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3
他這個太子就像是一只落水狗,即便是在難得的家宴上也要受皇上的訓斥,他不免心中郁郁難平就多飲了幾杯酒,迷迷糊糊中,有人端了杯茶給他,然后提醒他太后娘娘這些日子心里不舒坦,因為西夏那邊傳來東平長公主的消息,長公主身下的兩個孩子得了瘟疫先后去了。 在先皇大行的時候,太后還怨懟先皇,做的最錯的一件事,就是仿照前朝與突厥、回鶻結親求和,將東平長公主嫁去了西夏。 每個子女都是母親的心頭rou,太后一只記掛著那個流落在外的女兒,想要將她接回大齊,特別是平安長公主薨了之后,太后對東平長公主的思念愈加強烈。 人老了就是如此,特別是女人,這也正是太后的弱點。 酒醒了之后,太子立即明白,宮中有人故意在向他傳遞一個消息,于是他馬上召集東宮的幕僚商議了一條對策。 要為東平長公主鋪上一條歸齊的路,這樣一來他也可以從與西夏密謀這件事上脫身。 這是一條多好的計謀。 太后不會拒絕,父皇也不會拒絕。 可是太子更想知曉,那日給他送消息的人到底是誰?模模糊糊中,他仿佛記得是一個嬤嬤,宮中的嬤嬤太多,他一時之間沒有了頭緒。 “太子爺……” 太子正思量間,內侍進來稟告,“宮中傳來消息,太后娘娘連夜去了長樂殿,要在那邊歇下?!?/br> “長樂殿從前是東平長公主的住所,雖然每日有宮人打掃,但是殿中的用具早就已經不齊全,太后娘娘移駕至此,宮中上下都亂作一團,此時連皇上都被驚動了?!?/br> 太子的眼睛頓時亮起來。 這是一個訊號,太后娘娘在促成東平歸齊之事,這樣一來大齊和西夏就不能鬧僵,一旦兩國和談,誰還會整日將通敵賣國之事掛在嘴邊。 太后這樣做,寧王也不敢不從,韓璋、閔懷等人也就要屈從了。 …… 皇帝走進長樂殿,太后娘娘躺在東平長公主出嫁前的閨床上,這幾年,太后頭上長了許多白發,整個人顯得蒼老了許多。 “皇帝來了?” 不等皇帝說話,太后便看了過來。 皇帝已經好久沒有在太后眼睛中看到這種慈祥的神情。 皇帝立即道:“母后,您要好好保重身子?!?/br> 太后搖了搖頭,“人年紀大了早晚都要走上那條路,也沒什么大不了的,”說著頓了頓,臉上浮起一絲笑容,“我聽說,西夏那邊吐了口,要用那個樞銘換東平是真的嗎?” 皇帝點了點頭。 太后臉上露出欣喜的表情,“太好了,我的東平要回來了?!?/br> “皇上,”內侍忽然喊了一聲,“皇城司的呂遇從西夏回來了……” 太后的眼睛立即亮起來,“是不是帶回了東平的消息?” 呂遇第一次被傳進了長樂宮,他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東平長公主曾經的寢殿,太后和皇上都端坐在哪里。 呂遇吞咽了一口上前行了禮,穩住了心神將后面的話說出來,“稟太后、皇上,微臣在西夏邊境收到一個消息?!?/br> “用的是先帝時編撰的注1,為對應音調,以明礬水寫就的密件?!?/br> 皇帝聽得這話不禁動容,這是皇城司培養的察子才會用的傳遞軍情的方法。 皇帝道:“上面寫了什么?” 呂遇低下頭,“勿和談,有詐?!?/br> *********************** 這章改了好幾次。因為想要用一個章節說清楚一件事,字數不好控制。 不過還好完工。 注1:解釋一件事。古代已經有密碼本用來加密信件,對照一本書的音調編上號碼,將聲母韻母合成一個字用來傳遞消息,即便落入敵人手里,敵人也不知道寫的是什么。 佩服古人智慧。 ☆、164.第164章 真假 察子的事要問沈昌吉。 只有沈昌吉才能辨別真偽。 想到這里,皇帝不禁皺起眉頭,“沈昌吉怎么走了這么久還沒有回來,朕早就跟他說過,查明江浙的情形立即回京稟告?!?/br> 皇帝的話一下子打破了整個長樂宮母慈子孝的氣氛。 誰都知道浙江發生了什么事,就是因為太后和皇上兩邊明爭暗斗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沈昌吉去浙江就是要查明所有一切,因為皇上既不信太子的話,也不能完全相信韓璋和閔懷的奏折。 這場仗打的亂亂糟糟,雖然看似是個勝仗,卻暴露出整個大齊內政的混亂。 皇帝必須要弄清楚,到底是誰在他面前?;?。 北方有金國,西北有大夏,南方還有安南。 皇帝不明白,怎么大齊到了他手上,就處處起戰端,就沒有一天讓他安生的時候,他更想安安靜靜地在書房里看看書,召幾個中書省大臣來寫一份字帖。 國事煩心時,他真想將這個位子扔給太后,讓太后嘗嘗為國cao勞的滋味兒。但是可惜這世間只能有一個真龍天子,太后越是指手畫腳,他就越是想要一爭長短。 皇帝沒心情聽察子的事,那時皇城司該cao心的,他只想知道結果,“這密件可不可信?” 太后也緊緊地盯著呂遇。 呂遇頓時汗濕了衣襟,他已經知道送信回來必然會面臨這樣的情形,但是他卻鬼使神差地拿了回來,不光因為這密信是被一個不起眼的人用油布裹住,縫在肚皮里帶出來的,而且西夏因為發現了察子的行蹤,到處抓人,只要稍有異樣的人都會被砍下人頭懸掛在城頭,最重要的是,那人蒙著臉將密信交給他就要走,他上前阻攔想要抓掉那人臉上的布巾,結果碰到了那人的耳朵,就徑直將那人的耳朵拽了下來。 那人的耳朵顯然是凍壞了,才能被輕而易舉地扯掉。為了送這封密信,那人肯定吃了許多的苦。 呂遇心中有些愧疚,他不該那么魯莽,他也知道凡是秘密藏在邊境的察子,都不會露面給任何人看,他打破了規矩,受傷的卻是別人,一個察子少了耳朵,就等于多了讓人鑒別身份的特點,也就不能再完成探聽的任務。 這是一個察子終其一生送來的密信,他怎么也要送進京城。 呂遇想了許久,終究不敢在皇上面前亂說話,只得道:“微臣不知,還需要沈大人鑒別?!?/br> 皇帝皺起眉頭,“那就將沈昌吉叫回來?!?/br> 太后沉下眼睛,“東平長公主已經被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