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6
直知道他只是在做該做的事,不該輕易為這三言兩語的嘲弄而動搖。但陸瀾所言,比他此生所遭遇的嘲弄都更加刻薄、刻骨。尤其令他痛不欲生的是,他明白陸瀾在說什么。人是不可靠的。人無完人,更無常圣。歸罪于佞臣,只是最輕而易舉的自欺。因為佞臣殺不盡。就算殺了這一個,又如何呢?就好像倒了陸氏立刻會有其他商賈補上那個缺。不過是新的輪回罷了。這些道理,甄賢當然懂。他只是無法像陸瀾這樣把這些話說出來。因為一旦他說出來,就難免要傷到殿下。他更不想在殿下面前繼續這樣的話題。甄賢死死咬住自己的嘴唇,竭力平復吐息,不想被嘉斐看出情緒的起伏。他聽見顧三娘好奇地追問。“大哥原來認識他們?他們到底什么來頭?”陸瀾立刻哂笑。“修文賢弟是曾與我泛舟太湖對飲寒山的好朋友。至于這位‘王爺’的來頭,那可就更大了——”這人偏要擺出一副處處針對靖王殿下的模樣。“陸瀾!”甄賢終于忍無可忍怒喊一聲。在靖王殿下身邊眾人眼中,甄賢一向是個謙和的人,極少高聲與人爭吵,更勿論發怒。從前在草原時甄賢罵巴圖猛克的模樣,衛軍們更沒有見過,充其量也就偶爾見他被王爺惹惱了拌嘴置氣一陣,如今見他竟然和陸瀾發起怒來,都頗為詫異。陸瀾雖是嘲弄甄賢,并不太說起靖王殿下,但凡提及,針對之意之盛,顯然是故意想要甄賢生氣的。衛軍們雖然不爽,卻吃不準王爺的心意,都不敢妄動,便各自按住了腰間佩刀,儼然隨時都能殺上去。如此一來,情勢畢竟有些微妙的一觸即發了。甄賢立刻察覺自己情緒有異。或許是因為牽涉到殿下讓他失了冷靜;或許是因為陸瀾這個人多少曾讓他生出幾分相惜之情,是以而今才格外憤恨;又或許,只是因為被戳中了痛處。但無論如何,他都不該輕易失控。甄賢驟然白了臉,毫無意識地后退一步。只這一步,便被身后那人撐住了。“小賢,沒事?!?/br>嘉斐不動聲色將手抵在他后心扶住他,眼中絲毫不見波瀾,反而愈發笑意深濃。“聽聞陸老板做生意一向講究。我當初在蘇州欠了陸老板一個天大的人情,遲遲沒能還上是我的不是。若是陸老板此刻就要跟我討,我也沒有二話。但我如今這里還有一筆更大的買賣想和陸老板談,如若成了,連著上一回的一并加倍奉還,不知陸老板意下如何?”這一番話說得輕松自在,實在難以捉摸。一時之間,誰也不知靖王殿下這一句“加倍奉還”究竟是什么意思。陸瀾靜了片刻,唇角上揚出一抹頗具挑釁意味的弧線。“能得王爺如此紆尊降貴來和我談買賣,陸某倒是無比期待。怕就怕……陸某想要的,王爺不肯割愛啊?!?/br>他說時竟放肆地把視線往甄賢身上瞟過去。甄賢怔了一瞬,明白過來,頓時只覺得渾身的血都涌到了臉上。這已然是毫不遮掩的羞辱了。打從“重逢”的那一刻起,陸瀾字字句句處心積慮都無外乎是當面譏諷。譏諷無關痛癢,但羞辱則完全不同。且這人所羞辱的不止他甄賢一人,更是靖王殿下。此言一出,嘉斐身邊的一眾衛軍便全黑了臉。尤其玉青又是個不攻心計的暴脾氣,哪里咽的下這種窩囊氣,當即咬牙斥一聲“放肆”,就要撲上去打人了。但嘉斐卻揚手將他截住。他把玉青攔回來,再開口時笑容仍在,眸中光華卻已冷冽。“所謂‘買賣’,自然是用我能出的,換陸老板愿賣的。如若強求,無論哪一方,這買賣都沒得做。陸老板是聰明人,定懂得進退余地,不會一意為難我的?!?/br>陸瀾聞之堪堪盯住嘉斐,良久竟撫掌大笑。“王爺果然是個痛快人。和王爺做買賣想來一定十分有趣?!?/br>他躬身擺出個迎客的姿態,請嘉斐與甄賢上座,又命人布下酒rou水果給眾衛軍。衛軍們并不領他的好,雖然迫于王命入了席,也不肯動面前的酒食。陸瀾也不介意,仍是當年陸大老板的那副架勢,張羅著大家入席。然而,當眾人坐定以后,才發覺,這匪寨的寨主并不是為張二和顧三娘恭恭敬敬的“大哥”陸瀾。坐在頭一把交椅上的竟是那個面若桃花的少女顧三娘。二寨主的座次是張二的。陸瀾坐在一旁特設的席位上,愜意自若。那顧三娘跳下地來,端起一大海碗酒,朗聲高喊:“大哥是我和二哥的恩人,我們既然拜了把子就是親手足,大哥說的話,就是我說的話,大哥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方才有所誤會,得罪了朋友,顧三給幾位陪個不是,先干為敬!”她嗓音神態里皆透著一股匪氣,雖然身形嬌小,卻威風凜凜,仰頭將一大碗酒飲盡。酒是民間常見的燒刀子,并不順滑,咽下肚去辣得喉管生疼,她卻比嗜酒大漢還更豪邁幾分,除了臉頰染上一縷紅潤,半點不改神色。可她還分明是個眉目甜美的小姑娘,難怪要戴著那銅青面,想來是怕以貌取人之徒要小瞧了她。這龍虎寨的名號在浙直也就是近年才響亮起來的,說來,只怕還要多虧了織造局壓低絲價逼著百姓賤賣土地的“功勞”,其中自然也有陸瀾一份力。這顧三娘稱陸瀾為恩人,從各種意義上說來,倒是都不冤。嘉斐在心中冷嗤,面上仍舊掛著微笑,開口問道:“陸老板不給我等介紹一下諸位英雄?”其實是一句反話。雖然靖王殿下說得和善。陸瀾聞之搖扇輕笑。“這話說起來,可就長了?!?/br>龍虎寨的寨主之所以是顧三娘,是因為最初落草的,只有顧三娘一個人。數年前,顧三娘還只是個豆蔻少女,其父曾是浙江金華的桑農,因為被低價強征的生絲入不敷出,領著幾個鄉鄰一道去跟官府要說法,結果反被打成作亂謀逆,判了斬立決。顧三娘為救父扮作小丫鬟夜潛案察使司,向時任浙江案察使喊冤,卻正撞見三司與織造局密議盤剝百姓田地之事。當時顧三娘年紀幼小,失手被擒,原本要被殺死滅口,是陸瀾用陸府一個重病而死的婢女掩人耳目替換了她的“尸身”,才將她救下。但顧三娘之父仍被當作逆黨市斬了,其母隨后被夫家“典”與杭州城內的一個屠戶,不堪凌辱,也投井而死。雙親死后,顧三娘再不能還家,唯恐自己也被父族賣掉,便在山中過起了野人一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