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26
的官倉糧食并不多,只不過是常規儲備著以防饑荒而已。真正的軍倉,建在離洛陽城幾十里之外的洛水岸邊。 選擇那里做軍倉,是為了交通便利,能快速調動糧草物資。誰能想到,原本忠于慶隆帝的京畿大營,竟然敢私自造反,用的還是這樣一個值得深思的理由? 當年之事,經歷過的人要么永遠的閉上了嘴,如童華池。要么永遠不會透露出半分,如吳光啟。 但其實眾人的心中,不是沒有計較的。 當初先帝寵信汝陽王,還是太子的慶隆帝一直不得先帝喜愛,幾次都險遭廢棄。但后來汝陽王做下一件大逆不道之事,才惱了先帝就此失寵。 但那件事,汝陽王一直拒不承認,口稱是慶隆帝陷害于他。但相比起鐵證如山來說,他的辯駁格外蒼白無力。 后來先帝駕崩,慶隆帝繼承了大統,隨即就將汝陽王圈禁在太陵。當年的事,便成了宮中禁忌,無人敢提。 京畿大營翻出了這件陳年往事,又手持先帝遺旨,不得不說有一定的震懾力。至少從名分大義上,完全站得住腳。 朝廷目前稱魏明為叛將反賊,旗下將士為亂軍。但若魏明當真成功攻下京城,擁立了汝陽王之子為帝,天下的反應還真不好說。 殿中大臣不比尋常百姓,他們想的要更多一些,家族利益、從龍之功等等。這其中,自然不乏一些墻頭草,在心中開始做兩手準備的人。 不過,幸好慶隆帝清洗了一次朝堂。在場中人,大多數都是忠于他或太子的,有異心的只占少數。 眾人聽到糧食只夠半個月,只覺心頭壓著的那塊大石頭,加倍往下墜了下去。 朱自厚上前,顫顫巍巍道:“殿下,如此形勢,還望皇上能登高一呼,穩定人心?!?/br> 以慶隆帝擁有的民心聲望,可保京城不亂,再議下一步對策。 太子神色肅然,心頭卻是苦笑。父皇已駕崩兩日,讓他上哪里去給眾人變一個慶隆帝出來? 想到這里,他心頭更是大恨。父皇對武正翔面授機宜,卻對自己緘口不言。他們究竟在謀劃些什么?這種被蒙蔽在外的感覺,真不好受。 己方的謀劃未見其功,敵人卻兵臨城下。父皇啊父皇,這就是你的布局嗎?你將這樣大的難題拋給我,也不擔心我能否應付? 若果真應付不來,這江山恐怕當真要換一個人來坐了。 太子長長地在心頭嘆了一口氣,心頭壓抑又無奈。但無論他再如何難受,這道難題依然擺在他面前,他還要繼續面對。 “不可?!碧臃穸酥熳院竦奶嶙h,道:“父皇病重體弱,這個時候讓他得知魏明叛亂,只會雪上加霜。作為兒子,豈能如此不孝,令父皇勞心?!?/br> 慶隆帝出面的好處多多,但太子用孝道壓下來,無人再敢置喙。 接下來,將京中的防守兵力重新分布,將五城兵馬司的將領和京中各衙官吏進行互換,以防敵軍提前收買將領之計。 將定國公任命為守城大將軍,總管所有防務。在關鍵時刻,太子還是信任自己母族。 另外,突圍求援,傳訊給各地府兵前來勤王、安撫民眾、清點軍械糧草等等事宜,均刻不容緩。 慢慢的,殿中的人越來越少,各人都接到了任務,陸續離開。 “殿下,太后娘娘有請?!毙∪虞p手輕腳的步入殿中,恭聲道。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秘密 整整一日都在商議對策,大臣們在同一件事上又執不同的態度,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而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太子來決策。 比如,針對京中糧食一事,眾臣就展開了激烈的爭吵。 一方說,除了已被購入私宅的糧食不動之外,將京中所有的糧食都控制起來,由戶部進行重新分配。大到糧商,小到經營米面的店鋪。盡可能使得京城能多撐幾日; 另一方說,這樣的強硬手段,定然會激起民變。外有大軍壓城的壓力,內有糧食被官府奪走的緊張,恐怕京城還沒有被攻破,就引發了全城暴亂。 前面說了,京中加上守衛皇宮的兵力才一萬三千人。這百萬民眾暴動起來,如何彈壓的??? 兩幫人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得面紅耳赤唾沫橫飛。 最后,還是在太子的主持大局下,拿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案。 由戶部出面,去找大糧商繼續協商,盡可能多的購入他們手中囤積的糧食。至于小商戶小店家,則不欲驚動。 這一切,和他在北地帶兵時有相同,也有不同。 他帶兵討伐巴坤林時,占著朝廷大義的名分,背靠洛陽城。一路上都有府兵加入,更不用說糧草保障充足。 需要考慮的,只是怎樣取勝,怎樣以最少的傷亡打一個漂亮的勝仗。 到后來,他做了一個口袋給巴坤林鉆,空城計使得極其漂亮。這其中的過程,他雖不敢說有十成把握,但六七成是有的。 隨著計劃的順利實施,晉陽成為空城之后,他對勝利的把握足足上升到了九成。 果然,最后贏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捷,還為他自己贏得了軍心。 而此時的情況,除了同是重任在身,情況卻完全不同。 首先,他沒有了退路,也沒有糧草后援。京城被圍困,政令不達軍令不通,就等于一個人的腦子突然轉不動了,就算四肢健全沒了頭腦指揮也是無用。 軍中將領,無論遠近,只能憑兵符調遣。京畿大營要出兵,也必須見到皇帝手里握著的兵符,才能調兵遣將。 而如今,如今拱衛京師最大的一支兵力竟然反了!京畿地區再無重兵,最近的軍隊也在函谷關。 也就是說,要在京城糧食耗盡之前解圍,可走的路并不多。 調集軍隊勤王、游說魏明投誠、打退叛軍,無非就這三條路。這可三條路,哪一條都不容易。 在北地時,爭的是一城一池的勝負。哪怕晉陽之役大敗也不會到了絕境。有整個高芒可供挪騰,再次聚集兵力調整戰略,仍可取勝。 但眼下,卻是只許勝不許敗的背水一戰。 若真敗了,新朝建立仍需要殿內大臣效力。但皇室則絕無生路。 再加上,在太子心頭還藏了一個慶隆帝已經駕崩的秘密。這一切,都令他有喘不過氣的感覺。 或許有人會問,何不執行效仿在晉陽城中所為,執行斬首戰術? 此一時,彼一時也。 晉陽城中,汪樂裕能輕輕松松的取得巴坤林首級,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但是,別忘了,晉陽城本就是提前布好的一個陷阱。 而此時,魏明在城下守備森嚴的營盤之中,身邊有層層精兵護衛。這樣的軍營,莫說混入幾個大活人,就連只蒼蠅也飛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