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6
握在掌心,嘴上仍舊和陸棠春說著話:“原來是小舅舅的親戚,陸公子一表人才,想必小舅媽亦不會遜色。陸公子和樂兒是好友?”陸棠春望向溫樂的眼神有些渴望又有些隱忍,小聲回答說:“在下是將溫公子當做知己相交的。溫大哥初來臨安,不如由我做東,給您擺一桌接風宴?”溫潤問出了大概就對他沒什么興趣了,接風宴當然不可能去,隨便找了個由頭就推掉了。陸棠春悻悻的離開,溫潤盯著他失落的背影看了有那么一會兒,被溫樂給拽了回來。他一低頭,就發現溫樂的臉色前所未有的臭:“你要是想和他吃飯的話趕快追上去好了,我還要去珠寶店,接風宴我是不要去吃的?!?/br>溫潤大笑,抱著他擁了一下,舉起一半來才肯放下。他刮了下溫樂的鼻子,眼睛瞇成了一條縫:“說什么傻話?!?/br>溫樂覺得自己越發討厭討厭起那個自來熟的陸棠春,這人簡直太沒有自知之明了,自己都把態度擺的那么明顯,還偏要上趕著來裝熟人。被他這么一鬧騰,溫樂逛臨安的心思也淡了不少,直接便帶著溫潤去了珠光寶氣。珠光寶氣的掌柜是陸府的人,管賬卻是溫樂的人手在管,每年到季末的時候賬冊會由陸府先給賬房來核對,然后再送到賦春來讓溫樂過目。前段時間年末的分紅剛剛發到手,溫樂手上有了錢,對做生意更加喜歡,遠遠的還沒到店里就在和溫潤自賣自夸。溫潤發現到這條街的人流量相當不少,來往的百姓也大多都是滿身綾羅身價斐然的,很顯然這里是臨安府的高檔消費區,而靠進溫樂所說的那塊地方人流更是密集,在差不多百米之外,他就看到了珠光寶氣的巨大的招牌跨越了兩層樓高高的橫立在哪里。店門口人流攢動,有專門的迎賓隊伍在門口梳理秩序,溫樂拉著溫潤擠進去的時候還被人指桑罵槐了兩句。但店里無疑就比外頭要空曠一些,幾個珠寶柜臺附近的椅子上都坐滿了人,他才看了兩眼,便有人上前來輕聲招呼:“這位客官,您有什么需要嗎?”溫樂搖搖頭,對他講:“陸掌柜可在店里?”小廝愣了一下,似乎認出了他,輕輕點點頭便悄無聲息朝著后院退去,過了沒多久,陸掌柜便親自迎了出來,沒有驚動幾個人將溫樂請到了樓上。“可以考慮開分店了?!睖貥房吹綐窍碌膱鼍?,心情頗為不錯。掌柜忙前忙后的替他泡茶端點心,同時兼顧應對溫潤的旁敲側擊,聽到這話他立馬笑了:“東家和我家主人著實想到了一出,老爺前段時間剛說起過要和您商議開店的事情呢?!?/br>這下想在了一處,二人一拍即合。掌柜當即便去請來了陸長安,中飯都沒有吃,溫樂便和陸長安在那里商量開分店的事情。有錢不賺的是傻子,陸長安局限在臨安這塊地方這么多年,肯定也有想要對外發展的意思。他看中的新店鋪位置在金陵,秦淮河畔金粉薈萃商賈云集,生意未必就比不上臨安這塊寶地。分店的生意自然就不是臨安府這種做法,金陵的店鋪由溫樂提供原料,占七成股,陸家出資、鍛造、治理,手握三成股份,溫樂不虧本。他不缺原料但缺少人手,而陸家人手不少只是沒有好原料,只要提供珠寶而已,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管,就能花三成股來雇傭一家免費勞工。好在陸長安也覺得自己是賺到的,這結果算是雙贏,二人決定日后若是金陵的商鋪反響不錯,就將分店在江南算得上繁華的城市都開辦過去。溫潤聽得稀奇,他對做生意這事情了解的甚少,只是云里霧里的聽著兩人你來我往間決定下了這種頗費心力的買賣。他不知道溫樂那么多的珠寶從哪里來,畢竟他從洋外運回來多少他心中還是有數的,但在陸長安在的時候,溫潤并沒有不識相的拆臺。回去的路上他問起這個,溫樂打了個哈欠壓根兒瞥了他一眼:“你問這個干什么?”溫潤的疑惑就這樣被毫無原因的給鎮壓了。在臨安呆了些天,溫樂自己去辦自己的事兒,溫潤也有熟人需要見面敘舊,等到衣服做出來了以后,兩個人都差不多忙完,恰好一并回賦春。這些天的功夫忍冬也將溫潤帶回來的貨物給清點出來了,珍珠和寶石倒是不少,金沙卻沒有上回多,反倒有一些試著冶煉出的金塊。溫樂并不打算將財寶全部運回賦春,如今洋外的島嶼是他的退路,有一天皇帝記起他來準備清算的時候,他到底還有個可以逃之夭夭的地方。雖然商城里的倉庫也是很安全的,但誰知道會不會有一天這個商城無緣無故就消失了呢?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風險實在太大了,為了活命溫樂平常還是要多合計合計的。除了金礦,附近島嶼還有一個剛剛開采的銀礦,一個看模樣似乎是金礦的礦山。這兩個發現也是一筆大財富。至于寶石,則是溫潤從被遷丁的那些人手上交換來的。溫煉這回被溫潤留在了島上沒有帶回來,據溫潤說是為了在島上盯著一些人,雖然不明白那個榆木腦殼可以干什么事情,但既然決定下次要一起去島上,溫樂也不去深究太多。清點完貨物后他挑選出成色好的珍珠送給韋氏,其他的用得上的便收到庫房里,原料珠寶登記了數量個價值之后直接就運到臨安去了。……吳應材的病實際上對溫樂來說并不難治,升級之后商城賣藥品的店鋪立刻就多了起來,他在論壇上說明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的類型后,很快就有賣家主動聯系了他,同樣的藥劑比從前沒升級時便宜上不少。其他不愿意留下的人溫樂也早早將他們丟到了臨安,留下的那幾戶人家在治好病后大多都變賣了自己帶來的金銀細軟,在城內租上一間小房子,丈夫去船廠做工妻子在織坊補貼這樣過活。溫樂暫時沒有余力去管理他們。溫樂聽八股文頭會痛,考校吳應材功底的差事最后還是溫潤去辦的,溫潤回來之后還是對溫樂的運氣表示了驚嘆的,吳應材某些方面的學識讓他也忍不住感覺到欽佩,于是很快的,賦春的第一所公立書塾便蓋起來了。賦春的人口不夠,那溫樂就盡量讓這些有限的人口都能得到最大的發揮。知識是最大的力量,端看同是種地的農戶,達臘偏偏比達家的其他親戚先出頭就能看出。有學問的人想問題往往更全面也更詳盡,衙門里一個會讀書能寫字的師爺每年的俸祿有五兩銀,人家這還是合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