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5
真穿了一件半舊常服,去給徐老夫人請了安,一起用了早飯。 徐老夫人對鄭嬤嬤囑咐道:“今日真兒第一次見涂家的長輩,嬤嬤你幫著參詳一下衣飾,不可失了禮數?!边€有未說出口的半句話是:“也不可讓人看輕了去”。鄭嬤嬤心領神會。 畢竟有幾十年未曾回過京城了,徐老夫人離家的時候,還是十幾歲的少女,當年涂家人口簡單。而如今兄長也是當祖父的人,膝下嫡嫡庶庶兒女眾多。人一多、是非就多。何況她本是出嫁女,眼下回娘家求助。 對徐家眾人的到來,涂家上上下下那么多人,總會侵犯到某些人的利益。真心歡迎徐老夫人回家的,恐怕除了涂老太爺、涂大老爺、涂大姨奶奶,沒有幾個人。各房都會為自己的利益打算,人心難以猜度。徐老夫人活了大半輩子,再明白不過這個道理。 因此,這首次正式相見就顯得尤為重要。徐婉真的表現,徐老夫人一直看在眼底,叮囑了鄭嬤嬤之后,她并不擔心。將劉mama叫來,徐老夫人親自為徐文宇挑選服飾。 徐家在京中本有產業,在緊鄰南市的“嘉善坊”內,有一座三進的院子,院子雖不大,但住目前徐家主仆二十余人,完全足夠。徐昌宗進京時,拜訪了涂老太爺后,都會在那里落腳。 但徐老夫人不同,一則闊別老父親幾十年,無論如何,都想再盡盡孝。涂老太爺年歲已高,想盡孝也盡不了多少年了。二則涂老太爺不同意,當日在蘇州決定上京時,徐老夫人就去信跟父親商議。涂老太爺回信說“既然回京,就要回家。你年紀再大,那也是我的女兒,沒有去住外面的道理!” 為了涂老太爺,就算涂家上下有什么別的想法,徐老夫人也打算無視。但她擔心自己疼愛的孫輩會受到涂家的刁難輕視,這才慎重其事。 “松溪書院”在京郊以北的邙山腳下,依山而建,前卑后高,層層疊進,錯落有致。書院內遍植松樹,亭閣點綴,山墻起伏。疏朗的山風吹過,松濤陣陣,讀書聲朗朗。 整座書院,分為內外兩院。 外院是學子們求學之處,占地頗大。有寬敞明亮的學堂、講師學子們用餐的飯堂,白墻黑瓦處是提供給學子們的住宿。書院給講師們提供專屬的小院精舍,配備一名使喚的小廝和粗使婆子,每一位講師都一視同仁。 在書院進門的中軸線處,是一間高大敞亮的講經堂,清水構架,樸實大方。乃是一月一度的聚眾講解經義之處。偶爾會邀請文壇大家、科場前輩來此講經。尤其是高芒王朝公認的文壇柳伯承回到書院之時,便有各路學子聞訊趕來,盛況非常。 而外院占地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一大片黃土夯基,青石鋪就的校場。涂老太爺作為書院的山長,引導著書院教習的方向。他認為,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缺一不可。就算不能精通,也須時時加以練習,不能變成死讀書的窮酸腐儒。這片校場,大可跑馬,小可練拳。每日的晨練,也是“松溪書院”內,不同于其他書院的風景。講師們也會下場,與學子們一起練習。 而內院,則住了涂家的一大家子。 涂老太爺居于正院,在歲寒三友中,他尤為喜愛松樹的高潔不屈,將自己居住的院子題名為“松濤院”,院中自有天地。 寡居的長女涂瓊玉,獨居于“松濤院”左側的“寒梅院”中。自丈夫喪后,又未能留下子嗣,她便回到娘家,深居簡出,將獨女高清揚精心撫育長大。自她出嫁后,涂瓊玉更是閉門不出。 長子涂弘義、與夫人林安蓉居于“長弘院”中,如今的主持中饋的便是涂夫人林氏。他們的嫡長子涂博文一家住在“文翰居”,涂博思一家則在“晴芳閣”里起居。涂弘義還有兩名庶女,乃葉姨娘所出,均已出嫁。 此時,涂老太爺正在偏院中,身著短打布衣,彎腰喂雞。他年歲已高,如今很少管書院的日常事務,都交給書院的平講郎主持。平講郎原是涂老太爺的得意門生,舉人出身,奈何運氣欠佳,仕途失意,便回轉書院教習。被視為下一任山長的人選。 涂老太爺心境淡然,則過起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半隱士生活。偶爾去外院講講經義,指點學子文章。大部分時間則在院子里喂雞養魚、伺弄莊稼,含飴弄孫。 一名女子推開院門,露出一張宜嗔宜喜的臉,見到涂老太爺,道:“老太爺,您的病才剛有起色,又跑來這里?!彼曇籼鹈?,面容姣好,約莫三十余歲,梳著婦人發髻。眉眼彎彎含著笑意,眼角處有些許魚尾紋,臉頰處有一對酒窩,使人望之可親。 涂老太爺抬眼一看,將手中的飼料都撒在地上,引得雞群“咯咯咯”一陣瘋搶。笑道:“鄔娘子,你又來管我?!?/br> 鄔娘子呈上毛巾給他擦手,笑道:“候在碼頭的下人回稟,徐家的船隊已于辰時抵達。我估摸著,午時前后應該能到家啦?!?/br> 涂老太爺聞言一振,道:“好!終于到了?!?/br> 鄔娘子抿嘴一笑,攙著涂老太爺出了這院子,回到“松濤院”內更換衣裳。 ☆、第83章 林氏的不滿 “長弘院”內,林氏正在跟涂弘義絮絮叨叨,“老太爺往日里萬事不管。這下眼看徐家的人快到了,又是讓我收拾院落,又是準備下人??磥碓诶咸珷斝闹?,還是幺女招人疼。我這個天天杵在眼前的,他就沒個好臉色。這徐家有什么好?不過是一破落的商戶?!?/br> 涂弘義并不吭聲,他也到了耳順之年。他自幼起博覽群書,本想著憑借一身本領,一展宏圖。沒料到父親遭貶斥,他也受到連累,不得為官,只好一直在“松溪書院”當講師。本以為一輩子也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慶隆帝登基后,將他重新啟用。但國子監博士又能如何?區區五品小城,在天下掉塊餡餅就會砸到三品大員的京城,真算不得什么。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他娶的這個妻子,乃是京城禮部尚書右丞的庶女。父親被貶斥后,幾個子女的婚事都不順利,他也不例外。 涂老太爺當日為他相看婚事時,本想著找一名教養好的嫡女。但那時涂老太爺剛被貶斥不久,“松溪書院”又尚未設立,哪里能尋到滿意的婚事?后來看這名庶女養在嫡母名下,行事端莊有規矩,模樣不錯,便求娶了來。 未成想,成親以后才發覺,她是個目光短淺的。主持中饋常常錙銖必較,與下人爭利,毫無主母風范,又不識詩書,只略懂得幾個字,能看懂賬冊而已。涂弘義哪里能跟她說到一塊去? 只是林氏畢竟養育了兩名嫡子,又辛苦持家。涂弘義在家事上是個耳根子軟的,左右又出不了什么大事,由著她便是。更多的時候是眼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