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
式,官道由國家全權負責修建,剩下的小道便分給各地官員,甚至可以給當地鄉紳,由他們出面去雇人來修,凡是愿意出資承包路段的,這些路都可以用他們的名號來命名,只要大魏在一日,就絕不改,并且可以在路邊立牌,將對修路有貢獻的記載下來,名傳后世。這樣一來,原本需要國家全部承擔費力組織,緩慢進行的,分散成千百個,即減輕了負擔,也可以同時一起進行。正好如今過了春播,不缺人手,若能趕在秋收冬日來臨之前將路修好,這個冬日過年定然會熱鬧許多。于是隔天上朝,元清帝便將要修路的事宣布了出來。修路是好事,但眾大臣不知道土豆玉米紅薯的存在,擔心修路花費太高,一旦發生天災,國庫不夠賑災,持反對意見。再者,如今的官道好好的,為何要修,水泥又是何物?元清帝早有準備,營造司帶著水泥進殿來,給大家演示一番,又將凝固好的水泥石板搬來給大家看。周宗夔又站出來,將商議好的政策說與眾人聽,一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再一算成本,頓時爭前恐后同意了,連元清帝說的等竣工驗收才付款的提議也沒有反對。于是大魏首批包工頭們至此誕生。如果說長安整個五月上半月的熱門話題被皇后幾人承包,下半月則被修路這件事承包了,各種消息層出不窮。很快元清帝就看到了由工部記錄整理出來的,關于長安路段的承包分配。修路不是小花費,官員們有承包的資格,卻沒有足夠的錢,當然就算有,也不會表露出來,這不是自動跳出來承認自己貪腐嗎。然而商賈們有錢卻沒有資格,正因此,元清帝才會定下先修路再付款的規矩,于是原本便依附各官員貴族的商賈們紛紛上門拜訪,這種官方允許光明正大賺錢的營生,何樂不為,再者,各官員們放出話來,路修好以后,雖說命名權歸了官員,但立碑上的記載,可以將參與修建的他們寫進去。在這個商人地位低下的如今,算是十分光宗耀祖提升自身名望的一件事了。修路的熱潮從長安向四周擴散開來,逐漸被全國所知。長安作為帝都,率先修建,最先開始的是首輔周宗夔選的路段,作為首輔,他直接承包了兩坊一市。司天監特意選了黃道吉日,動工這天,吸引了不少百姓來圍觀,為了不給百姓帶來不便,路半邊半邊修,等另一邊完全硬化能夠走人,再修另一邊。等全國知曉修路的事,漸漸統計上奏的時候,長安城的水泥路已經鋪設了大半。而官道也早就開挖了起來,正好仗打完許多士兵閑了下來,元清帝叫肅王將這些人重新征召起來,發放工錢去修路。因為有了土豆玉米紅薯,元清帝底氣很足,只要撐過今年,明年保證糧倉俱豐,直接將徭役改為雇傭。加上承包商們也在雇人,一時長安但凡有力氣愿意干活的,都能得到不小的收入,因為去年冬荒聚集來長安附近的流民也紛紛有了新出路。整個長安城修路熱火朝天的同時,夏嬋提出的開設公園的提議,也開始施行。對于公開皇家私苑這一點,元清帝并不反對,實在是祖父神宗大興土木建了太多行宮和園子,每年維護這些園子,都要花費不少人手和錢財,夏嬋的議題正好,幫忙解決了這個問題。再者,昔年漢朝時的上林苑,便不只是皇家私苑,也曾準許百姓出入。元清帝選擇開放的第一個作為公園的園子是芙蓉園,這倒不是神宗興建的,隋時就有,從燕到周到魏,一直都有擴建,如今已有兩個坊的大小,其中景色優美,又臨曲江,用來做公園正好。不過在開放之前,得先做一番修繕。元清帝沒有見過現代公園是什么樣,所以這件事交給了邵巖和梁平安,宋杰也算一個,而提供了點子的夏嬋也摻了一腳,打著實地考察的名號借機喬裝出了宮。公園的事先放在一邊,邵巖和梁平安立下了“軍令狀”,說保證會給大家一個驚喜,元清帝只等到時候完工來看。他手頭邊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時間倒退幾日,回到五天前。端午之前元清帝便跟肅王定下了要選宗親十歲以下孩童入宮進學的事,端午一過,肅王就著手去辦了。肅王出馬,用了不到十日,便搞定了所有宗親,甚至連三個皇姑也都參與,希望能將自家兒孫也算在內。于是在五天前這一日,司天監選下的良辰吉日,宗室中所有十歲以下六歲以上的孩童全都進了宮,共計二十三名。未來大魏第一批接受現代數理化教育的學生,也是未來推動大魏發展的基石,在這一天誕生。第33章開學┃儀式。大魏皇子公主進學的地方叫資善堂,離紫宸殿不遠,元清帝剛進學時就是在資善堂,不過只念了一年,他就從太子升職到了皇帝,改到紫宸殿學習了。資善堂則留給了安王和長樂公主使用,安王去年年底就已經畢業,只剩下長樂公主和她的兩個伴讀還會去,不過長樂公主是女子,又年紀漸大,男師傅們在安王畢業后就不再教了,只剩下女師傅,專門教授長樂公主。當然,現在教授的對象又多了皇后幾人,在皇后的組織下,幾位穿越女還真開始學習起了琴棋書畫,宋杰閑來無事也報了名,他如今屬于兩頭跑,穿越女這邊有需要他就是穿越女,穿越男這邊有需要他就是穿越男,沒少被夏嬋吐槽。因大魏后妃多從民間選拔,妃嬪入宮后才開始讀書識字屬于正?,F象,不足為奇。肅王游說眾宗親時元清帝也沒有閑著,著人將資善堂修繕了一番,當然具體修繕方案由穿越者們定制,畢竟將來授課的是他們。學堂修繕完成后,元清帝特意去參觀了一回,很是滿意。于是很快定下日子,招這些未來的學生入宮。對于皇帝要讓宗室送子女入宮統一進學這件事,宗室們第一反應:這是又要鬧什么幺蛾子?沒辦法,大魏皇室宗親不好做,不敢出頭不敢冒尖,生怕上面坐著的對他們有什么意見,鬧得日子更不好過。等肅王拜訪了兩個還活著的叔叔后,宗室才開始漸漸信了,皇帝這一回是真想要拉宗室一把了。說起來,元清帝這樣做,很有挑戰祖制的嫌疑,若放在民間宗族中,改變祖規,是要全族討論,由族老們再三商議才能決定的,但誰讓元清帝是皇帝,自然是他說了算,當然,如果元清帝要做的太過,宗室還是會出來抗議的。大魏至今唯二沒有被宗室上書過的皇帝也就神宗和元清帝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