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4
笑吟吟的扶住了木欄,“若是微服私訪,才更妙呢……”像是想起了早年經歷,奕延唇角也勾起笑容:“可惜這不是宮中,也非上元佳節。主公恐怕走不脫?!?/br>“有內應也不行?”梁峰扭頭問道。“還有內應?那臣可是要恪盡職守,把心懷不軌之人抓個干凈?!鞭妊哟鸬昧x正詞嚴,盡顯大將軍派頭。梁峰笑了:“走,隨朕釣魚去!”就算奕延再怎么不善水,也知道行船時釣不到魚。然而金口玉言,怎敢反駁。帶著隱隱笑意,他跟在天子身后,向下層走去。雖然是船,但是龍船修得富麗堂皇,整整兩層專供天子起居,比起行宮也差不了多少。加之船身龐大,可以走馬,根本沒有眩暈感。梁峰每日都會抽出幾個時辰,用千里鏡觀看岸上景色。成片的田畝,高聳的水車,奔馳在官道上的四輪大車,還有時不時要避開圣駕的船舶。每一樣景致,都讓梁峰挪不開目光。反倒是奕延時不時幫他披上大氅,送上糕點,勸他休息片刻。入夜后,船舶會停在岸邊,清風伴著河岸的土腥,飄入夢中。并未趕路,從洛陽出發,到冀州海岸,整整花去了一月。當下了龍舟,換上馬車,駛入那座城池時,梁峰忍不住微微挺起了身形。這便是海興!城池修的極高,滿地都是三四層的高樓。平坦寬闊的道路,能讓載貨的四輪大車順暢通行。在港口處,高聳的龍門吊足有四座,只從船上吊貨,就能省去無數人力。當登上碼頭,望向無垠碧海時,梁峰忍不住長長吸了口氣。海風腥咸,海鳥輕鳴。還有比記憶中,更加明凈潔白的沙灘。以及那泊在港口的巨船。這是東海艦隊最新式的艦船,足有十五丈長,可容三千兵士。定名為“瀛洲”。有朝一日,它將能馳過風浪,越過深海,直抵大洋彼岸。一艘可以發現新世界的無敵戰艦!“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蹦蔷湓娷S上心頭,梁峰張口吟道。“好詩!”就算補了無數經史,奕延也不會寫詩。但是這不妨礙他聽懂詩中豪氣和銳意。“這不是我作得,是……”梁峰卡住了,半晌之后,才露出了極為復雜的笑容,“……是謫仙人所作?!?/br>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是梁峰極喜歡的一首詩,也曾在夢回時分,反復誦念。這何嘗不是他今生寫照?是他一路披荊斬棘,走到此刻的見證。然而寫詩的詩仙,還未降世。也許會因自己的出現,不復存在。他當然沒法說出那人名姓。“主公?”奕延發現了梁峰情緒不對,立刻踏前一步。誰料對方扭過了頭,對他道:“伯遠,你可信我真的是自仙境來?”心頭一緊,奕延不顧旁人,死死抓住了梁峰的手:“主公要回去嗎?”他是信的,比旁人更加深信。奕延并不蠢笨,在讀書識字,走上官場后,他自然能發現主公和旁人的不同。那些超越凡俗的話語,那些迥異常人的行為,若無神佛恩賜,該從何而來?然而自仙境來又如何?只要主公留在現世,他就會牢牢抓住他,不讓他離開!“要回去嗎?”沒有疑問,沒有猜忌,只是拉住了他,心驚膽戰的一問。那片烏云,飄開了。梁峰回握住了對方的手,輕笑搖頭:“不回去了。此間,既是吾鄉?!?/br>一個全新的,由他一手打造的世界。怎能言棄?這神州,亦是故土。況且,還有身邊之人。那笑容,落在了奕延眼底。讓他猛地哽咽一聲,含住了淚水。海風吹拂,大袖飄搖。兩只手就那么旁若無人的握在了一起,再也不曾分開。第382章一眼千年(上)下班回家,連妝都來不及卸,葉纖撲到電視前,正趕上的片頭。幸好幸好~她拍了拍胸口,往貴妃榻上一歪,順手掏出了手機。邊聽片頭曲,邊打開了聊天群。此刻群里沒啥人,估計都守在電視前呢。今天講的是趙太祖專題,雖然主講的宋教授是個死硬“君臣”黨,但是學術水平不差,應該能聽些八卦。登陸賬號,葉纖先發了條信息。奕夢皇梁:百代開始了,大家別忘了看?。。?!無rou使人瘦:已經開始了?臥槽記錯點了!污不堪言:今天不是宋騰主講嗎?渣渣,連我奕的地位都不承認,不看!大將軍門下走狗:污污別這么說,宋老師還是有水平的,他的我還有買呢……污不堪言:里都寫了“大將軍幸上”,他瞎嗎?!你告訴我“幸”是個啥意思?無rou使人瘦:直男嘛~咱們看到安陽公主和謝道韞的文不也雷的抽抽?污不堪言:那是文!可不是。反正我不看!大將軍門下走狗:……弱弱抖群里幾個人就這么掐了起來,葉纖也不管這老三篇的嘴炮,專心看起了電視。“宋老師,趙太祖是不是真是穿越的???年號都用‘開明’,畫風跟前朝真的不太一樣啊?!币粋€現場觀眾起身問道。“哈哈,這也是網上流傳頗廣的話題了。其實大趙的發展進程,是符合歷史規律的。就像‘開明’這個詞,你們覺的新潮或者現代感強嗎?其實在中就出現過,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這里的‘開明’,就是明智之意。漢楊雄也在里說過‘吾焉開明哉?惟圣人為可以開明,它則苓?!梢娺@個詞古已有之。趙太祖選它做年號,正是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通達、明智,和他的實政手段極為吻合。這也是趙太祖不同于其他帝王的特質?!?/br>“那科技發展和百家復蘇呢?”那觀眾不依不饒,追問道。“百家復蘇只是表象,趙太祖一生只出巡過一次,就去了山東孔府。這也是他重視儒學的標志。梁豐此人,生于晉末,那是個什么時代呢?諸王混戰,匈奴亂國,所有禮法都被摧毀,對于普通民眾的壓迫,也到了頂點。生在這樣的時代,梁豐必然是渴求和平的,更渴求道德重建。因而在大趙立國后,他先是推行科舉,唯才是舉。隨后重建儒學,豎立符合新朝道德體系的規則。也正是這個抉擇,讓大趙享四百年國祚,成為難以比擬的盛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