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8
了碗就開始分面條,全程低著頭都不太敢看陶澤。 看他那模樣就知道不喜歡跟人家有什么太多牽扯的,老板這么說,真的是徒添尷尬了。 夏珍收回注意力,全放在綠豆粉上,夾了一筷子混著一勺湯一起放入口中,剛吃進去還沒什么感覺。等她嚼兩口咽下去后,喉嚨突然燒起一把火,夏珍吐著舌頭到處找水喝。 老板剛好調好一碗冰鎮甜湯送過來,剛放到桌上,夏珍就喝掉半碗,才堪堪解了那股勁兒。 “我都放了很少的辣子了,小姑娘太不能吃辣了吧?南邊兒來的?” 老板一臉詫異,用手比劃了一下,示意她真的是放的很少很少了。 “我們這里的人要來吃,起碼要放兩大勺呢!我只給你們放了半勺子了,要不要再加點湯?” 夏珍本來以為她算是南方人中能吃辣的了,結果漏算了這兒的真的是辣都。她趕緊叫老板再加點湯,喝了幾口才發現,老板的湯底里就是帶辣的,加進去也沒好多少。 她正要問陶澤還能不能受得住,結果發現他臉色淡然,盤子里的炒粉也已經吃掉了一半。 “你怎么吃的這么快?!”夏珍不可思議地看他,“有這么好吃嗎?” 她現在只覺得嘴里火燒火燎的,什么味道都吃不出來了。 陶澤吃的未免太快了,真是出乎她意料了。 “我這半碗粉也給你了,不要客氣了?!毕恼涮魭税胪胪频教諠擅媲?,“那你這半份粉絲就給我吧,喝甜湯不?花生燉的很爛,仙草和紅豆也不錯,不會特別甜,你應該可以吃的?!?/br> 夏珍知道陶澤不愛吃太甜的,但這份確實甜度更好。特別是那份仙草,與街上用粉末沖出來的不同,它是用仙草熬出來的,口感略有不同。 甜湯的湯是用去了皮的花生仁燉出來的,顏色是濃郁的奶白色,摻了碎冰很是爽口。 見陶澤猶豫,夏珍拿了干凈的湯勺塞到他手里,“你試試吧,太甜就算了?!?/br> 夏珍吃了小半碗面條,才算是適應了這個程度的辣,吃出了本味兒來。 綠豆寬跟普通有嚼勁的粉不同,粉軟軟的糯糯的,洗了湯底的汁,又帶了點淡淡的紅色。 吃辣配冰才爽快,就象是吃著烤串配啤酒。 夏珍又起來點了份甜湯,自己往里頭加料,回來后卻發現桌上剩下來的甜湯竟然一掃而空。 她還有些吃驚,“你不是說不吃甜的嗎?動作夠快啊,一會兒功夫全都吃完了。幸好我又點了份,還夠嗎?不夠我再給你點?!?/br> 陶澤搖頭,剛才夏珍分出來的半碗綠豆寬粉的碗里寬粉基本吃完,只剩下面兒上漂浮著辣椒的油湯還剩著。 陶澤抽了兩張紙,在紅彤彤的嘴上擦了擦說:“我出去透透風?!?/br> 說完推開椅子,就轉身出門。 喝著甜湯的夏珍盯著他的背影看,莫名看出了一股潰逃的狼狽感。 不過她又想,陶澤應該忍了很久了吧,畢竟這老店看起來環境確實是不怎么樣的。能忍到現在,涵養真的是不錯了。 夏珍低頭默默吃著東西,過了一會再抬頭,門外的陶澤竟然不見了。 ☆、129-歧途 第26章 夏珍付了錢從店里走出來, 轉了兩圈才看到了站在便利店門口喝水的陶澤。 他側身站著,看不到夏珍, 但是夏珍能看到他。 陶澤手里抓著的冷藏礦泉水,被他幾口喝掉了半瓶。 然后他目光一轉看到了夏珍,就停下了喝水,蓋上了蓋子。順便將右手遞上來, 是一瓶冰果汁。 夏珍道謝接過,有一點懷疑地問:“一瓶夠喝嗎?要不要再買一瓶?” “剛才有點渴, 現在好多了?!?/br> “那走吧,再逛逛看?!?/br> 因為吃的太飽了,所以接下來兩人又走了會兒,除了夏珍吃了一串冰糖葫蘆就再也沒吃什么。 天色開始黯淡下來, 正是下班的點,路上行人又多, 尾氣又重, 吵吵嚷嚷的。 兩人時不時被路人推擠一下, 沒過多久,就出了一身薄汗。 就在這時, 夏珍的手機響了起來。 陶澤與她同時低頭去看自己的手機,慢了一拍, 陶澤才意識到不是他的手機響了。 “我接個電話,咱們去那邊吧?!?/br> 花圃后面有一塊寬敞些的空地被隔離出來,并沒有多少人,而且也安靜些, 兩人就去了那處坐在花壇邊兒。 來電顯示是個陌生的號,本來夏珍是不打算接直接掛掉的。但來電地址又是在她學校所在地,怕是什么認識的人找她,所以才會接。 但是接了以后更是后悔。 那是校報負責人打來的電話,對方直接報上身份與姓名,叫做張藝聲,是新聞部的部長。 由部長來聯系她,真的是面子十足了,就是不知道他們討論的怎么樣了。 夏珍是中午的時候找的客服,現在也過了四五個小時了,要說結果怎么也要出來了。 在對方問完她是不是夏珍后,夏珍就開始沉默,等著對方的回復。 電話那頭的張藝聲其實很緊張,他站在會議室里,身邊都是部門里的干事,圍著桌子坐了一圈,緊緊地盯著他看。 鄧夏玲就坐在他旁邊,臉色很不好看。 其實中午下課前就被部長叫過來了,整個下午都被關在會議室里,不斷地詢問著她那一日采訪的細節。 像個犯人一樣被人盤問著,不論是誰心情都不會愉快。 更何況,問的人還是部長張藝聲,一直以來很看好她的直系領導。 他們兩人的關系一直很不錯,但今日部長是直接拉下臉來了,語氣半點兒不帶情分的。 更何況,鄧夏玲一點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了設么。她心里懊悔最多的,就是當初在采訪的時候,后半段的狀態極差,以至于許多問題都沒有問出來。 做采訪的怎么能束手束腳?就該大膽的問出來,至于被采訪者會不會回答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張藝聲將之前的細節問了好幾遍,但過了有相當一段時間了,中間又發生了許多事情。特別是鄧夏玲是新聞部副部長,工作繁多,經常在外面跑采訪,細節模糊了很多。 問她三個問題,能回答出一個問題就很好了。 因此這進展很是不樂觀,張藝聲就很愁啊,只好叫了幾個干事一起來開會。 會上大家各種意見,平日里大家關系處的如何,現在就赤果果地攤在臺面上。 鄧夏玲不是個特別會處關系的人,她認為,一個有能力的人完全可以獨自完成許多的事情而不需要依賴他人,因此沒有必要將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人際關系上。 所以,跟一同辦事的人相處之時,就比較隨心而為,有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