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6
親哥哥對待。 至于惜春本來那位親哥哥,正沉浸在無限的懊悔循環之中,捶胸頓足的痛恨自己為什么對meimei不夠關心,這要是讓惜春對他的感情跟迎春對寧珊,甚至哪怕對賈璉一樣呢,他豈不是也能一步登天?然而后悔并沒有什么用處,他無限的惆悵也只有盡數化作憤怒傾瀉在史太君的頭上——誰叫她當年抱走了惜春,讓他的兄長之愛無處施展來著? 而被賈珍羨慕著的賈璉也在家里長吁短嘆,盼著大哥趕緊想起他,給他落一個踏實。 大概是感受到了賈璉的急切心情,寧珊猶豫了許久,終于依照入贅的原則,在朝上提出了將賈璉、賈琮都歸于寧氏名下的建議,然而遭到了眾多反對。寧珊奇怪道:“你們反對琮兒也就算了,但璉兒與朕乃是一母同胞,為何仍不同意?”賈璉站在下方,事關自己的名分,等了這么多天本來就已經很不爽了,偏偏還有一群老家伙跟他作對,又急又氣的璉二爺非常想踹禮部尚書幾腳。 這個反對其實很好理解——就是羨慕嫉妒恨。 本來么,一個王爺,壓根兒不值什么,又不是皇上無子,抬舉個弟弟準備繼承王位。人家寧珊的大胖兒子才剛過完百日,健康的什么似的?;实酆突屎笥帜贻p恩愛,目測再生半打一點兒都不費事。在這種大前提下,大家還非要給賈璉添堵,說白了都是出于嫉妒。 畢竟賈璉的水分在那兒擺著呢,完全可以用文不成武不就來形容,就這么讓他當了王爺,也太便宜了。要說賈赦這個太上皇,雖然也是無能紈绔又廢材,但起碼還有個會生兒子的好處,給他們添了一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縱馬定乾坤的開國中興之主,可賈璉有什么優點?會投胎?這只能拉仇恨! 禮部尚書慢吞吞給出一個含含糊糊的解釋,道:“陛下乃是太后在世時便過繼給寧家先祖的,但賈璉璉二爺卻不是,太后生前并無讓其一道傳承寧家之意,故而,璉二爺只能隨太上皇姓?!?/br> 黎小將軍大大咧咧道:“那也姓寧賈氏么?寧賈璉,還挺好聽的?!?/br> 海軍小將云海接口道:“橫豎比只姓賈好聽,說起來這個姓氏也挺憋屈的,再好的名字加個姓也都成假的了?!?/br> 賈璉在后方惡狠狠瞪了他倆各一眼,這兩個小子,仗著曾在大哥麾下任偏將,至今還時不時一口一個“我們將軍”、“我們將軍”的叫著,偏大哥還看重他倆,那姓黎的把他關在大牢里好些天,大哥竟然都沒舍得批評一句,還叫他不許記恨——一種大哥即將,甚至已經被搶走的焦慮讓賈璉出離憤怒。 禮部尚書截斷這種討論,努力拉回正題:“正如兩位小將軍說的,璉二爺最多也只能隨太上皇他老人家,將國姓加在原姓前。故而,璉二爺,以及那位琮三爺,均不能歸于太后娘娘名下,便是脫離賈家,也只能另立一支,卻不能與陛下同宗?!?/br> 賈璉很想跳起來反對,但在朝上,他還沒有這種勇氣,便想著私下里去找大哥抱大腿。然而寧珊沒給他挽回的機會,直接同意了禮部尚書的意見:“行啊,就讓璉兒、琮兒跟著太上皇吧?!币痪湓挾ㄏ铝诵值軅z的新名字——寧賈璉,寧賈琮。 禮部尚書連忙敲磚釘腳補充道:“寧賈氏之主雖貴為太上皇,但其子嗣卻不當入皇家排行?!?