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
看他行動不便的樣子,不僅給挑了水,還親自燒好,幫沈歌提到浴室里,算得上一級幫兇了。晚上沈歌洗澡的事被牛嬸知道后,蠻子被他娘罵了一頓,沈歌也被念叨了許久,立下保證,病好之前再不洗澡,牛嬸才沒念叨。經過這么多天,沈歌也明白,他這秀才公的身份,村人尊敬是尊敬,不過也沒尊敬到當真把他當一個大人來敬畏的份上。牛嬸送完飯就回去了,她有三子一女一大家子。老大牛犢子今年十九歲,已經定了姑娘。老二牛翠英十六歲,也定了人,嫂子進門后就出嫁。老三蠻子十五歲,過一兩年也要開始相看。老四年紀小,才九歲,倒是不用怎么花錢,不過爹娘要cao心的事也不少。牛嬸整天忙得團團轉,會接下照顧沈歌這活計也是因為家里實在缺錢。她家也是從南邊逃難過來的,整個沈家村只有她家和她小叔子家姓牛,要出個什么事,連能幫襯的人都沒有。牛嬸家和沈歌家是鄰居,但隔著幾塊田,離得比較遠。這里附近就他兩戶人家,村子里的其他人則在另一頭。這里附近大多都是好田,村人就算有田在這里,也萬萬舍不得拿它來做屋,一般做屋的地方都是荒地,碎石地。沈家村原本就是姓沈的三兄弟一起搬過來的,糾其源頭,整個村除了后來的外姓人以外,都是親戚關系。按照風水先生的說法,這地方旺沈家,所以才會從剛開始的三戶人家發展到現在的兩百多戶人,看著繁榮興盛的程度,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村里的人丁還會繼續增長。沈歌常年在縣里讀書,以前是說不上話,考上秀才之后又一門心思地奔著舉人去,村里的人他都熟悉,不過要真查門論戶的,他很多事情也不是清楚,反正大伯是村長,要真有什么事,問起來也方便。沈歌吃完飯,洗好碗,提著家里最后一只雞,悠悠地往沈鴻發家里走去。此時太陽已經下山,晚風一吹,正涼爽,沈歌挺多天沒出門,這么走一走,心中也十分愜意。村中的主路是一條黃泥路,整天人來人往,踏得硬實無比,就算下雨,也不容易起爛泥。沈歌提著雞往沈鴻發家那邊走,一路上來來往往的人都看到了,少不得和沈歌打聲招呼,關心他的病情。沈歌依據記憶,一路上哥哥、叔叔、伯伯、嫂嫂、嬸嬸、伯娘……叫過去,每個人都挺熱情,還有不斷有人邀請沈歌去自家坐坐,就算沈歌說吃完了晚飯,村人也會讓他再吃點。沈歌上一世在城市中長大,鄰居們說得上話就算關系不錯,他從沒體驗過這種熱情淳樸的招呼方式,一時感覺還挺新奇。沈歌一路走到沈鴻發家,提著雞的手有些累,他手里的這只雞是母雞,掂量著怕有兩三斤重。牛嬸原本想讓他養起來,下蛋吃,沈歌卻受不了院子里有雞屎,也討厭那股味。何況才一只,下蛋也下不了幾個,干脆吃了,省的麻煩。沈歌想著這陣子沒少麻煩他大伯,他現在又要登門,要是什么都不帶的話,他大伯娘少不得背后嘀咕,所以就帶上了這只雞,反正他也不缺這一只雞吃。村里只要家里有人一般就不關門,沈歌在門口敲了敲,一邊問大伯在嗎,一邊走了進去。走過來看的是沈鴻發的孫子沈豐年,他看到沈歌,叫了聲叔,然后有些羞怯地讓沈歌進去。沈歌把手里的母雞塞給他,“你爺爺在嗎?”沈豐年抱著雞不知所措,沈歌她大伯娘正在灶房里做飯,聽到動靜探出頭來,“誰呀?”“伯娘,是我,大伯在嗎?”“哎,在在在,趕緊進來坐。歌兒你身體好些了?你大伯正在沖涼,一會兒就出來了,你先等一等?!?/br>自從沈歌考上秀才以來,大伯娘的態度就好了不少,雖然還是不怎么來往,但總好過以往的橫眉豎眼。沈歌找了張矮凳,在屋檐下坐下來,等沈鴻發出來之后,他有正事要跟對方說。第4章學堂沈鴻發很快就出來了,看到沈歌他有些詫異,不過還是挺高興侄子身體好轉了。他問沈歌:“歌兒,你這是有什么事么?”“有?!鄙蚋栊α诵?,“大伯,我病了這一場,多虧鄉鄰的幫助,明年我暫時不會下場去考舉人,想著不如在家辦個私塾,教教我們村里的孩子?!?/br>“你真要辦?”見沈歌神色不似作偽,沈鴻發一拍大腿,興奮得臉黑紅黑紅,“這是好事哇!你肯辦,村里肯定要支持!”這些年來,他與村里的老人們一直打算給村里的娃娃謀條讀書的路子,等沈歌考上秀才后,村里稍有見識的人就更心動,別的不說,就說沈歌這廩銀,一年六兩,很多人家集全家之力拼死拼活一年也不一定攢得到那么多。奈何這里人窮地偏,實在找不到夫子愿意來坐館。沈鴻發身體前傾,問沈歌:“歌兒,你想在哪里教?”“就在祠堂里,先教一陣子,要是不行再考慮換地方?!边@個問題沈歌也考慮過了,他沉吟道:“我打算先開蒙學,教字與算數。這樣孩子們就算以后不考科舉,也能去縣里看看能不能當個賬房先生,謀個生計?!?/br>“祠堂不行,太暗了,怕傷眼睛?!鄙蝤櫚l連連擺手,“這樣,明天中午大家商量一下,看村里能不能另外起個房做學堂?!?/br>“也行?!鄙蚋柘肓讼乱灿X得祠堂有些暗,它兩邊都是房子,沒有窗,只有三個小小的天井,光線完全不夠。學生要是長期在里面看書,難保不會近視。在這個時代,要是近視了,可沒地方配眼鏡去。那邊沈歌的大伯母做好了晚飯,喊伯侄兩人吃飯,沈鴻發完全顧不上她,直喊家人先吃,別管他。大伯母撇撇嘴,到底沒開飯,讓家人在一旁等著。沈鴻發的三個兒子和兩個兒媳都陸續從外面回來了,見了沈歌都笑著打了招呼,關切了幾句,沈歌也一一回禮。沈鴻發拉住沈歌問:“歌兒,你跟大伯交個底,你打算收多少學生,要多少束脩?”“我們村在學齡的孩子就有上百,人太多了我管不過來,最好就收六十以內的學生。至于束脩——”沈歌接道:“大家看著給點就是,上學不容易,有能力的多給一點,沒能力的少給一些,都沒關系。我沒辦過私塾,具體的章程還得村里一起想想?!?/br>“這會不會影響你自己的應考?”“不影響,我明年不下場,下一次考則要四年后。我打算就上午教孩子們,主要在辰時和巳時上課,也不耽誤什么?!?/br>“行,不耽誤你的事兒就好?!鄙蝤櫚l高興地點頭,“這樣,我先跟幾個老人說一聲,明天我們再商量商量,歌兒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