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的時間。薛衍索性向周圍眾將士介紹道:“……這是牛rou串,這是骨rou相連,這是奧爾良烤翅,這是熱狗腸,這是墨魚丸,這是地瓜片……那些都是現成的調味料,孜然,番茄醬,辣椒粉……救命之恩無以為報,要不我請你們吃燒烤吧?”作者有話要說:懶八之前有查過資料,順便也問過農村的親戚,現在村里種糧種菜都是在種子店買的種子,自家的蔬菜糧食不是不能留種,而是留種后種出來的效果不好。換句話說,他們在種子站購買的農作物種子都是雜交作物,是F1型種子,自家種植的玉米,播種的時候稱之為“F1”代種子,秋季成熟后的玉米籽粒經過一個世代,變成了“F2”代,如果將“F2”代,也就是用自家收獲的商品玉米種植的話,長出來的玉米不但產量低,而且質量差。所以現在農村不論種什么,都是直接買培育好的種子。至于土豆地瓜根莖脫毒噠問題,感興趣噠小萌物們可以自行百度一下1847年到1851年,愛爾蘭種植的土豆因為晚疫病顆粒無收,導致愛爾蘭餓死幾百萬人噠歷史經過,所以說穿越有風險,開掛需謹慎咩~以及,小薛噠金手指還是有用噠,只是他剛剛穿越,縱然百般掩飾,心里還是習慣用現代人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隨著小薛慢慢熟悉周圍的環境,慢慢成長,慢慢學習,他的金手指外掛也會越來越膩害噠~~~~O(∩_∩)O~☆、有匪君子(修文)第三章薛衍滿心打算著借用吃貨的力量拖延時間,奈何最終還是沒能順利的躲過眾將士們的盤問。相比大家圍在一塊兒樂樂呵呵吃燒烤,看來他們還是比較在意自己的身世來歷。薛衍心下有點兒遺憾,不過還是很理解他們的謹慎。這里畢竟是幽州大營,天下重鎮,對于來往人士盤詰的清楚點兒,還是沒有錯的。不過事實上,這些將士們的心里也沒有薛衍想的這么高大上。在基本上確定了薛衍不是jian細(奇裝異服,年歲太小,且言談之間對于世事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大家之所以還會盤根問底,純粹是好奇心在作祟——誰讓薛衍從穿著打扮到衣食住行都這么與眾不同呢?并沒有意識到自己被人當猴子給圍觀了的薛衍生怕言語間露出什么端倪,只能用穿越者萬金油般的人設介紹自己——姓薛名衍,父母雙亡,從小被師傅養大,師傅姓王名落,號隱公。雖是中原人,然性喜周游天下,這么多年一直帶著他輾轉于海外藩國,異鄉風情倒是見識了不少。直到近一二年間,師傅有感于自己大限已到,遂帶著薛衍回歸中原,想要落葉歸根。只可惜師徒兩人剛剛行至幽州附近,師傅便因年邁而壽終正寢,他按照師傅的遺愿將師傅的骨灰遍灑山川河流。然后帶著食物干糧準備下山,沒想到一時失足落水。說話間也順便從眾將士們的口中了解到他穿越的地方國號為褚,迄今為止建國十年,開國皇帝年號顯德,并不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任何一段歷史中。當今圣人于去歲六月發動宣武門事變,八月登基,今年改年號永安……薛衍坐在臥榻上靜靜聽著許攸的介紹,只覺得這一段歷史充滿了即視感。正暗自沉吟的薛衍并沒有注意到,他在自報姓名來歷的時候,眾將士相互對視,眸光閃爍,面露狐疑的一幕。如果不是覺得裝失憶這種梗太狗血而且后患無窮,薛衍并不想編出這么一個漏洞百出的故事來??墒遣灰灾苡魏M夥獓?,久不在中原為借口,薛衍又無法解釋自己為何奇裝異服,帶著那許多眾人見都未曾見過的東西,甚至連今夕何年,國號為何,何人執政都不知道,更沒有時下褚人賴以立足的手實公驗可查。許攸看著薛衍面色沉吟,默然不語,好似十分震驚為難的模樣,心下了然,沉吟半刻善解人意地開口笑道:“你方才落水,身上的衣服都濕透了,我等怕你受寒,給你換了里衣。又吩咐過來的婦人按照你的身量準備了一套衣裳,雖不是簇新的,卻也干凈整潔。你且去換過便是?!?/br>絕口不提眾人將他錯認為小娘的囧事。薛衍聞言,含笑道謝。接過許攸遞過來的粗布麻衣,開始換裝。青色短褐材質粗糙,上衣左衿兒壓著右衿兒,在右肋處穿結,這是崇尚禮儀教化的華夏人習慣的右衽穿法。倘若是在不通教化的突厥蠻夷處,則是“披發左衽”。還好薛衍穿越之前在劇組擔任道具師,這種細節還是知道的。許攸蔣悍等人早在薛衍換衣之時起身出去,遠離營帳之后,蔣悍迫不及待的開口說道:“書生,你聽見了嗎,他說他叫薛衍?!?/br>許攸也若有所思的接口說道:“怪不得我第一眼瞧著他面善,他這眉眼長相,倘若再過個二十來年,蓄發留須之后,可不就跟衛國公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你說我當時怎么沒記起來。而且看他形容年歲,也與十年前上元節上,衛國公府被人拐走的大郎君十分相當?!?/br>方才同蔣悍比試的壯碩漢子搖了搖頭,頗不贊同的說道:“可是衛國公家的大郎君失蹤了這么多年,也有不少人謊報冒充。且他方才還說從小長于深山,不知世事,這會兒又說跟師傅周游海外藩國,才入中原,如此語焉不詳,自相矛盾,豈不是前言不搭后語?依某家看來,還是從長計議的好。免得空歡喜一場,不但叫衛國公跟長公主越發失望,只怕我們還要遭了旁人的算計,貽笑大方?!?/br>衛國公薛績,雍州三原人,多年來征戰沙場戰無不克,素有戰神之稱。平陽長公主莊昭,乃太上皇三女,當今圣人嫡親胞妹。麾下更有七萬娘子軍,多年來征戰南北,威震關中。對當今圣人亦有救駕之恩。夫妻兩人不但深受當今器重,而且在軍中威望更高,所以許攸等人并不想草率行事,生怕事情不妥叫人失望,二則也恐言官彈劾他們諂媚獻上,愚弄功勛。因而壯碩漢子的話一出,就有將士出聲附議。不過也有人對壯碩漢子的話并不認同。因而出言辯駁道:“此言差矣。某看那薛衍身量,今年才不過十二三歲,觀其言行舉止,也不像是城府深沉之人。這種年紀的孩子,說話唐突,不通常理之處也是有的,總不能人人都具甘羅之才,比干心竅。再者他落水時的穿戴攜帶之物,總不會騙人。某倒覺得,這孩子的來歷興許有些古怪之處,可應該同jian細無關。如若不然,言行舉止應該滴水不漏才是,又豈會讓我等輕易就瞧出破綻來?”“……至于他說他父母雙亡……當年他師傅撿到他時,他還是個不記事的孩子。自然他師傅說什么,他就信什么。再者他師傅撿到他的時候,他的父母已然去世??伤麕煾涤衷踔侨耸撬改??也許他師父口中的父母,就是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