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2
恙啊,上回我們提到的那批貨……” “二爺許久不見,都快忘了哥幾個了吧哈哈哈!” “孔二小姐好長時間不來我大同酒莊了,我們這兒的調酒師傅想您的緊??!” “孔二爺您一定要賞臉來我們嘉隆泰玩玩呀!” 孔二爺一直領頭走著,沒聽有回話也沒什么表示,只知道大背頭仰著,走路姿勢那叫一個龍行虎步,簡直自帶聚光燈,那一身白西裝從里到外的亮起來。她一路受著指引,沒與大部隊那般直直的往前進主會場,而是一個拐彎進了一個小道,隨后上了樓。 黎嘉駿和大嫂自然也是有侍者迎接的,她們出示了請帖后在后頭跟著,竟然一直和孔二小姐一路,待到上樓梯的時候,圍在她身邊那些人有大部分沒資格上去,就在樓梯邊依依不舍的招呼著,活像送別了恩客的那啥,孔二小姐頭也不回的往上走,還有同要上樓的人大概也沒這個臉繼續叨逼叨了,便訕訕的停了下來不再跟隨,結果理直氣壯上樓的就剩下她倆和孔二小姐三人。 聽到身后還有腳步聲跟著,孔二小姐這才紆尊降貴的回頭瞥了一眼,黎嘉駿正低著頭研究請柬上的座次,若有所感抬頭一望,并沒覺得有什么不對,下意識的笑了一下就低頭接著看,就聽到大嫂笑道:“幸會?!?/br> 她這才覺得自己什么反應也沒有似乎不禮貌,連忙抬頭朝著孔二小姐笑道:“哦哦對,幸會幸會,我光顧著研究這個……”她揚了揚請帖,“奇怪,沒見座次,不是看話劇么?!彼@幾年精神娛樂活動極少,也就看過幾次電影,其他看戲看話劇她都沒去過,此時竟然顯得很菜,翻來覆去找座位。 大嫂哭笑不得:“這不是有我嗎?你cao什么心呀?!?/br> 黎嘉駿訕訕的,放下了請柬,抬頭就見孔二小姐已經到了二樓,正斜靠著扶手看她們:“沒見過二位???” 這話聽著輕佻,但她語氣把握得很好,帶著股上位者的悠然,卻讓人覺得就該如此。 黎嘉駿這才正眼看清這位民國大咖,說實話她的裝扮特別像上海流行的“小開”,西裝革履,領帶上還有閃亮的領帶扣,大背頭用凡士林檫得一派光亮,皮鞋亮得能反光,就連西裝袖扣都是鉆石的。她不施粉黛,方臉隆鼻,細眼小嘴,真是典型的孔家人長相。 大概每個與她對話的人都這樣,光聽大名兒心底里已經矮了一層,再看這氣派便更沒話說了,所以她怎么講別人都沒覺得有什么不對,黎嘉駿自覺已經失了社交功能,閉著嘴裝自閉癥,大嫂自動自覺擔負起外交任務:“我們也是第一次見孔二小姐呢,我們是黎家的,辦了個工廠,從關外來,以前一直在上海,我姓吳,她姓黎,行三,我是她大嫂?!?/br> “哦,從關外來?!笨锥朴频狞c了點頭,微微一笑,“能在這兒與你們碰見,可見你們當家的也是好本事?!?/br> 這孔二臉與身材一樣,都不出挑,但這氣場倒真是渾然一體,她自個兒才多大個人啊,夸起“黎當家”來一副馬云的樣子,好像康熙賜匾似的。偏偏大嫂和黎嘉駿都沒覺得哪里不對,大嫂尤其自豪,畢竟現在當家的可是她老公,此時笑得從容自信:“世道艱險,國破家難,總要比旁人多想點,才好過活?!?/br> 孔二聽著,漫不經心的點著頭,手上掏出根煙,低頭一邊點火,一邊作勢讓了讓,含糊道:“你們進去吧,我抽煙?!?/br> 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零星笑意,路過孔二便進房間了。 剛開門,里面便是一片熱鬧,這是劇院的二樓,繞著圍欄有三排座位,沿墻有一桌桌的精致糕點,隔幾步就站一個侍者,端著餐盤候著,隨時給人遞酒遞糕點。 二樓觀眾席人并不多,戲沒開始,大家都站在邊上扎堆低聲聊天,熱鬧的是一樓的觀眾席,下面已經人聲鼎沸,人人都在等待著一出好戲能將他們從短暫的悲慘氛圍中帶出去,即使這出戲的名字叫“放下你的鞭子”。 早在三一年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愛國劇已經開始占據市場,到現在已經逐漸與傳統的戲劇有了分庭抗禮之勢,至少不少戲曲家都卸下了濃妝穿上了布衣開始演起了被迫害的國民,一些高端的劇院除了要有齊全的電影放映設備以外,還必須得有一兩出叫座的愛國抗日劇,否則就不能叫好劇院。 今天這劇就挺有名的,只是她一直從未親眼看過罷了。 很快,報幕的人出來過后,劇就開始了,眾人紛紛隨意落座。 “嫂子,這劇你看過吧,怎么樣?”黎嘉駿趁人聲還沒落下,忍不住問了一句。 大嫂怔愣了一下,有些勉強的笑了笑:“總歸,看了心里堵?!?/br> 話音剛落,哐哐哐,銅鑼聲響起,一個老人帶著個嬌美的小姑娘出來賣藝,等周圍路人紛紛圍上去后,便拿出一把胡琴,他彈,小姑娘唱:“高粱葉子青又青,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先占火藥庫,后占北大營。殺人放火真是兇。殺人放火真是兇,中國的軍隊,有好幾十萬。恭恭敬敬讓出了沈陽城!” 黎嘉駿虎軀一震,臉哐的一疼,萬萬沒想到上來就那么重口味,作為九一八親歷者,雖然不是東北軍,但這歌詞就是在戳脊梁骨啊,大哥看了不知什么滋味,大嫂已經用表情證明她滋味不好了! 明明請帖上寫了演什么戲,大嫂還來,這不是找虐么…… 她偷眼往旁邊瞟了瞟,大嫂嘴角還是保持著微笑,并沒什么痛苦的樣子。 “嫂子,您可真心寬?!彼齻阮^悄悄說了一句。 大嫂笑了笑:“哪能回回看到都揪心呢?” 此時,劇情已經走到了老頭子拿起鞭子要抽小姑娘,圍觀群眾義憤填膺,一個小伙兒沖上前搶下鞭子就要抽回去,頓時把那老頭兒嚇毀了,連連討饒:“這是戲啊,這不是真的!”連那裝樣子要被打的小姑娘也撲上來阻攔:“客官,這只是戲呀,這不是真的!” 憤怒的眾人這時才清醒過來,紛紛道歉。 觀眾席上看過這劇的肯定不少,但是心情卻還是被劇情牽著走,一會兒怒發沖冠,一會兒尷尬哂然,這時都心領神會的笑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圍觀群眾以己度人,紛紛怒斥起日寇的罪行,最終所有人都義憤填膺,舉起拳頭開始喊口號。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趕走東洋鬼子!” “……” 一杯酒突然斜刺里插進來,出現在黎嘉駿的耳邊,她整個人一僵,耳朵邊有種被子彈劃過的感覺,連“嗖”的一聲都能聽到,她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