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
天過來吃午飯?!?/br>沈歌答應,他不好打擾大伯一家吃飯,事情說清楚就回去了,正好趁著天還沒有徹底黑,趕緊回去免得踩到蛇蟲,被咬傷可就冤了。沈歌醒了之后身體恢復得很好,這么走一圈,微微出了汗之后感覺倒挺爽快。沈歌回到家的時候天空中還沒有月亮,不過漫天的星子已經上來了,發著熹微的光。沈歌看到有人蹲在門外等,有些驚訝:“蠻子?”蹲在門外的少年沉悶地應了聲。“你怎么在這里?”“我娘叫我來陪你?!?/br>沈歌開了門,“你趕緊進來,外面蚊子多不多?”“不多?!?/br>蠻子沉悶地答了幾句,進去幫沈歌鋪床鋪被,準備好讓他休息。蠻子在沈歌這里睡了快十天,沈歌一直生病,沒敢和他睡同一張床。前幾天他都在打地鋪,后來沈歌看這樣實在不是事,就讓蠻子搬了床凳床板簡單鋪了張床,就睡在客廳,與沈歌的房間隔著一扇墻。沈歌家的房子主房是青磚房,整整齊齊的青磚蓋出來十分通透涼爽,地面鋪了石板防潮,墻上則抹了白灰,白墻黑瓦的別提多美。沈歌家的房子在村里是頭一份,即使沈英衛家后來也蓋了青磚瓦房,也比不上沈歌家的,起碼地上是鋪不起青石板的。村人都說,即使沈歌沒考上秀才,就憑這房子,十里八村的姑娘,誰也都愿意嫁他。多虧沈家村村風正,沈歌大伯又是村長,要不然沈歌年少失怙,保不保得住這房子還得另說。沈歌有記憶來,家里的房子就建好了。村人都說沈歌的父親沈鴻存有本事,年輕時出去外面讀書得到貴人的賞識,才掙出這么一大筆錢來做屋。沈歌后來聽父親說過,做屋的錢根本不是他在外面掙的,而是沈歌的母親藏著帶來的,據說沈歌母親藏了二十多兩金子,后來做屋的錢大部分是沈歌母親留下來的那筆。沈歌的母親一直覺得,要是買田,子孫不爭氣,再賣掉也是常事,可如果做成了屋,一般人是不會賣掉祖屋,好歹還能存下來點,供子孫東山再起。沈歌父親后來說過,他母親這是逃荒逃怕了,就想把落腳的地方做得堅堅固固的,怕子孫后代也跟她一樣,找不到地方藏身。沈歌從記憶里翻出這段時,還記得父親臉上無奈又懷念的表情,這對夫妻的感情是真的不錯,沈歌母親死得那么早,他父親也沒再娶過。沈歌家的房子招人眼是招人眼,卻也沒太夸張,除了客廳,沈歌的房子及沈歌父母的房子外,其他的如廚房,沖涼房和屋后的柴房都是泥磚屋。這邊的泥磚屋最下面一米多高的地方用石頭打了石腳,免得下大雨雨水會泡爛泥磚,導致屋子倒塌。這些房子還挺堅固,用來建房的泥磚成分比較復雜,主要成分是黃泥加灰泥加稻草加米湯,這些東西混合之后也不能立即就制磚,還得漚一段時間。泥漚好之后充分踩踏攪拌后,用模子脫模,一塊一塊磚放到太陽底下曬出來的。磚曬好之后,用差不多量的石灰、黏土和砂與熬得很爛的糯米汁均勻混合后形成三合土灰漿作粘合劑,一層一層地把磚壘起來。這種泥磚屋建造起來非???,材料準備好之后,熟練工一兩天就能建造一棟小房子出來。沈歌作為在城市中成長起來的青年,第一次看到這些房子還頗覺神奇,觀察幾天之后,他才對這些房子失去興趣。有時沈歌看著泥磚房最下面的那片石腳,心里還得慶幸這片地區蛇不算多,毒蛇種類更少,要不然蛇從縫隙里鉆進來可就麻煩了。沈歌本人有些怕蛇,無論是他不確定是不是自己的那前十七年還是現在都怕都怕那種滑溜溜冷冰冰的生物。不過本地人少有怕蛇的,男人、女人、小孩,大多都有一兩手捉蛇殺蛇的本事,蛇一直算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這大概也是這地方蛇不多的原因。蠻子每天都起得很早,從起床開始,一直到入夜,他都有干不完的活,沈歌睡醒的時候他已經離開了。與他相反,沈歌實在不怎么勤奮,以前那個沈歌還好一些,現在的沈歌總習慣于睡到自然醒,好在家里就他一個,他又在養身體,也沒人說他。沈歌吃早飯時跟牛嬸說了一聲,他中午去他大伯家里吃,讓牛嬸不用給他送飯。牛嬸打聽到沈歌想開私塾的消息后,高興又緊張地問:“秀才公,你開私塾收多少束脩???”“這個不強求,多一點也行,少一點也行?!鄙蚋杞忉尩溃骸爸饕俏颐髂瓴幌聢?,給自己找點事做,也回報回報鄉鄰?!?/br>“哦哦,那秀才公你收多大的娃?我家老四才九歲,能來讀書么?”“能?!鄙蚋栊α诵?,“要是真開成了,你讓他過來讀書就是?!?/br>“啊呀,那我回去跟他爹說一聲,以后讓老四好好讀書,我老牛家也出個讀書人?!迸鹋d高采烈地用圍裙擦擦手,邁著快步風風火火地轉頭回家去了。沈歌中午到他大伯沈鴻發家里的時候,村里說得上話的老人都到了,大家喝著又酸又濁的土酒,熱火朝天地討論個不停。一見沈歌來了,這些五六十歲,七八十歲的老人站起來招呼他坐,“秀才公來了?”“來了。二爺、三爺、五爺、八爺,大伯、三伯,你們坐,坐?!鄙蚋杳Ω舜蛘泻?。幾個老爺子讓他坐上座,沈歌推拒,拉扯了一番,最終還是二爺坐在上座。沈歌雖說是秀才,但到底年紀輕經事少,要談論書本的知識還可以,說到人情世故,他就不那么靈通。桌上主要是幾個老人在討論,大家紛紛覺得學堂得另蓋,還得蓋得又大又漂亮,別墮了沈家村的威風。錢由族里出,族田種了那么多年,這些積蓄也該拿出來了。“我看,族學就蓋在三岔路口那里,那里剛好有塊地,夠用了?!?/br>“三岔路口有點遠,那地方人來人往的,人聲多,怕會礙著娃兒們讀書,不如蓋在沈長壽家旁邊的那塊地?正好在村里,娃兒們不用每天跑那么遠?!?/br>“我看成,沈長壽家旁邊那塊地好,風水先生都說那里做屋要出貴人,與其給某一家,還不如用來蓋學堂,大家都受益?!?/br>一番討論后,大家都覺得學堂應該蓋在沈長壽他家旁邊那塊地。二爺問沈歌的意見,沈歌自然沒什么意見,沈長壽家離他家也近,走路的話兩三分鐘就能到,學堂蓋在那里他反而方便許多。定下地址后,老人們又討論要去看黃歷,算什么時候開工。沈歌說了下他的教學時間,主要在辰時和巳時既上午上課,下午就不上了。時間不一定精確,差不多那個時間點就行。束脩也不統一,大家看著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