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5
書迷正在閱讀:青梅竹馬是神棍[綜英美]、我們四個人、每次回到山上都會看到徒弟們在搞事、Debug[快穿]、淺水淹死小羽毛、[綜主fate]不氪金你能變強?、我狠起來連自己都怕、論一只蠢萌受如何撲倒竹馬、[綜]劇情扭曲者·前傳、非法精神(H)
到兩人手里,除了讓他們兩個盡快回到京城,更要讓兩人做好心理準備。寧云晉怎么都不相信像文禛那樣的小強會一病不起,再說那人也不像是短命的人,至少上輩子自己死了,他都還獲得好好的。因此他雖然心里也有些擔心,可是卻還沒到失去冷靜的程度。他能淡定,但是有人卻淡定不下來。只見寧云晉的房門被啪地一聲推開,鴻明滿臉急切地捏著手中的信紙,掩上門就問道,“你可知道父皇出事了?”寧云晉揮了揮手上的紙,“剛看完信才知道。太子殿下且寬心,皇上吉人天相,不會有事的!”他這不咸不淡的幾句話鴻明哪里可能接受,“不成,孤不能就在這里等消息,咱們收拾一下,快馬回京!”“太子請冷靜?!笨粗シ酱绲镍櫭?,寧云晉蹙眉道,“如今這信已經是二十天前的消息,還不知道事情有什么變化。先不說咱們到兩廣還一地都沒有察看,若是這樣差事都不辦完就回去,勢必要落人口舌。即使要回去我們也不能這么急急忙忙的,若是露了行蹤,那可是大麻煩?!?/br>“這時候哪還能管那些事!”鴻明不耐煩地道,雖然當初是他說進入廣東了直接從廣州開始查,免得打草驚蛇,但是差事是小事,自己若是回去晚了……見寧云晉還是十分冷靜的樣子,他忍不住問,“清揚你是怎么回事?難不成為了自己的安危就要對父皇的病情不聞不問,就算你出宮前與父皇鬧了什么矛盾,但是他不但是皇上,更是你最親密的人,你這樣冷淡也太讓人寒心了吧???”對他的質問寧云晉十分無語,光急有用嗎?如果不是關心帝位,這家伙也不會這么急切吧!在這沒有火車飛機的年代,又不可能一天就趕到北京,即使兩人現在出發,等到了京里也已經塵埃落定。這時候寧云晉只能將信心建立在自己的重生就算改變了許多事,但是也應該不會縮減文禛的壽命——畢竟兩人雙修了那么久,自己出宮前文禛都已經和青陽子差不多卡在晉升大宗師的關卡了,哪里是那么容易掛掉的???鴻明哪里會知道他的考量,見他還是無動于衷,忍不住跺腳,直接道,“你愛走不走,反正孤馬上要啟程?!闭f著他轉身就準備離開寧云晉的房間。他還沒有踏出門檻,就見葉海滿頭大汗地沖了進來,見到鴻明他怔了一下,匆匆行了個禮,著急地道,“太子殿下,公子不好了,外頭出事了!”相處了這么久的時間鴻明還是知道寧云晉身邊這個長隨是個穩重的,能讓他失色的必定是大事,即使自己也心急如焚,也只好問了一句,“什么事?”“回稟太子,一批亂民聚集在巡撫衙門,要求討個公道?!比~?;卮鸬?。一聽是聚眾的事寧云晉就頭痛,這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大事,他問道,“什么公道,你詳細點說?!?/br>葉海點了點頭,他來之前就已經整理好自己打聽到的消息,因此口齒十分伶俐地道,“聚集在巡撫衙門的亂民都是從雷州府過來的,他們想狀告??悼h知縣。小的問了幾個人,他們說這次收丁銀的時候,有上百人聚眾攔阻妨礙攤丁,更是拒交應該返還給常平倉的糧食,知縣不聽民眾解釋,便讓城守衙役捕人,百姓倉皇逃逸間有數十人傷亡?!?/br>這樣大的數量已經算是惡件了,自己既然在這里如果不管不顧,回到京里肯定會被指責。更讓鴻明頭疼的是,如果他沒記錯,這個知縣好像也算是自己的門人,是給過孝敬的。他問道,“你知道為什么那些人要妨礙攤丁嗎?如果孤沒記錯,交丁銀對他們只有好處而已。常平倉的糧食既然是他們借貸的,有借有還不是天經地義地么?”葉海茫然地搖了搖頭,“這小的就不知道了!他們只說日子過不下去,鬧事也是死,不鬧也是死,還不如跟著搏一搏?!?/br>寧云晉摸了摸下巴,腦海中回憶著關于雷州府的信息。所謂的雷州府就是雷州半島,??悼h就是州府所在地,按理說是不應該為了丁銀鬧出這么大的事。可是提起雷州,寧云晉也不由得想起了那里的氣候。那是個春旱嚴重水利條件極差的地方,而且屬于臺風區,在后世的時候只要多聽新聞總能聽到臺風登陸那里的消息,如果說整個廣東哪里最不適合種植,無疑就是這一地區。他想了想問,“有沒有人提過今年有大臺風毀了良田?”“有有有,公子你真是神了?!比~海連忙點頭,“他們說今年不知道為什么臺風特別多,不少人種的糧食都被毀了,即使補種也來不及,連飯都吃不飽,還要他們再還貸交丁銀,根本拿不出錢來?!?/br>寧云晉一聽就覺得這事背后肯定有貓膩,這兩件事都是他們兩個要管的事,他扭頭望向鴻明,聳肩道,“太子殿下,看來我們要先處理完這件事才能回京了!”鴻明即使滿心不情愿,也只能點頭同意了。第151章攤丁入畝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將人頭稅攤入到田賦中收取,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分攤不均,雖然初衷是讓田產越多的人繳納更多的賦稅,減輕百姓的負擔。但是在分攤的時候,一省之地并不是所有的地都適合種植,這就出現了隱患。以廣東來說,由于這里氣候溫暖、光照豐富,能夠種植兩季稻,可是如果將整個廣東省應該上交的丁銀總量平均分攤到各個州縣,那么土地肥沃的縣市確實可以說是減輕了負擔,而像雷州府這種不適宜種植的地方卻反倒加重了負擔。寧云晉在與文禛討論的時候就注意到避免這一點,免得重蹈覆轍,提議要按照最小單位縣來分攤,這樣雖然增加了戶部的工作量,但是卻最小的避免農民的損失。按理說雷州府這樣的重災區丁銀本來就分配得不多,不應該再會出現這種聚眾鬧事,所以寧云晉懷疑其中必定有貓膩。他們兩人下午便露明身份進入巡撫衙門,并且派人去了解這次的事件。雖然有些人生地不熟,不過兩人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沒花幾天就理清了這次的事情。原來如同寧云晉猜測的那樣這次的事果然有問題,??悼h這樣的重災區分配到的丁銀總額本來就不是很多,平攤下來的數額并不是無法承擔的。但是這么少的銀子過當地官員手的也就少了,雷州府的三個縣居然一致又用其他的明目加了稅銀。一般來說種出來的谷子,農民先是要交稅賦,然后有借貸的要還常平倉借的谷子,如果是租的田還要交租子,最后剩下的才是自己吃的和可以用來換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