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1
讓他到周國當細作, 將周國的動向隔三差五的傳回與他?!?/br> “師兄若是拒絕了,或者敷衍了事,就證明他根本就不想效忠于他?!?/br> “師兄無法, 只得順著他的意思去了周國。結果周昊又把他打發去了趙國,于是師兄就到趙國去了?!?/br> “原來如此……” 魏祁點了點頭。 “難怪這些年一直沒有聽到有關若愚的消息,我還以為他跟徐公一樣隱世不出了呢?!?/br> “怎么會呢?天下大局未定,黎民百姓仍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連師父這把年紀都依然牽掛著百姓的福祉,師兄又怎么會扔下他一個人跑去隱居呢?” “也是,”魏祁道,“當年若愚不過一小內侍而已,若非徐公看中他天資聰穎,收他為徒,他又豈會有今日?” “知恩圖報,飲水思源,理當如此?!?/br> 楚瑤卻輕笑出聲,在他耳邊低語幾句。 魏祁聞言一怔:“他……他不是……” “不是?!?/br> 楚瑤搖頭,又問他:“阿祁可曾聽說過大燕岑州顧氏?” “聽過,據說是大燕當年頗有盛名的耕讀世家,但是十幾年前因為惹怒了燕帝,被下旨抄家滅族?!?/br> 那也是大燕一件十分有名的慘案,據說顧氏闔家上下三百余口,男子全部被處斬,女子被充為官妓,未滿十一歲的稚童則全部沒入奴籍,最后活下來的滿打滿算不過三十余人。 說到這兒他忽然想起,之前在趙國的時候,那守城官兵好像稱呼若愚為顧先生。 “難道……” “是,”楚瑤點頭道,“師兄正是顧氏后人,因為當初顧氏一族覆滅時他年紀還小,所以活了下來?!?/br> “巧的是,曹正罡當初向燕帝進言,說我有鳳女之相。為了驗證所謂的真假,他們又按照往常篩選鳳女的規矩,選了兩個與我生辰八字相合的童男童女守在地宮里?!?/br> “當時若愚師兄作為罪臣之子已經入了奴籍,登記在冊,便被曹正罡選中了?!?/br> “燕帝派人去把他帶來的時候,他因為相貌周正已經被選為入宮做內侍的人選,據說當時去找他的人若晚了一步,他就真的要被去勢了?!?/br> 可若真的如此,便是殘破之身,稱不上什么童男了,也就沒有資格再進入地宮陪伴楚瑤了。 去找他的下人生怕誤了燕帝的大事,趕緊將他了帶回去,這才避免了他被去勢的噩運。 “原來是他!” 魏祁恍然道。 他之前就在想那個在地宮里的男孩兒到底是誰,沒想到,竟然會是若愚! “難怪燕帝會同意他一個內……一個下人跟著徐公一起念書,原來是因為這個緣故?!?/br> 楚瑤在棺材里活了下來,青青和若愚便被認為是與她命運相連的護法,他們活著能夠保護楚瑤,讓楚瑤平平安安的長大。 于是他們也因此受到格外的優待,青青成了楚瑤的貼身婢女,后來更是被封為正二品的女官。 若愚則被允許跟著徐公念書,表面上雖然仍舊是宮中的內侍,實際上卻沒有去勢,一直到十一歲才被送出宮去,不再在宮中居住,只能白日入宮行走。 “燕帝駕崩之后,劉承一直在尋找師父的蹤跡,試圖殺了師父。師父無法,只好躲了起來?!?/br> “師兄自幼失怙,這些年一直把師父當做親生父親一般,所以師父說什么他就會做什么?!?/br> “師父讓他繼續留在大燕,他就留在了大燕,后來輾轉到了趙國也是無奈之舉?!?/br> “不過如今這樣也好,他雖然人在趙國,劉承和周昊卻都以為他還在幫著他們做事,雖然中間傳遞消息不太方便,但卻能同時掌握大燕和周國的一些消息?!?/br> “只不過為了避免被他們發現,所以他不能把什么事都寫信來告訴我,一來書信往來一趟太麻煩了,等他把周趙燕三國的動向都弄清楚再告訴我只怕也來不及了。二來若是咱們收到消息提前做出應對,對方肯定也會察覺出身邊有細作,屆時他就無法再繼續留在趙國了?!?/br> “所以阿祁你不要覺得他不向著咱們,實在是……” 耳邊忽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鼾聲,楚瑤轉過頭去,這才發現魏祁不知何時竟已靠著她的肩膀睡著了,根本沒聽到她后面說了什么。 一定是累極了吧…… 楚瑤心疼的嘆了口氣,小心翼翼的扶著肩膀想要把他放到床上。 但她顯然小看了魏祁的重量,也高估了自己的力氣,剛剛歪過去沒多少就撐不住他,砰的一下把他摔在了床上,連帶著自己都身子一個不穩,跌在了他胸前。 身下的男人咕噥幾聲似乎睜了睜眼,然后迷迷瞪瞪的自己蹬掉了鞋,把楚瑤攬進懷里就繼續睡去了。 楚瑤在他懷中趴了片刻,覺得他應該是睡沉了,這才撐著身子準備起身。 誰知才剛動了動,男人就不滿地哼了一聲,又一把將她按了回去。 她抬頭看了一眼,見魏祁仍舊閉著眼,還時不時的打個呼嚕,攬著她的手卻抱得緊緊的,只能無奈的笑了笑,亦是蹬掉了鞋,陪他一起睡去了。 ………………………… 魏祁這一睡睡了整整兩天,期間楚瑤還讓青青給他看了看,確定他真的沒事只是睡著了,這才放心。 可是平日里作息那么準時的人,這次卻睡了這么久都不醒,可見身體是多么的勞累。 楚瑤不忍叫醒他,也不讓任何人去打擾他,仍就像之前一樣自己把所有事務處理了。 但偏偏有人在這個時候來報,說對周的戰事出了問題。 周國因為大旱的緣故,疲于應對魏國兵馬,這些日子在魏軍的攻勢下連失數城。 更加嚴重的是,因為賑災不及時,他們國內已經發生民亂,災民揭竿而起,平定了這邊卻應付不了那邊,可謂內憂外患舉步維艱。 魏國此次受災并不嚴重,加上之前囤積了大量糧食,應對災情綽綽有余,所以每攻下一座城池,都對當地百姓一視同仁,按照魏國災區的標準在當地賑災。 有些周國災民聽了,甚至會主動幫忙打開城門迎接魏軍入城,以至周國城池頻頻失守,魏國有時幾乎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將其攻下。 此時的情形對于魏國而言應該是十分有利的,如果說出問題,那唯一的問題應該就是大批難民入境,導致當地發生混亂。 誰知來報信的人卻告訴楚瑤說不是。 “災民的安置并沒有出現問題,問題是……周國的厲萬榮厲將軍開始帶兵反擊了,而且……而且是把災民擋在前頭,讓災民當人rou盾牌來沖鋒!” “咱們的兵馬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已經吃了幾次大虧了!” 如今魏周兩國邊境人人都知道魏祁與楚瑤對百姓的愛護,厲萬榮卻利用這點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