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4
廬的孩子,可謂易如反掌。 他最擅長的害人手法,就是激起大眾對他欲加害目標的敵視。這一招,在江南君身上,他用得淋漓盡致,現在對水鈴兒,又打算故技重施。 水鈴兒生性清高,對不少仙人的言談舉止,都曾嗤之以鼻,他一直看在眼里,心想若能激化他與仙族人的矛盾,在通仙大典上,難說就會拒飲通仙湯。 為逼他就范,這次他用的是連環計。 先,水鈴兒與江南子墨那堅不可摧的兄弟情義,可作為計策的開端。八仙鎮上貼一張極具侮辱性的江南通緝令,就足以打擊他真正成仙的決心。 水鈴兒年輕率性,對通緝令的由來,未細加分析,就這樣落入連環計的第一環,輕而易舉地上了鉤。 第二環打擊,就是以曦穆彤作誘餌,再次利用斷簫。 錦書圣著急地向斷簫訴苦,說水鈴兒成仙是大事,曦穆彤身為監護人,卻無法親臨,只怕以那孩子的性子,會在大典上鬧出事端。若是斷簫能代監護人授湯,則既可保水鈴兒平安,又能為曦穆彤分憂。 只要是幫曦穆彤,斷簫連死都無懼,更別說授湯這種舉手之勞的小事,于是欣然答應。 而第三環,便是錦書圣收買了一個掌門,由他見機行事,在掌門坐席里起議論,并煽動其他人參與。那些不堪入耳的閑言碎語,應正好讓走出隊列的水鈴兒聽見。 以水鈴兒今時之修為,以及體內隱藏的,神的潛質,他斷無被通仙湯毒死的道理。錦書圣指望不了毒藥,便安排下這三項打擊,無論哪一項,都足以摧毀他的心智,逼他主動放棄通仙。若他從此只能做個凡人,那么無論功夫多高,也與仙之位無緣。 連環計三環相連,環環都殺傷力巨大,水鈴兒做夢也料不到,自踏進八仙鎮的那一刻起,他的一舉一動,就沒能逃出他那位錦叔叔的監控。 無論是他擠進人群,撕碎江南通緝令,還是在鶴云來二樓,望見斷簫背影時,表現出的nongnong恨意,錦書圣都已用他的法力,窺探得一清二楚。 連續受這些刺激,水鈴兒壓抑在心的仇恨遲早爆,到時他還能服貼地把那碗湯喝下去嗎? 一切都無一落空地照計劃進行。等水鈴兒果然激憤地砸碎通仙湯碗,錦書圣認為自己出場的時間到,便從殿柱后閃了出來。 他一走進公眾的視線范圍,就換上那副可憐巴巴的嘴臉,手向前摸索,貌似想尋找斷簫,腳下卻一個趔趄,差點摔倒。 武修緣對兩名弟子打個眼色,他們就連忙趕過去,把他攙到了斷簫身邊。(。) 第四百六十一章 通仙大典之施威 錦書圣使出連環計逼水鈴兒就范,真就引得他怒砸通仙湯,大鬧試仙殿。 等殿內亂成一團糟,他覺得火候已到,自己可以出場了,便走了出去。 等在斷簫身邊,哆哆嗦嗦地站穩了,他挺直背板,恢復威嚴的長輩做派,陰沉著臉道:“水鈴兒,通仙大典設立的目的,是為助凡人弟子在經歷過艱苦卓絕的修仙歷程后,得道成仙。此典禮三年才舉辦一次,一些修仙已滿十年的弟子若是錯過,今生怕就與仙途無緣了。千年來,通仙大典實現了多少人成仙的夢想,又助多少人擺脫了凡人的苦海?你自己不愿成仙,走出去便罷,卻為何要在這神圣不可侵犯的殿堂上,對我仙族人惡語相向,又耽誤其他弟子的飲湯時間?你說的那些不堪入耳的話,我句句聽得真切,你老實交代,是不是江南子墨那個無膽鼠輩,指使你來破壞這盛典,又教唆你用這樣的惡語傷人?今日這些弟子,若因你而錯過成仙機會,你說你該當何罪!” 錦書圣語調平坦,卻措辭嚴厲,字字擲地有聲,明確指責水鈴兒這些放肆的舉動,是受江南子墨唆擺,頓時引來一片贊同聲,放眼看去,不管是掌門還是弟子,大多在點頭稱是,一時間這堂上堂下的幾千號人,貌似除了斷簫,基本都站去了他那一邊。 水鈴兒身處這劍拔弩張的氣氛,又怒火遮心,更難察覺他的真實意圖,咬牙切齒道:“錦叔叔,不對,華留仙,我水鈴兒今日之言行,與任何人無關,請你不要指桑罵槐,污蔑他人!你就當是我放肆,心中憋了許久的話不吐不快!就算我因此要命喪試仙殿,也必須將對道德二字的領悟,告訴天下人。鈴兒無才,但若能點醒部分仙族人,讓他們不再盲目地隨波逐流,那么哪怕拋去這條命,也覺得值!” “你……”錦書圣作勢攔不住他,氣得抖。 水鈴兒繼續道:“各位叔伯,現在正逢亂世,六界歸齊后戰爭一觸即。神族剛剛復興,新神王朝根基尚不穩固,所以仙族,尚可算作是六界里,最強大的一族。你們不未雨綢繆,抓緊時間組織各門派御敵,以保衛南海的云霄大門,卻日日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誓將真正有志于捍衛天下和平的俠義之士,斬盡殺絕,你們知道這樣做的后果嗎?” 錦書圣忍無可忍地怒吼:“你給我住口!簡直就是一派胡言!你小小年紀,從六歲蹦到十六歲,中間十年彈指而過,連一個字都沒留下,又有什么資格,來與我仙族這樣多德高望重的前輩,談德論道?正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深刻,包羅萬有,你自來到世間,根本就沒幾年做人的經驗,上哪里去領悟天與地形成的自然法則,以及人與天地間那種種微妙的聯系?既然無知,又怎敢妄論我天下大道?在座的這些位掌門,哪一個不是已得道成仙幾百年的高人,卻個個都被你說得一無是處,過往對仙族,乃至對蒼生創下的功績也被你抹殺,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第四六十二章 通仙大典之坦言 錦書圣在試仙殿上露臉后,直接走到水鈴兒面前,駁斥他那番激昂陳詞,駁斥的理由,就是他年紀太輕,沒有資格在這樣的場合談德論道。 這位伯父,容貌忽然變得如此古怪,水鈴兒更看他不慣,冷笑道:“華留仙,你說得一點不錯。三年前,鈴兒為讓彌留之際的師傅,看到我長大后的模樣,自愿舍棄了十年陽壽。人的生長,本該遵循自然法則,若按你們那固守成規的思想,我這生長根本就不可能實現??晌易龅搅?,這說明什么?說明道的法則,面對真誠的情感,是可以被突破的!通過這幾年在江湖中的行走,我已結交仁人義士無數,其中不乏仙族之外的他族人士。他們背景不同,身份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先具備徳,再修習道,道德兼具,就是他們甘愿為拯救蒼生而斷頭顱、灑熱血的原因。試問在座這么多位仙,有幾人可與他們一樣?“ 斷簫見他如江海之水,滔滔不絕,又要上前阻攔,卻被錦書圣大聲喝止:“你讓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