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7
,微腫的右臉和上面輕微的血痕瞬間印入凌肅越的眼簾。 凌肅越剛還漠然的視線頃刻間一冷,幾乎出于本能,他伸手捏起詩三的下巴:“誰打的?” 聲音極低,顯然有些動怒。 但面部表情和音量控制得很穩,除了平緩的眼神驀然變得陰鷙外,只能隱隱聽出一些情愫。 “……”詩三沒有回答。 “齊巧姍動的手?” “……”詩三還是沒有作聲。 “會留疤嗎?” “不會?!痹娙@次開了口,“如果凌肅越哥哥原諒我了,我就回去休息了?!?/br> “我帶你去醫院?!绷杳C越說著就去取自己的衣服。 詩三漠然地指了指外面:“剛才來的路上,孫奶奶和郭爺爺攔住了我,問我的臉是怎么一回事,還問我凌肅越哥哥您的妻子就在半小時前紅著眼眶急匆匆跑回來是不是跟我有關系,如果不想讓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看戲,我覺得我們這時候需要的是保持距離?!?/br> 詩三說補充了句:“當然,如果你不在乎那些紅眼你地位的家伙的風言風語可能會對你無比完美的人生產生污點的話,我也是非常歡迎你帶我去醫院的?!?/br> 凌肅越拿衣服的手僵在了空中。 詩三見狀,輕蔑地笑了聲,頭也不回地離開。 這時,齊巧姍從房間里走了出來,剛打算開口問誰來了,就見凌肅越漠然轉身,用冷若冰霜的目光注視著她:“你打了詩三?” 齊巧姍身子一僵,頓時明白了剛才的來人是誰,忙解釋:“我就是教育她不要讓她爺爺奶奶失望……” “你憑什么打她?”凌肅越厲聲打斷了齊巧姍。 他的視線極冷,這樣陌生而陰鷙的目光是齊巧姍從未見過的。 凌肅越逼近她道:“她——她是我父親老師的孫女,你打她,萬一留了疤,你讓我如何面對我父親,你讓我父親如何面對他的老師?詩三的爺爺和奶奶都對我特別好,他們希望我照顧詩三,你卻動手打了她?” “我……我……”齊巧姍一個勁兒向后退,“我……不是故意的……是她……說話太氣人……我……” “你知不知道你的身份?”凌肅越冷冷地問,“你知道不知道你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凌肅越最后的話語,是壓著滿腔怒火喊出來的。 齊巧姍瞬間懵了。 這大概是她和凌肅越結婚以來,第一次,看到丈夫發火……對她發火。 而且,還是因為……一個可能跟丈夫關系并不是“青梅竹馬”那么簡單的女人。 齊巧姍頓時也火了,這么久以來壓在她心頭的委屈一時間全部涌上心頭,她再也承受不住,大聲喊了出來:“凌肅越,你搞清楚,我是你的妻子!” 她哭嚷著道:“我承認我是打了她,可是我是你的妻子,我看不下去你總和她在一起,我看不下去你總為她花錢,我看不下去!” “你有證據嗎?”凌肅越冷冷問。 “我……”齊巧姍氣得頭疼卻又苦于真的沒什么證據,“我……我就是看不慣不行嗎!” “看不慣?”凌肅越的視線越發陰冷,“看不慣你就可以信口開河?” “我信口開河?”齊巧姍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詩三的那個包是誰買的?詩三手頭的那么多游戲手辦是誰買的?詩三的新東方六級保過班是誰給她報名的?” 凌肅越聽齊巧姍這么說,哂笑一聲,居高臨下地睨著自己的妻子,聲音冷漠:“那你告訴我,我該怎么做?你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前提,詩三——是我父親恩師的孫女,我高考前我父母忙碌的時候,是詩三的奶奶讓我在他們家中午休息,他爺爺對我父親有知遇之恩,他奶奶對我有照顧之恩,我對詩三好,全部都是禮數范圍內!” 齊巧姍一時語噎,但又不肯認輸,氣得大吼一聲:“我管你怎么做!你別掛羊頭賣狗rou!” 說著,她急匆匆地沖回了主臥,將房門狠狠關上。 凌肅越雖然臉上的表情沒有齊巧姍那么夸張,但顯然也在氣頭上,他直接撈起衣架上的外搭,漠然甩門離開。 躲在房間泫然欲泣的齊巧姍原本以為丈夫會來安慰自己,結果卻換來了丈夫憤然摔門離去這么個結果,頃刻間,她的淚腺崩壞。 哭了會兒,發現還沒人來安慰自己,就沖到儲物間找陳月洲。 結果發現陳月洲也沒在,這下齊巧姍更委屈了,索性坐在地上抱著頭嗚嗚痛哭了起來。 她和凌肅越相親時候的那一幕幕景象仿佛此時此刻又出現在她的眼前—— 那是個傍晚,剛剛上了一天班的自己疲乏地拖著困頓的身子來到大姨安排好的餐廳里,等待相親對象的出現。 北川是個繼北上廣深四大正一線城市之后的第五個正一線城市,這幾年國家一直大力扶持,經濟一片欣欣向榮。 但由于這座城市既沒有北京的首都BUFF的加成,也沒有上海的滄桑命運的積淀,作為一個缺乏濃厚歷史背景的新正一線,國家對這座城市的定位更加地偏向深廣,卻又希望它超越深廣。 于是,各種投資創業扶持政策滿天飛,工作節奏也是快得離譜,就算她一個沒什么亂用的小小文職,每天十個小時的班也有六個小時是實實在在地在忙碌。 好不容易相親找個了男友馬庭,認識還不到一個月,發現那家伙竟然有著幾乎變態的控制欲,嚇人得不得了。 于是,她經常在想,是不是自己選擇來到北川的這個決定是錯誤的? 當初來到北川,是因為她越來越不喜歡她自己的家鄉的氛圍。 她是西安人,西安不是個落后城市,但也絕對不發達,特別是思想上。 它的地位有點像西北地區的深圳,是西北地區流動務工人員比較喜歡的落腳點。 但是,由于這座古城受西北地理位置限制和過于濃厚的歷史背景影響,縱使有大量的大專院校,卻很少有高科產業的落戶,因此,這座城市其實對人才需求量不大。 以至于高知分子即使在這里念完書,大多數也會回家鄉或者奔向正一線城市,而真正留在這里落戶的流動務工人員的學歷素養……從大數據上看,和北上廣深完全沒有辦法做對比。 久而久之,這座城市的經濟好像有了點起色,但思想……卻和正一線差之千里,甚至產生斷層。 于是,她也和那些離開家鄉的同學一樣,抱著“良禽擇木而棲”的想法來到了北川,卻沒想到競爭壓力居然大到她連喘氣都覺得困難。 以至于她下班后經常會疲乏地看著天空想:自己要不然……還是回家好了? 自己雖然只有個爛大街的文學院本科學歷,但畢竟父母在國企已經混成了老干部,職稱雖然不高,可也能給自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