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
書迷正在閱讀: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逆襲男神筆記[快穿]、瘋狂纏繞、我可能沒有演技、薔薇、對牛談情番外(H)、妲已、夏碩的秘密回憶錄(H)、大唐第一公主、夜夜夜
在信了!” 陸文華沒應聲,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豆腐放進嘴里,那種酸甜中帶著微麻微辣的口感正是他所熟悉的,那種酸甜有別于他所吃過的任何一種味道,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就連他小時候在外婆家的菜地里吃過的熟透了的番茄也不及這里面的番茄醬酸甜可口。 秦書記看外甥光顧著吃紅燒豆腐,給他夾了一塊素雞,“別光吃豆腐,嘗嘗這素雞。這家的素雞也和紅燒豆腐一樣,只有禮拜六和禮拜天才能吃到最正宗的味道?!?/br> 秦書記提到只有禮拜六和禮拜天這幾個字,讓陸文華不由想到昨天到趙家幫忙的那個女知青。 昨天吃的紅燒豆腐和眼前的這道紅燒豆腐應該都是同一個人燒制的!要不然如何解釋,為什么這兩道菜的口感一模一樣。 陸文華一邊想,一邊吃了一塊素雞。 素雞雖是土豆和豆腐做的,但是口感卻非常接近雞rou的味道,其中還有些味道與昨天的雞塊燉土豆有些相似。這下陸文華更確定了,昨天做菜的女知青和今天在食堂里做菜的師傅肯定是同一個人。 為著解開心中的疑團,陸文華吃完飯以后就去了打飯的窗口,詢問剛才給秦書記做菜的師傅是誰。 正好那個窗口是和米朵相熟的小姑娘小秦,她嘻嘻笑道:“那是我們食堂剛來的一個師傅,雖然來的時間不長,但是廚藝是真的好?!?/br> 陸文華道:“那你可不可以請她出來一下,我有幾個問題要問她?!?/br> 米朵正在后廚切菜,她忙完了自己手頭的事,就開始幫師傅們準備晚飯,還能練習一下刀工。 聽到小秦說有人要找她,米朵還有些詫異,她在縣城又不認識什么人,怎么會有人找她。 她帶著疑問走出了后廚,就看見了站在那里的陸文華。 陸文華站得地方有些偏,半明半暗的光線打在他身上,那側身而立的身影,像極了米朵熟悉的一個人。 米朵的眼睛有些濕,她忙擦去眼角邊的淚水,整理了一下心情,才朝對方走去。 “我就說是你?!标懳娜A看見米朵,心里的疑問終于得到了解答,“看來我沒猜錯?!?/br> 米朵淡淡笑道:“我禮拜六日會來這里幫忙。沒想到還能碰到熟人?!?/br> 陸文華道:“我這次來是專程探望我舅舅的。他經常來你們食堂吃飯,一直向我夸說這里的飯菜做得好?!?/br> 米朵嗯了一聲,看來他說的舅舅應該就是秦書記。 兩人簡單交談了幾句,陸文華就走了。他也沒別的意思,就是想知道自己的猜測對不對。得到意料之中的結果就走了。 ☆、99、女知青 探親假結束以后, 陸文華就回到了部隊,他顧不上整理自己帶來的行李, 先去了趙援朝所在的連部,把張玉芬給兒子準備的一些吃食親自交到了對方手上。 趙援朝把東西收下以后,拉著他不讓他走,一邊給他倒水喝, 一邊旁敲側擊問了他好多問題。即使是陸文華這樣心思并不大細膩的人也覺出不尋常來。實在是趙援朝現在這個樣子,和他母親那天拉著他不讓他走時, 一模一樣。 “你老問我對那個女知青的印象做什么?” 趙援朝笑道:“我還以為你小子會覺察不出來呢!實話跟你說, 我媽想給那個叫許敏的知青找個對象, 我就覺得你挺合適的, 于是就安排你們倆見了一面。我媽來信說,許敏對你印象不錯, 現在就看你的意思了?!?/br> 陸文華前前后后想了一遍事情的經過,尤其是想到張玉芬那過分殷勤的態度, 還有他去趙家送東西,為何那個女知青也在,當時有些疑惑, 現在才明白過來。 “好啊,你這個小子,竟然把我蒙在鼓里!”陸文華伸出手給了趙援朝一拳。 趙援朝沒有避讓,生生受了他這一拳,然后笑道:“我這不是怕你不愿意見嘛!你實話跟我說,到底看沒看上許敏, 我也好給我媽回信?!?/br> 陸文華瞥了他一樣,沒說話。 趙援朝試著問道:“是不是不好意思說?” 陸文華道:“我連人家姑娘長什么樣都沒看清,你要我怎么告訴你到底看沒看上?” 陸文華只大概記得是一個挺娟秀的姑娘,實在是對方做的飯太好吃了,奪去了他全部的注意力。再說他現在還沒有資格分配房子,他不想耽誤人家姑娘,也暫時沒有成家立業的打算,所以戰友的好意他只能心領了。 他拍了拍趙援朝的肩膀,“這次就算了。下次你若是再想告訴我一聲,至少也要提前跟我說一聲?!?/br> 趙援朝有些無語,他摸了摸鼻子,這事好像辦砸了,要怎么跟母親交代呢? 沒辦法,他只好硬著頭皮給母親回了一封信。 張玉芬讀到兒子寄來的信以后,就知道那個來家的小伙子沒看上米朵。 她心里先將對方罵了一頓,虧她特地把米朵叫來做了一頓那么豐盛的飯,對方竟然有眼無珠。然后就是暗暗發愁,該怎么跟米朵說呢! 米朵這時也在看信,信是許敏的家人寄來的,一起寄來的還有幾包點心。 當初知青下鄉的時候,許敏和弟弟許濤都到了年齡。許濤只比許敏小上兩歲,本來許敏以為就算許母偏心兒子,許父應該會站在自己這邊的。畢竟他經常教育許濤,男子漢大丈夫應該吃得了苦受得了罪,這樣將來才能頂天立地。 可是許父卻和許母一樣,不約而同的決定讓許敏下鄉。理由就是許濤年紀要小一些,若是到了鄉下,只怕照顧不了自己。 對于這件事,許敏心里是有怨氣的。她表面雖接受了父母的安排,但是心里卻埋下了一根刺。尤其是到了趙家村,發現和她一起來的知青中,和許濤差不多大的比比皆是。 從那以后,許敏表面看上去和以前并沒有兩樣,每個月還會往家里寫一封平安信,可是私下里她卻對那個家生了隔閡,明白了在父母心里還是弟弟最重要,而她想要過得好,靠父母是沒用的,還得自己謀劃。 所以她當初才會選擇趙援朝,給自己找了個長長久久的靠山。 可能是出于愧疚,許敏的父母逢年過節總會給她寄一些東西,想著補償女兒一些。 除此以外,他們的心思大部分都在許敏的弟弟許濤身上,一心想讓許濤參軍。 可惜許濤吃不得苦,雖然如愿參了軍,但是進部隊不到一個月就病倒了,然后就被遣送了回來。 后來恢復高考以后,他們就盼著許濤考上大學,好改變全家人的命運。 許濤讀書還是可以的,也成功考進了一所師范大學。畢業以后就被分配到了一所中學教數學。 這一教就是幾十年,臨到退休,仍然是一名普通的教師。與父母當初期望的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