/br> 寧珊無奈道:“不入就不入吧,但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朕封兩個親王總不為過吧?!?/br> 戶部尚書點點頭,他跟賈璉關系不錯,而且一心想辭了尚書告老還鄉,便沒必要在這時候給自己找不痛快。但吏部和工部都跟禮部同仇敵愾,都覺得不能讓賈璉太撿便宜。工部左侍郎仗著自己過去跟賈赦有一起淘過廉價古玩的交情,自詡在賈璉面前能充半個長輩,反對道:“自來異性王都是郡王品級,一下子就封為親王未免太過尊貴了?!?/br> 賈璉忍無可忍怒懟道:“好歹也冠了國姓在前,憑什么算異姓王啊?!?/br> 吏部尚書接替禮部尚書解釋道:“本朝國姓是寧,為單姓;太上皇一脈乃是新興盛的寧賈氏,為復姓。這期間差別甚大,懇請陛下三思?!?/br> 工部左侍郎又諫言:“此乃太上皇家事,不妨請他老人家也一同參詳?!边@位沒少聽過賈赦酒后吐槽賈政,就不信他能有那么寬廣的胸懷——接受比他更會投胎撿便宜的。 工部左侍郎料太上皇如神,賈赦一聽說賈璉賈琮可以蹭著寧珊的光兒當親王,果然倍覺抑郁——憑什么兩個臭小子可以撿這么大的便宜?要說原因是他倆會投胎,那必須得感謝他老人家才行。 寧珊哭笑不得,只得退了一步,讓賈璉和賈琮都做郡王,琮兒還小,暫住宮中,待日后成家了再搬出皇城。賈璉就直接在外頭找一個前朝王府,隨意修繕修繕便落地生根。 大臣們見自己的破壞達到了目的,也都滿意的不再反對了。賈璉喜出望外的地方在于這么一來他就可以徹底跟賈家撇清關系了,倒是王熙鳳暗中痛罵了滿朝文武多日,抱怨郡王不如親王高貴,而且賈璉還被弄成了異姓王,那豈不是意味著……他們家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了? 還是平兒聰明,一句話把她那異想天開的陰郁捅破了:“奶奶想的未免太遠,不說別的,你再有想頭,起碼也得先生出個兒子再說,人家皇后娘娘可是已經把大皇子擺在朝前了?!兵P姐兒瞄了一眼正抱著個繡繃子比劃針線的女兒巧姐兒,哀怨的嘆了口氣。 賈赦非鬧騰著要親自給賈璉賈琮選封號,寧珊一時沒想看清楚他老人家滿腦子的陰暗,同意了。結果禮部在接到太上皇選好的封號時小心翼翼拿著去請示寧珊:“陛下,太上皇可是看錯了臣等敬上的折子?” 寧珊隨口說了實話:“他就沒看過你們選的,只說自己已有打算,怎么,有什么問題?” 禮部尚書捧著賈赦那手風雅的簪花小楷,滿臉糾結呈給寧珊:“陛下,這封號……神似臣等為公主殿下草擬的?!?/br> 寧珊接過一看,滿紙上最觸目驚心的四個大字分別是——太平、安樂。 寧珊閉上眼睛,強自忍耐了一下,在內心深處對傻爹和蠢弟的份量進行了長時間的權衡,終于還是對親爹妥協了:“讓太上皇順心吧?!痹缭撓氲降?,被迫兼職了皇太后的小心眼兒絕不肯獨自面對歷史的嘲笑——獨孤皇朝“公主”王爺橫空出世。 第191章 文武之道 寧珊是一個喜歡省事兒的皇帝, 這一點從他為了方便干脆把前朝的所有爵位一擼到底就可以看出來。 四王早在登基之初便成了過眼煙云, 八公自然不能幸免。大觀園里的史太君, 炫耀了幾乎一輩子的唯一榮耀, 超品公爵夫人的誥命就是這么沒的。所以,賈赦才能安安穩穩在寧壽宮里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