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8
拳。變化從鎮北軍的主帥周勝和襄辦軍務輕車都尉王淳之間一次小小的爭執開始。爭執的原因并不復雜,在不斷的勝利消息傳回京師后,朝廷理所當然的下了一道圣旨。戰爭的目的,已經從最初的保家衛國變成了開疆拓土。鎮守和林的大將軍郭英被調走,新的和林守將按照周勝的建議,任命為他的侄子周承。周承亦是將門之后,他早亡的父親便是建寧朝都指揮使。有了父親和攻無不克的叔叔做后盾,加上自己的驍勇善戰,周承長大后在軍中屢立戰功。周勝推薦周承守和林,也并不是完全出于私心,和林是被賀蘭族環繞的地方,亦是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聰明”一點的將軍都不會為了那些軍功主動請纓冒險。王淳向周勝提出的意見,卻是派自己或副將軍宋慶明去守和林。王淳并不是不相信周承的能力,相反,他十分欣賞這個與自己年齡仿佛、帶著些狂傲不羈的年輕將領。攻城掠地打前鋒,周承的戰斗力毋庸置疑,王淳所擔心的卻是周承鎮守和林時一旦遇到麻煩必然會影響到周勝對于戰局的判斷力。在這種事關生死的戰局上,做為主帥,周勝的判斷背后便是成千上萬士兵的性命。“少將軍本為騎將,攻城拔寨是其所長,派如此驍將守城,在下亦覺得可惜,這種偷懶的活還是交給老夫吧?”副將軍宋慶明見周勝在聽到王淳的建議后隱隱有些不快,趕緊出來打圓場,他亦是在戰場上征戰多年,也認為與其讓周誠守城,不如讓周誠做進攻的前鋒,自己這種經驗豐富、謹慎持重的老將守城要更合適一些。“老夫豈是因私廢公之人,戎馬半生,未嘗聞驚雷而變色!”,周勝帶著明顯的不快否決了王淳和宋慶明的建議。王淳不再堅持,作為部將,進言是自己的責任,是否采納則是主帥的權利,作為軍人他必須服從主帥的命令。鎮北軍的軍規又令他想到了當年的殿前司侍衛選拔。沉默的、忠誠的侍衛才是那些居上位者需要的人。何況從成為翊衛郎到進入鎮北軍這許多年的時間里,他已經做過了太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不在乎再多受一次委屈。爭執很快揭過了,事后誰也沒再提起,雙方都小心的回避開這個話題,不想讓小小的不快在新舊軍官中構成裂痕。直到數日前,和林的失守。當那個滿身是塵土的送信士兵跑來報告和林被困,賀蘭軍足足有七八萬時,周勝想都沒想就下達了北上的命令。鎮北軍已經訓練得差不多,該到檢驗其訓練結果的時候了。執這樣一支利器,周勝可以傲視天下,七八萬賀蘭軍算得了什么?他們只配給鎮北軍祭旗!困住的是自己的侄子!周勝相信周誠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堅守到自己的到來,那時候,賀蘭人將被殲滅在和林城下,自己也可以告慰哥哥的在天之靈,告訴哥哥他的遺孤已經被撫養成才。就在這個當口,王淳又第二次提出了和主帥不同的意見。這次他說得非常詳細,不能輕易有動作,最好先收集足夠的賀蘭軍情報。他的理由很充分,和林距離鎮北軍駐守的營地大約三百多里,是否失守不知,敵情不明,倉促出擊容易誤入陷阱,即使出擊,也要步步為營,萬萬不可突然冒進使得隊伍之間相互脫節。出乎所有人意料,修養甚好的周勝突然暴怒,失去了傾聽王淳解釋的心情,“老夫身經百戰,居然需要一個連兵書都沒讀過的侍衛來教如何打仗,真是笑話”。冰冷的話語將王淳的建議全部堵回了嘴里。出身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不經過戰火的洗禮,這道鴻溝很難被填平,也許只有被熱血滋潤過的土地才能使殘存在人心中的鴻溝逐漸愈合吧……仿佛和王淳賭氣一般,老將軍周勝帶著大隊人馬強渡黃河,留下王淳所率領的襄辦軍衛一半將士押運糧草。前四天,鎮北軍連戰連捷,殲滅賀蘭部族無數。遠遠的已經可以望見和林城頭,火炮、弓弩把城墻砸得千瘡百孔,碧藍碧藍的天空上,永平朝的旗幟依然在城頭倔強飄舞。周誠也望見了自己的叔叔,卻再沒有能抓住沖出來的機會。一場突如其來的豪雨扭轉了整個戰局,被永平朝的火炮、投石機、弓弩打得焦頭爛額的賀蘭騎兵抓住這個戰機,高舉馬刀吶喊著沖向了鎮北軍。被豪雨遮住了視線、陷入了泥濘之地的鎮北軍因此陷入了苦戰,賀蘭人辛苦從西部諸國學來的長弓、買來的戰馬在雨中發揮了最大威力,伴著雷鳴閃電不斷把鎮北軍士兵成批射倒。好容易挨到天晴,周勝收攏被打懵了的士卒,三萬多人馬損失了一萬多,且戰且退,勉強又支持了幾日,彈盡糧絕。一貫不言不語、默默無聞的王淳此時做成了平生第一筆成功的生意,用自己和五百弟兄的生命換回了半支鎮北軍。為國捐軀馬革裹尸而還,是一名武將平生最好的歸宿。這些發生在永平朝國土上,灑滿鮮血的故事,上報軍功的折子上永遠也不會寫。折子上有的只有被士大夫的文筆潤色過的冰冷的詞語,伴隨著歌功頌德仿佛詩歌的句子。戰爭獲勝的原因無非是因為皇帝的英明神武、文治武功。還有一件事,雷逾淵沒有說。“良鳥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永平皇帝不能給你施展才華的空間,為何不把胸中丘壑交給識貨的明主?”“你們漢人,伍子胥可以掘了楚王的墓,王猛可以成就苻堅霸業,既然是男兒,要成大事便要不拘小節!”賀蘭族新主巴拉乃爾蠻也曾熟讀漢家史書,說起漢人賣祖的典故亦是滔滔不絕,出征前他曾將自己的心得仔細交代給各部將領。和林城外,百勝將軍速迭兒和自己的主子巴拉乃爾蠻一樣滿懷熱情地期待著收服自己的對手。“回報你家賀蘭新主,他將王某的出身查得非常很仔細,王某佩服。王某的確出身鄉野,曾經亦不過是個殿前司侍衛,但是請你轉告他,王淳什么都敢不看不管,就是不敢不看顧李家的萬里江山!”和林城南,沉默寡言的王淳客氣地送別前來勸降的賀蘭族使者,轉身走進了滾滾黃河。斜暉漠漠,落箭如雨。浪花淘盡永平英雄。承啟眼光閃爍,他有些慌亂的指著著那塊刻著“平安”二字的羊脂玉璧卻說不出半個字,只得把視線求助般的投向了雷逾淵。“那塊玉璧是王將軍在周老將軍做出回守和林的決定的時候,交于下官保管的?!崩子鉁Y抬眼看了承啟一眼,“下官因想著它既是將軍遺物,當應交還與朝廷?!?/br>這一年的清明節,伴隨著大勝的捷報、求和稱臣的國書,陽光燦爛。61.誰持白羽靜風塵永平六年,又是一年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