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4
個半飽,不至于在飯點時吃太多?!?/br> 采絲聽得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徐婉真卻是心下明了。 鄭嬤嬤這個法子,倒跟現代時有一種流行的“少吃多餐減肥”方法有些類似。 只是這古時候的女人活得可真夠累的,自己還未滿十四歲呢,這么早從頭到腳、從里到外的開始保養了。還得注意形體婀娜,不能有任何肥胖的跡象。 略略會想了一下,自打來到這高芒王朝起,自己見過的這些大家小姐,就沒有一個胖子。哪怕是相貌平凡一些,那體態都各有千秋。 想來這些家里,各有各的法子,來讓閨中女兒保持良好的體型。 喝完粥,采絲服侍她漱了口,青蘿笑吟吟的來稟道:“小姐,如露從恭安坊那邊來了,要求見小姐呢?!?/br> 徐婉真點點頭,一定是為昨天送去的那花蕊結晶,特意道謝來了。 如露進了門,先是規規矩矩的施了禮,接著雙手呈上一個海棠描紅漆匣子,道:“如露見過大小姐。這個臂釧是小姐在置辦嫁妝時,在‘玲瓏坊’中相中的。便打了一對,想著和大小姐一人一只?!?/br> 采絲接過匣子,打開來呈給徐婉真觀看。在深藍色的絲絨布上,躺著一只流光溢彩的累金嵌紅寶石珊瑚臂釧,工藝完美無瑕,將黃金和寶石、珊瑚鑲嵌在一起,看不出任何的人工痕跡。 不愧是“玲瓏坊”出品,這三樣材質放在一起,只覺珠光寶氣貴氣逼人,竟絲毫沒覺出俗氣來。 徐婉真笑道:“替我謝過你家小姐,我很喜歡?!?/br> 這臂釧雖然貴重,但她們兩姐妹之間,原不用在意這些金錢往來。 如露笑道:“這對臂釧打了已有些時日,正巧今兒才得了。小姐說,這物件雖然貴重,但畢竟是俗物,抵不過昨兒大小姐送來的珍貴。大小姐的情誼,小姐記下了,他日若有機會,定當厚報?!?/br> 徐婉真微微一笑,看來芳顏jiejie確實成長不少,這話說得極有技巧,也沒有將花蕊結晶的奇妙之處透露給身邊丫鬟知道。 她柔聲笑道:“芳顏jiejie言重了。你替我告訴她,讓她安心備嫁,別胡思亂想。我還盼著,她早日生個大胖小子呢?!?/br> 又閑聊了幾句,過問了這些日子里,涂芳顏備嫁的情況,才讓如露退下了。 采絲笑著打趣道:“小姐,眼瞧著涂家表姐就要出嫁了,您倒是一點都不著急呢!” 有武正翔的款款深情,徐婉真心中穩如泰山,自然是不急的。 事情總要一步一步來做,消夏宴就在下個月。一切順利的話,等宴會結束,就能往前推進一大步。 徐婉真挑著眉看了她一眼,道:“我瞧著呀,倒是你比較著急。這春天不是剛過嗎?” ☆、第376章 端午 青蘿笑吟吟的端了茶水進來,聽得徐婉真在打趣采絲,也跟著道:“小姐呀,這春天雖然過了,可春心還在呢?!?/br> 說起自己的婚事,采絲羞得滿面通紅,伸手就去擰青蘿,兩人笑成一團。 等兩人笑鬧完,徐婉真道:“既然說到這里,我也不妨給你們透個明話。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們往后看中了誰,只管告訴我,我替你們做主?!?/br> 這話一說,二人都變得扭扭捏捏起來。 幾名丫鬟當中,采絲的年紀是最大的,眼下有十五歲了,正是大好年華。 在徐婉真的打算里,等她嫁過去忠國公府,就給她配一個管事,讓她作為管事媳婦,還可以繼續在自己身邊當差。只是這要看他自己的意愿和姻緣,要是有那等福氣,能嫁出去做正頭娘子,那是再好不過。 見兩人都不好意思,徐婉真正色道:“婚姻大事,不可輕忽。我這里的丫鬟出嫁時,都會有添妝,保你們熱熱鬧鬧的嫁出去。但有一句話,我要說到前頭?!?/br> 聽她說的正式,兩人忙恭敬聽命。 “我這里的陪嫁丫鬟,絕不是為了以后暖床做通房丫頭的。每一個都不要起那種心思,我自然會好好待你們。若是真有想爬床的,我絕不輕饒?!?/br> 自己和武正翔之間的感情,容不得任何人插足,特別是自己身邊的貼身丫鬟。 在這個時代,男人三妻四妾乃是常事,何況還有長者賜、不能辭的規矩。他的那個嫡母本就恨毒了他,兩人成婚后,誰也不知道她會使出什么樣的手段。 但無論如何,在自己的身邊,絕不允許覬覦武正翔的人出現。 她這番話,就是為身邊的丫鬟立下日后的規矩,和她們的出路。畢竟在眼下,陪嫁丫鬟都是給男主人準備的通房,這是通常的做法。 采絲年紀大了不合適,但諸如青蘿這樣的小丫鬟,長到可以婚配的年紀,未嘗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講丑話說到前面,省得以后主仆反目,徒惹傷心。 徐婉真語氣凜然,采絲、青蘿忙應道:“奴婢知道了,絕不敢起歪心思?!?/br> 她點點頭,道:“采絲,丫鬟之中,你最長也最穩重,這些小丫鬟都收在你手里管著。我的意思,由你負責傳遞,無論是現在的,還是以后進來的,都這個規矩?!?/br> 采絲忙應下了,這是小姐信任她,道:“請小姐放心,奴婢定然會約束好她們?!?/br> 用過午飯,小睡了片刻,徐婉真起身。 她將以往因生病斷掉的功課都撿起來,重新制定了時間表。琴棋書畫、女紅、烹飪,她為出嫁后能做一個合格的主母而努力著。 …… 一晃到了端午那里,洛陽城的上空中飄蕩著雄黃酒、艾草、菖蒲等混合而成的香氣。 在這一天,官員休沐、學堂放假,城里人山人海,近郊的百姓們都涌進來看熱鬧。在穿城而過的洛水河兩岸,人流涌動、熱鬧非凡。大家都在期待著,一年一度的龍舟比賽。 在天津橋頭,好幾支龍舟隊伍在做著準備。 吳光啟代表著慶隆帝,手持拂塵,帶著幾個小太監站在一座華蓋之下。在他旁邊的香案上,供奉著圣旨。等比賽結束后,會由他來宣布哪一支隊伍奪得了慶隆帝的彩頭。 在端午這一天,高芒各地都會舉行龍舟比賽,只是在這里的比賽,規格最高。 不僅僅有皇帝的賞賜作為彩頭,參賽隊伍的身份也是最高的。 一共有四支隊伍參加比賽,太子府一支、齊王府一支、北衙軍一支、京畿大營一支,連國公府都沒份參與。這不僅僅是比賽,還有著暗中的較量。 若是在朝堂之上,再怎么心懷不滿,也要微笑著插刀子。但在這樣的競技中,就可以酣暢淋漓地戰個痛快。 太子府的對手自然是齊王府,兩人之間暗流涌動,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進行著交鋒,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正面對抗的機會。若是能贏,狠狠的在對方的臉面上踩上一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