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9
,不如搬過去之后再慢慢添置。 對于他們家要搬走這件事,冬嬸一家都表現出了強烈的不舍。畢竟兩家就在隔壁,平時的關系也很親近,常來常往,這么一搬,以后就少了一戶近鄰。不過能搬新家是好事,自然不會有人說什么挽留的話。反正還在一個村子里,只要有心,也不會疏遠到哪里去。 東西歸置好之后,正式搬家的這一天,村里來了不少人,大家一起動手,居然一次性就將所有的東西都搬完了,浩浩蕩蕩的隊伍拉得很長,大家一邊走一邊說閑話,前呼后應,倒也不覺得路遠,很快就走到了。 春來萬物新,這會兒齊家山這邊跟去年相比,又大變樣了。 之前清理的時候,眾人就幫著將圍著這座山的木柵欄給加固了一下,而且也把本來沒有的地方補全了。周敏本來打算以后慢慢建一道圍墻,但邱五爺說他能夠買到香樟樹苗,不如在柵欄后面再種上兩三排樹作為隔離帶更好。 柵欄內則是一片片被平整過的土地,這會兒已經有新鮮的雜草冒出頭,估計等天氣再暖和一些,就都會破土而出了。不過到時候,齊家也會在這里種上作物,不會給雜草生長空間。 再往山上,就是矗立在各處的屋舍了。除了正房之外,還有圍繞著它建造的各種窩棚。往右不遠處是被隔出來的藥園,再過去就是邱五爺的別院。山頂上則是倉庫和周敏的小樓。 鄉親們把各色家具搬進屋之后,還幫忙擺放布置好,省去了許多麻煩。 喬遷之喜本來就要宴客暖灶,正好之前那個煮飯吃飯的大棚還沒拆,清理出來之后,大家一起動手洗菜做飯,十分熱鬧。那邊邱五爺留下看房子的兩人也過來湊了個熱鬧,居然送了一頭黃麂! 這種動物相當稀有,在現代是妥妥的保護動物,即便在這個時代,也很難得,敬獻上去或許還能換到一些賞賜。但這兩人不將之留著送給主人,居然就這么當做禮物送過來了,也可以側面體現出邱家的地位特殊,這種東西應該并不算難得。 雖然rou少,但麂子可是稀有的美味,又給桌上添了一道菜。 等到吃完飯,把客人送走之后,周敏才走到門口處,將蓋在一塊大石頭上的麻布給扯了下來。這石頭是之前蓋房子的時候請石匠順便刻的字,但弄好之后就一直擺在這里,周敏還特意將之遮蓋起來,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雖然已經正式搬過來了,但實際上這里還根本沒有所謂的門,只是在柵欄之間空出了一塊地方出入。 這種情況,自然也就不可能掛什么牌匾。 而且,周敏也是到了這里才發現,其實古人非常低調,通常來說不會在自家大門口掛什么“X府”“X宅”之類的牌匾,這種牌子通常只有朝廷賜字才可以懸掛。就連高順縣城,都沒在城門上也只寫著城門的名字,沒掛“高順縣”的牌子。 而縣城里的店鋪,也并不掛牌匾,只是在門前懸各種幌子。 尋常人家為了與其他人家區分開來,多半都是弄個標志物,比如門口種了一棵什么樹之類的。偶爾有懸掛匾額,也多是家訓警語之類。 所以周敏讓人在這塊石頭上刻的,也不是什么“齊氏莊園”,而是“歸去來兮”四個字。 字是請邱五爺寫的,狂草的字跡莫說萬山村沒幾個人識字,就是有估計也很難認出來。所以說到底,周敏只不過圖自己爽一下。 第48章 春耕 大概是因為日子過得太充實了, 以至于周敏已經很久沒有想起齊老四這個人了。 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 她甚至微微愣了一下。 然后不由自主的站住了腳,聽了一會兒, 才明白原來是齊阿光回來過年,卻沒帶齊老四和趙金翠, 齊老四的三個孩子跑到齊阿光家里去鬧。據說年前就鬧了幾次,不過現在齊阿光要走,就鬧得更大了。 周敏聽見一位婦人道,“說是替齊老四討公道,我看也不關心他死活,只說是要他這一年做工的工錢……大伯公和九叔公做主,齊阿光也不好做得太絕咯, 最后給了幾兩銀子完事?!?/br> “說是放在外頭幫忙看店,誰知道到底怎樣?真是造孽……現在連自家孩子都不管,以后恐怕更沒人問一聲了?!绷硪晃粙D人道,“不過做出那等事情, 也怨不得阿光狠心。只是可憐了我們阿吳?!彼菂羌业南眿D, 說起來是吳氏的堂嫂。 “要說阿吳也是挺可憐的,攤上這么個人,我看那三個孩子也不像是有良心的, 下半輩子不知道怎么過?!庇钟幸粋€年輕媳婦笑道, “你們好歹是娘家,難道就不說句話?” “我們能說什么?”吳家媳婦嘆氣搖頭,“阿吳自己立不起來, 我們娘家人要撐腰也是有心無力。老齊家的孩子不念著她,她卻是舍不得孩子的。怎么說都是那副樣子,看得人生氣!” 一行人嘆惋了一番,也不過是看著別人的熱鬧,然后就各自散了。 周敏一開始覺得這多少跟自己有些關系,但轉念想想,齊老四在的時候,吳氏的日子就很好過么?對她來說,從前現在,不過一個\"忍\"字。至于忍的對象是誰,無關結果。 不過,齊老四教出來的孩子,果然跟他一樣,精明又薄情。今年既然是這個結果,只怕以后齊阿光年年只會給點錢把人打發了。至于齊老四的死活,根本沒有人會在意。 不過,那句話怎么說的來著?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 以齊老四的精明算計,還有他的身家,周敏很懷疑,涉及自家的那一次,絕不是他第一次去算計別人。既然如此,想必最后這個結果,他也應該早有準備。 不過,他是罪有應得,但他的家人雖然很難說有多無辜,但畢竟跟這件事沒什么關系。因為周敏這只蝴蝶的小翅膀一扇,他們的人生就變了個樣子。沖著這一點,如果齊世彬兄妹安分一些,將來有能搭把手的地方,周敏絕不會吝嗇。 周敏一邊轉著這些念頭一邊往前走,冷不防聽見有人叫自己,“敏敏!” 她抬頭一看,見是小鐵匠,便笑道,“五哥,好巧,我這正要去你家呢!” 周敏老早就想重新弄一口大鍋,去年冬天請人干活兒的時候,煮飯的鍋還是從冬嬸家扛過去的,好在冬嬸闔家人也都在那邊吃飯,沒耽擱什么。但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周敏便找小鐵匠重新定做了一口大鐵鍋,還是十八印的。 除此之外,搬新家之后,燒火的爐子周敏不打算像之前那樣用磚頭來砌,所以也必須要再打個爐子。 這兩樣東西都很麻煩,主要是用到的鐵很多,即便是鐵匠家,一時也難湊出來。而且工藝也較普通的東西更加復雜一些。 尤其是那口大鍋,不管什么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