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
不過萬余字,亦只三萬字有余,怎么會難得倒連都能倒背如流的文學大家呢?”林琳冷冷牽動唇角,側頭避開了砸過來的茶盅。林璐本來也沒有指望一個茶杯就能砸中他,此時此刻,也沒有心情跟他胡鬧算賬,愁眉苦臉地托著下巴只是長長嘆氣:“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壓根不是那塊料?!?/br>“天底下會讀死書的人數不勝數,狀元三年就出現一個,一朝少說也能過半百之數,并不是值得拿出來夸耀的事情?!绷至丈斐鍪指糁路笞∷氖滞?,林璐平日里注重食養,吃得香睡得多,手腕胖嘟嘟軟乎乎的,“你確實不是讀書的材料,你的天賦在另外一個方向?!?/br>林璐愣了一下,沒料到竟然還能從他嘴巴里聽到好話,立刻來了精神,追問道:“什么方向?”“你已經愚蠢到連你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都不知道了?”林琳深深看著他,沉黑如墨的瞳孔中不起絲毫波瀾。媽的,就知道從死和尚嘴里別想聽到真正的好話,林璐硬生生憋紅了臉,考慮到現在不是翻臉的好時候,便作出十分羞澀的模樣:“我這不是不好意思自夸嗎?”林琳面皮有點發綠,雖然變色的范圍十分微小不易覺察,林璐也有報了一箭之仇的成就感,笑嘻嘻道:“我是能干實事的人?!?/br>這次林琳沒有再出聲,“能干實事”算得上是一個極高的評價,不過他也沒有別的想法,林璐配這樣的形容其實不算過贊,雖然此人平時的行事說話都極為不靠譜。街頭地痞一樣的林家大少爺是林琳在這個世界上第一個不能夠完全摸透的人,對方嬉笑怒罵,百無禁忌的言行背后,似乎別有一番洞天。第21章初見劉統勛于雍正二年得中進士,正是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少年得志,春風得意馬蹄疾,如今熬到現在已經年近六十,官職累至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以及軍機大臣,位尊高權勢重,深得帝王寵信。他同林如海是同科,連任數次科舉主考官,門生桃李滿天下,此時臨近年節,投貼拜見之人不計其數。劉統勛收到林璐拜帖的時候,正同自己的得意門生紀昀聊天,此時的紀昀還不是日后聲震朝野的鐵齒銅牙先生紀曉嵐,他于去年恩科時剛剛得中,二甲第四名,如今只在翰林院任庶吉士。紀昀三十一歲金榜題名,在當時雖然算是較為年輕的年紀,也并不顯眼,不過他托了劉統勛的眼緣,兩人平日里往來甚密,私交不錯,并不只是普通門生和座師的關系。劉統勛收了拜帖,看了看署名,見是林如海的兒子送上來的,知道是私事,也沒有避著紀昀,打開來一看,先笑了三聲。“先生?”紀昀見他突然開懷,微微訝然,前傾了身子問道,“不知先生所樂為何?”“前任揚州巡鹽御史林如海是我的至交好友,天資縱橫,昔年高中探花郎,不過雙十?!眲⒔y勛撫摸著自己的三寸山羊胡,把請帖又看了一遍,嘆息道,“如海兄才華橫溢,只可惜林家家丁單薄,幾代單傳,如今如海兄壯年故去,只留一子一女,實在是天妒英才,可惜可惜?!?/br>紀昀不由得多看了他幾眼,從這番話中怎么也沒看出來這有什么好笑的,他又知道劉統勛絕不是幸災樂禍的狹隘逼仄人物,因此只是不說話,等待著下文。果然,劉統勛微微傷神后,繼續道:“他以往回京訴職時我們也是常聚首的,常聽他嘆息家中獨子不知上進,我原還道他是為人謙炳,今日再看,這林家小兒確實并無他當年的半分風姿?!?/br>劉統勛一邊說,一邊把請帖翻過來給紀昀展示了一下上面的字跡:“如海兄那樣一個風雅人物,真是可惜了?!?/br>平心而論,林璐寫的字并不算差,還不到歪歪扭扭蜘蛛爬的地步,不過清雅不足,略欠風骨,自然不能入劉統勛之眼,尤其跟林如海的一比,更是丟了老林家的臉面。紀昀笑言:“先生也說了,林公年過中年方才得此一子,自當嚴格調養,悉心栽培,何至于如此不堪?”他看那字也算不上天怒人怨的地步,劉統勛這是期望值太高,才顯得格外失落,有點受不了這樣的結果。“他這兒子,說來也是奇了,”劉統勛輕輕搖頭,似笑非笑的模樣,“老夫三年前奉旨察勘江南河工,與此子也有一面之緣,看其言談,伶俐聰慧,許多見解另辟蹊徑,別有洞天,十分有趣,無奈偏偏于才學文章上不得其道?!?/br>紀昀度其神色,覺察到劉統勛明貶暗褒,對林璐觀感不差,故意道:“此等蠢物,自然不值得先生浪費時間?”“非也非也,”劉統勛哈哈一笑,把拜帖往八仙桌上一放,“如海兄這個兒子,雖然文章不通,奇門巧物上卻有著十分的才干,如此妙人,不可當面錯過。而且性情溫和,能言善辯,卻也懂得韜光養晦,不至于惹人反感?!?/br>又把眼看向紀昀,語重心長道,“你就是太鋒芒畢露,城墻傲慢,肆意風流,真率性太過了,不然以當年的文章,足以位列三鼎甲之列?!?/br>紀昀點頭應是,眼角有些不以為然,劉統勛盡皆看在眼中,暗暗嘆息一聲,也不再多說,另提了一個話題,笑道:“最近在翰林院怎么樣?”這話說得,老頭就是翰林院管事,誰敢欺負了他的得意門生去?紀昀恭恭敬敬行了一個弟子禮:“弟子外放的公文已經批下了,還要多謝先生從中周旋?!?/br>劉統勛用背部頂著椅子背,闔上眼擺了擺手:“你任編修的時候做出了成績來,誰都虧不了你,這是你自己的功勞,無需往我身上推的?!?/br>話是這么說的,紀昀也不是傻子,就算沒有劉統勛從中周旋,最起碼有這尊大佛罩著,旁人也不敢伸手把他的功勞冒名頂占了去,態度仍然十分恭敬。他此時確實有著文人特有的清高孤傲與曠達狂放,但是對劉統勛的知遇之恩卻懷著十成十的感激,對這位德高望重的恩師也是滿懷欽佩之情。————————————————————————————————————————劉統勛上次見到林璐是三年前,早知道他同林如海相貌極像,此時三年后再見,林璐褪去了嬰兒肥,身形已經長開,又因為林如海已經故去,更添了三分悵然,因此等林璐行完晚輩禮后,便把人虛托而起:“蕭蕭肅肅,爽朗清舉,公瑜大有乃父之風,遙想昔日探花郎跨馬游街,檢點芳叢飲數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