈歌明明有狀元之才,卻要令他屈居第三,恐怕名山大川內所隱的隱士見狀,越發不愿來科考。朕將科考交與汝等,汝等便這么辦事?”眾考官被問得冷汗涔涔,啞口無言。最終迫于皇帝的壓力,所有考官一致通過,確立沈歌為狀元。皇帝將前十文章一一看過,又調整幾個排位。至此,春闈塵埃落定。沈歌乃本朝第一位不及弱冠的狀元,亦是本朝第一位姿容比探花還盛的狀元。私下,大皇子問:“父皇,不是說這沈歌是荀國公之人么?”為何還以狀元之位相待?皇帝沉默一瞬,答他:“朕愿與他有君臣之情誼,故而以狀元之位相待?!?/br>大皇子聽完,心中暗自咋舌,他父皇對沈歌評價之高,前所未聞。一個小小的沈歌,一入京便掀動整個京都,若有狀元之身,荀家主母之位,未來還不定會掀起多大波瀾。第56章賭金沈歌在殿試上寫下那篇文章,心中已有破罐子破摔之意,接下來幾日,過得舒坦無比,一點都不緊張。荀府眾人看他這悠閑之態,心中紛紛以為他有把握,內心還得贊他一聲好氣度。蠻子過來請教功課,順便問了句。沈歌搖頭,“正是因為不抱期望,是以心情格外放松罷了?!?/br>蠻子聽了皺眉,“夫子文章寫得這般好,仍不能進士及第?”要擱先前,按部就班地寫那些應試之文,沈歌還有幾分把握能考前三。至于現在,他在殿試上卷子上怒斥一干大臣見識短淺后,前三能有他的份那才叫奇跡。沈歌不好與蠻子直說,他拍拍蠻子的肩,一臉高深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只瞧我文章寫得不錯,卻不知其余人如何。若他人文章寫得比我好,我未能進士及第有何好奇怪?”皇帝在他身后站那么久,他家荀哥都說考官不敢讓他排太后面,那樣即使他未能進士及第,也有進士出身。如此,他還有什么好不滿足的?皇帝殿試時在沈歌身后站了許久的消息傳出,許多人紛紛覺得沈歌多半要中一甲。殿試過后的幾日,茶館中大多在討論沈歌,女娘討論他的容貌與才華,男子則關心此次春闈排名與先前的賭局。有人嘆:“若是早知曉艷昏公子能有這水平,我便買他贏了,白白浪費我四十多兩白銀吶?!?/br>“唉,人云亦云,小弟我也投了三十五兩,原先還想掙點小錢花花,不想艷昏公子實力這樣強勁,莫說掙錢,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