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
色的軟嫩面頰:「還真吃準了父皇拿你沒辦法,嗯?」「父皇關心宸兒,宸兒自也是關心父皇的。只有父皇身體健康,大昭才能越來越好?!?/br>他會這么說,除了前世陰影的影響和單純的關心,也是因為方才隱隱摸著的一點頭緒。蕭琰進殿前便曾同宮人問起過愛子的狀況,自也清楚宸兒因孫醫令之舉起了疑心的事。故聽著這番意有所指的關心,帝王當即明白次子必是猜出了些什么,心下了然之外亦不由升起了幾分「不愧為朕之麟兒」的自豪。但顧及到愛兒身子,他幾乎到口的探問還是暫時咽了回去,轉而笑道:「父皇的身體要顧,宸兒的身體也不能輕忽……有什么疑問等會兒再談。先用飯吧?!?/br>「好?!?/br>聽父皇似乎無意隱瞞,蕭宸點頭應過的同時已是雙眼發亮,對晚膳后例行的消食散步幾乎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當然,為健康計,蕭宸期待歸期待,用膳的時候也依舊沒忘記要細嚼慢咽。而這點細節看在蕭琰眼里,只覺得小小年紀就懂得戒驕戒躁的宸兒怎么瞧怎么好,卻是越發堅定了對愛子的信任與期許;而先前對應否讓宸兒參與進某些事情的少許遲疑,亦就此煙消云散。不過以蕭琰的性子,就算已決定讓宸兒知曉一切,也是不會明明白白地直接宣之于口的──因孫元清說過宸兒體內僅余少許殘毒未除,已無需再像以前那樣擔心思慮過甚會損及根本,比起單純將計劃告知對方,自還是讓宸兒自個兒動腦推測一番更能起到培養鍛煉的效果。所以用過晚膳后,父子倆一如既往地在紫宸殿內散步消食時,面對愛兒寫滿了好奇的目光,蕭琰便以一個問句主動打開了話頭:「宸兒想問些什么?」「……父皇打算對高氏一系動手了嗎?」而蕭宸沉吟了小半刻,終究還是決定以最直白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見他一開口便直指核心,蕭琰眸間幾許贊賞之色浮現,卻沒有直接回答愛子的問題,而是又回以了一句反問:「宸兒因何有此推斷?」「因為父皇最近很忙;而孫醫令的表現又有些奇怪?!?/br>蕭宸邊回顧著邊說出了自個兒方才的分析:「孫醫令最近來得太過頻繁,又老是找些奇奇怪怪的理由在紫宸殿里耗著,一待就是好長一段時間……若無父皇授意,宸兒實在找不出他這么做的理由。而目的么,想來是為了做出紫宸殿里有人身子有恙的假象吧?!?/br>「繼續說?!?/br>「雖然孫醫令每次來紫宸殿的理由都是宸兒狀況不好,但宸兒體弱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眼下又非時令之交,突然生出如許變化,自不免讓人多想──像是懷疑紫宸殿里病著的并非宸兒,而是……平日同樣由孫醫令請脈的父皇了?!?/br>說到這里,他微微頓了下,而在瞧見父皇鼓勵的目光后接續著又道:「作戲要作全。若今日父皇龍體真有違和之處,為免朝局生變,自然得將這個消息盡量藏著掖著……同樣住在紫宸殿又體弱多病的宸兒自然就成了最好的借口和幌子。只是父皇和孫醫令的戲是作給人看的,這消息自然不能真藏得密不透風,而得從細節上露出少許蛛絲馬跡才行。那看戲的人自個兒起了疑心、又自個兒得了驗證,自然就不會發現一切其實是父皇刻意安排的誘餌,而會以為是自己明察秋毫,查探出了父皇亟欲掩蓋的真相了?!?/br>「推斷得不錯……但你所言僅僅解釋了孫醫令行為反常的原因,卻沒提到這事兒因何與高氏有關?!?/br>「嗯……」蕭宸先前會認定此事與高氏有關其實更多是出于直覺,故讓父皇這般問起,便不免有了些許停頓和遲疑。可蕭琰卻沒有因此便將答案直接告訴愛子。在他想來,這些事都是宸兒日后要接觸的,就算實際籌謀是另一回事,讓愛子多練練分析判斷的能力也是好的。宸兒想得越深、越多,留下的印象就更深刻,往后遇事的時候也會考慮得更加周全。所以他沒有說出答案、卻也同樣不曾出聲催促。他只是如同先前那般、用溫和而滿載期許的目光耐心地看著身旁陷入苦思的孩童,看著那張小臉之上的表情從困惑、迷惘、思量一直到恍然,最終化作了一個有些興奮也有些得意的笑。「這場戲要起作用,所針對的便必然是有能力看到這場戲、也有能力發現某些蛛絲馬跡的人……高貴妃當初能收買紀醫正,在太醫署想必是有些門路的;至于蛛絲馬跡,想來不外乎藥渣脈案之流。脈案容易藏,藥渣卻很難處理到一點痕跡都不留,所以父皇故意露出的馬腳自然在這點上頭。而高貴妃掌著宮務,想弄到紫宸殿出來的藥渣并不是什么難事?!?/br>只是這番蕭宸自認頗為合理的推論剛說完,便因意識到了其中未能顧及的某個漏洞而神色一僵──迎著父皇依舊在等待他下文的目光,孩童躊躇半晌,終還是有些喪氣地承認道:「宸兒會這么猜只是出于直覺而已,并不能肯定宮里除了高氏一系的人馬之外、是否也有其他夠得上資格看戲的人?!?/br>「那你為何會往高氏身上猜?」「因為大昭的天下要想穩定,收復鎮北軍就是當務之急……而要收復鎮北軍,自然就得先將高氏一系鏟除再說?!?/br>「你想的沒錯?!?/br>對蕭琰來說,以愛子的年歲和閱歷,能從孫元清的反常和自個兒三年前告訴他的高氏之事里推出這些,就算有部份僅僅是出于猜想,也足夠讓人驚艷了。所以面對愛子似有些懊惱的表情,他的回應是一個滿載著贊許的笑容,和愛憐地輕揉了揉孩童腦袋瓜子的大掌。「你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是情報來源有限的緣故……能推算到這個地步就已經相當不錯了。畢竟,掌握充足的情報雖然十分重要,卻不是任何時候都有能力辦到的。若遇上這種狀況,比起徒然等候貽誤時機,憑直覺冒險一搏或許是更好的決定?!?/br>「宸兒明白?!?/br>他點了點頭,「所以父皇真打算對高氏動手了?」「不錯?!?/br>蕭琰淡聲應道。凝視著愛子的目光溫和依然,心思卻已因這一問而飄到了此番計劃的來由上頭。第七章一切還得由三年前他同愛子的那一席談話說起。三年前,蕭琰一時為愛子在政治方面的靈性所打動,忍不住將皇嗣案的真相和自個兒之所以容忍高氏繼續存在的原因和盤托了出;卻不想宸兒由此而生的一番感慨,竟反倒讓他察覺了自身看似「理智英明」的處事作風之下究竟潛藏著多么大的隱患。意識到自個兒的作法有所不妥,蕭琰最直覺的反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