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2
這些條件都無妨,他確實該鄭重考慮一下聯姻問題了。見梁峰有松口的跡象,兩位幕僚齊齊松了口氣。只要不斬釘截鐵的拒絕,一切都還有回旋余地。若是順利的話,再過些時日,說不好梁府就要多出一位新的女主人了。※“營正,今晚吳將軍設宴,你可要去?”眼看天色將暗,王隆湊到了奕延身旁,有些諂媚的問道。現如今,還會叫奕延“營正”的,只有梁府出來的老部下了。奕延眉頭都未抬一下,冷冷道:“不去?!?/br>“可是吳將軍好不容易才來潞城一遭……”王隆面帶糾結,又不敢硬勸。八尺大漢露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多少也有些惹人發噱。“這等酒宴,不吃也罷?!鞭妊訁s沒有半分動容,頂了回去。他是赴過宴的。吳陵如今鎮守壺關,跟潞城唇齒相依不說,還是梁峰最早籠絡的將領,關系非比尋常。按道理說,身為太守心腹的奕延跟其結交,也不無壞處。但是奕延并不想湊這個熱鬧,只因宴席上,絕不僅僅只有吳陵一個。如今升了五品郡都尉,又有數不清的軍功在身,奕延也成了太守府中需要結交的人物。吳陵一個軍漢,拿來的那么多錢帛請客?更多還是上黨那些庶族豪強,乃至小士族通過他來接觸奕延。對于這個,奕延一直保持著警惕。他始終沒有忘記主公所說的話,軍人當聽從的,只有主上的命令。他可以是尖刀,可以是犬馬,卻不能插手政事。如今主公剛剛在上黨立足,若是從他這里出些問題,實在是罪無可恕。至于那些人許以的錢財美人,姻親富貴,他更是沒有半點興趣。而除了自己,對于手下這些兵將,他也時刻注意著。好在如今所有人的身家都跟梁府綁在一處,加之佛子威名,并無人膽敢生出異念。聽奕延說得這么肯定,王隆立馬xiele氣:“也罷,明日還要cao練。不吃就不吃吧!”努力把那些美酒美人拋出腦海,王隆跟在奕延身后又騎了兩步,突然問道:“對了,郎主身旁那些侍女,可還會放出來?營中有兄弟惦念著呢!”之前那個綠竹,就出人意料的嫁給了孫焦手下的一位隊正。這可讓不少人心中都熱了起來。那是伺候郎主數載的貼身侍女??!模樣端正,性格溫順,還有郎主親自送的嫁妝,簡直就跟嫁女仿佛。這樣的妻子,娶來絕對宜家宜室!如今郎主身邊的侍女從一個變成了四個,若是過兩年再嫁,可不能都便宜了孫焦那小子!奕延淡淡道:“會放的。若是營中有合適俊才,到時我會推薦?!?/br>沒人比奕延更熟悉主公。綠竹是主公極為看重的侍女,最終還是送出來嫁了人?,F在那幾個小丫頭,十有八九也是這個路數。比起讓這些人近身,乃至長長久久留在主公身邊,他倒是更希望這些女子能在及笄之后離開,換上些不痛不癢的新人。聽到這話,王隆不由大喜:“如此甚好!若是幾年換上一遭,能解決不少人的婚姻大事呢!將來郎主若是娶了新婦,應當也能放出些奴婢侍女吧?”奕延手上一緊,拉住了韁繩,一雙冰冷藍眸望了過來。王隆好久沒被這個長官如此瞪視了,立刻出了一頭白毛汗,結結巴巴道:“我,我就是隨口說說……”“主公家事,豈容亂議!”奕延開口,話中凈是冷颼颼的寒意。王隆一縮脖子,不敢頂嘴,灰溜溜找借口逃了。奕延卻沒有再次策馬,而是騎在馬背上,如同石塑一般久久無法動彈。主公的身體,一天天好轉了起來??粗腔謴土搜拿婵?,和愈發挺拔的身姿,奕延心中是矛盾的。既希望那人能恢復康健,不再受病痛折磨。又擔憂身體康復之后,他會像其他人一樣,續弦納妾,過上和其他高門相似的生活。如果主公娶了妻,如果有人能夠用手,用唇,用身體碰觸那人。他能忍受嗎?坐下馬兒輕踏馬蹄,發出了一聲不安的嘶鳴。奕延回過神來,放松了勒緊的韁繩。這不是他能置喙的,也不是他應該有的想法。只是心底深處,總有一些東西,讓他寢食難安,脊背生寒。一個新婦?用力壓下那些不能見天日的東西,奕延一抖韁繩,向著營寨馳去。作者有話要說: 曹cao是因為父親曹嵩當了大宦官曹騰的養子,方才姓曹的。鐵桿閹黨(喂至于本姓,說是姓夏侯,如果這樣的話,他跟夏侯家那群其實也是表兄弟。兩家同為沛國譙縣(安徽省亳州市)大族,互有姻親,關系極為密切。曹老板是個耿直的顏控,娶老婆納妾從不看身份,只看臉。梁少默默點了個贊。第169章日頭剛剛升起,太守府外便傳來了人聲。有人乘車,有人馳馬,亦有人徒步而行,漸漸在府邸之外圍聚了起來。不過他們環繞的并不是太守府的正門,而是位于太守府西臨的一座嶄新建筑。自去歲庠序重開之后,前來上黨進學的學子就多了起來。原本太守府后院那點地方,也越來越不敷用。最后梁峰決定重新修建一座郡學,供學子們就讀。對于財政和人力都十分緊張的上黨而言,建校也不是那么輕松的,花了一冬時間,這座毗鄰太守府的學館才算落成。如今開館,自然引得無數人前來拜禮。這可是郡內的文教盛事,梁峰怎會怠慢?并未擺出太守派頭,梁峰如同其他謙恭學子一般,早早就來到了郡學門前。當看到那個耄耋老者緩緩步下了牛車,他快步上前,親手扶住了對方:“崔公當心足下。有崔公親臨,今日開館方稱得上圓滿?!?/br>來者,正是崔游。似乎因出行耗盡了氣力,老者淡淡道:“府君過謙,上黨興學,才是老朽所愿?!?/br>因為有姜達的貼心照顧,崔游之前的病癥也漸漸好轉。雖然九十高齡,但是神思依舊清明,梁峰也時不時前往崔府,聽一聽老人的教誨。如今郡學落成,自然要請出這位大儒,來為學館坐鎮。對于這個請求,崔游并未推拒。于是在堅辭了劉淵給出的三公之位后,這位老人成為了上黨的新任郡學博士。兩個身份天差地別,甚至還不如早年晉武帝的征辟,然而他畢竟是應下了。只是這一條,就為郡學增添了無數榮光。被梁峰小心攙扶著,崔游顫顫巍巍走到了郡學大門前,幾位學院講師也齊齊迎了出來。為首一個面容清瞿,風姿卓然的中年人,正是文學祭酒范隆。他俯身一揖:“見過梁太守。崔博士,還請里面上座?!?/br>身為并州雁門人,范隆自幼好學修謹,博通經籍,無所不覽,更有,等著作。不過天下亂了十數年,他一直隱居在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