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1
海之時,那些江中泥鰍才知誰是魚,誰是蛟!”水師和水軍同時組建,兩邊都瞧對方不順眼,總有比拼之意。聽到自家將軍所言,下面將士無不挺起了胸膛,看向船頭飄蕩的旗幡。那條海中游弋的四爪黑蛟,可不就是陛下賜他們的軍旗嗎?等到匈奴滅國,便輪到他們出征了吧?對面的敵船,已經沒了能動的活物。盧楷滿意的點了點頭:“戰利不必搬了,把船拖回去?!?/br>就算是輕船,也能改造成艨艟。不撿白不撿。沒有收回那巨大的鐵矛,大船就這么拖著小船,緩緩向港口駛去。作者有話要說: 大秦就是古代羅馬,梁少宰歪國人手段可兇殘啦XD第366章開明(4)季夏炎炎,蟬鳴亂耳。劉儉緩步穿過回廊,向里間走去。大趙立國后,依前朝規矩,把國史和歷法分作兩部。太史監修史,欽天監掌歷。他這個欽天監天文令,也有五品官銜。并不比史官差上多少。更何況,陛下還極看重監內諸務。邁步進入庭院,一座高臺映入眼簾。跟太極殿前的鐘樓有些相似,這高臺也是木質,頂端安放渾儀,可測算天象;下方則是渾象,用以演示。兩者一動一靜,猶若天地乾坤。在高臺側面,還有一個柱形副塔,腳架高聳,尚未完工。這是天子下旨修建的觀天鏡。此物與千里鏡相仿,但是規模大了百倍。建成后,能望萬里之遙。為了這新奇物件,莫說工部絞盡了腦汁,欽天監也不知派出了多少人手。等到真正調試完畢,當能一探九天玄機!不過這天文臺,不是他今日前來的目的。繞過高臺,他走到小院西面的房舍前,推開了其中一扇門。一股酸臭味立刻撲面而來。舉袖掩鼻,劉儉皺起了眉頭:“子樂,你幾日未出門了?”大熱的天,屋里沒放冰盆,亦沒有打扇的婢女。幾日不沐浴,味道可想而知。然而坐在書桌前的男人渾不在意,衣衫大敞,發髻散亂,胡子上還沾著些米粒。若是讓言官看到,說不得也要參他個不重儀容的罪過。見對方根本沒有搭理他的意思,劉儉嘆了口氣,邁步進屋。挨個打開了窗戶,又把散落在地的紙片歸到一處,放在了對方眼前,方道:“子樂,該歇歇了?!?/br>這時李欣才發現了屋里多了一人,煩躁的用筆桿搔了搔亂發,他敷衍道:“正算到關鍵時候呢,再等兩日吧!”“今日可是丁巳朔?!眲€不動聲色,扔出一句。李欣愣了一下,突然站起來:“該日食了?現在什么時辰?觀天鏡修好了嗎?”一串發問猶如連珠砲,劉儉答得不緊不慢:“不忙,還未到申時。觀天鏡仍在調試,不過就算修成,也不能直望日輪?!?/br>這兩年會發生的日食,李欣都仔細計算過時間。六月丁巳朔這次,在是申正一刻。左右偏差也不會超過半個時辰。作為推算人,李欣當然要看結果是否準確,加之觀天鏡的營造,更是讓他滿心期待。聽劉儉如此答,他惱道:“這時不望,哪還有其他機會?工部都是些廢物!”這反映倒是未出所料,劉儉拿袖拂去榻上灰塵,坐了下來:“總歸是沒法用了。先坐,我有事想同你說說?!?/br>李欣冷哼一聲:“不會又是要我招助教吧?蠢人太多,耽誤時間!”李欣厭煩教學,更煩鉆研時身邊有人打攪。但是劉儉自梁府時就一直在帶學生,乃至現在出任了天文令,依舊會在身邊放些助教。因此關于助教之事,兩人已經爭過數次,至今還沒有結果。劉儉到不在意他的態度,直接問道:“師兄可知,去歲欽天監共得了多少獎金?”“嗯?”李欣有些莫名其妙,“不是發了二十貫嗎?”現在京官薪俸,一半是米,一半是錢。像劉儉這樣的五品官,除了祿米和職田所得外,每月還能有三貫俸錢?,F在開明通寶硬挺得很,然而一年下來,也不過是三十六貫。但是李欣的獎金,就足有二十貫!若是讓那些清水衙門的官吏聽到,怕是要紅了眼。劉儉糾正道:“二十貫是你所得。去歲欽天監共得了一百三十貫,監內上下皆有分潤。這數,怕是連六部都絕無僅有。你可知,這錢因何而來?”“印皇歷?”李欣怎么說也是欽天監的人,獎金的來歷,還是聽過一耳朵的。“沒錯。去歲皇歷刊印所獲,陛下賜給欽天監三成,這才有了獎金一說?;蕷v年年都要刊印,說不定來年本數還要看漲,只這一樣,就足以讓監內諸官衣食無憂,潛心數算?!?/br>劉儉這可是肺腑之言。欽天監中的官員多是學癡,每日埋頭苦數,哪來撈錢的機會?多是靠俸祿度日。但是有了這份皇歷獎金,就不同了。一旦收復的州郡變多,買皇歷的人必然也會增長。長此以往,只是獎金,就足以讓諸官囊中鼓鼓,無后顧之憂。李欣對數字的敏銳無人能及的,但是對錢,卻沒什么執念。他皺了皺眉:“那又如何?就算沒有獎金,皇歷不還要推算嗎?”“子樂只知皇歷,未曾想過其他嗎?”劉儉反問道,“非止欽天監,工部、戶部、太醫院若是出了有利民生,可刊行天下的書籍,亦能領到褒獎。哪一代,有過如此德政?陛下重百工,對我等而言,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然一人之力,終有窮盡之時……”從桌上撿起張紙,輕輕一搖,劉儉嘆了口氣:“就如你這兩年著迷的經緯之度。即便能改良牽星板,制出六分儀,想要得各地之數,不還要遣人測算?若是多幾個助手,豈不事半功倍?”“世人多愚,放在屋里總是礙手……”李欣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他也不是沒用過助手,但是個個愚笨,還趕不上他這師弟,跟他的恩師劉徽,更是相去千里。“那都是何時的事了?”劉儉有些恨鐵不成鋼的道,“當年咱們身邊不過是些小童,就算到了求知院,也只招些生徒。但是現在不同,科舉每年都有兩次,明算、數理等科,更是有能二三十人取中!若是從這些人中選取,定然能挑出良材!師兄啊,他們可都是學著長大的,按理說,都與我二人同門。若能多招一些進欽天監,莫說手頭雜務,只是師道傳承,就是大功一件。難道還都讓戶部、工部那些人搶去嗎?”明算一科取中的士子,也是極為搶手的。別說戶部、工部了,就是下面州縣也要招來,處理衙門賬目。如今賬簿格式已變,若是被上面查出紕漏,誰也擔待不起。因而欽天監要人,還真要爭搶一番才行。這話總算撓到了李欣的癢處,他猶豫片刻:“那我先選兩個試試?”劉儉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