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
懂我嗎?”“……不很懂?!?/br>“呵……不懂有不懂的好?!背袉⒌哪_步忽然變得十分輕松,他步履輕快的朝那座有紅磚小路銅魚鎖的小院走去,“你只要懂你自己就夠了。走吧,回去了!”“好?!蓖醮居X得這個要求十分簡單,一直以來他不就是只懂自己的心嗎?25.樹欲靜而風不止宮里原本就沒有什么秘密可言。文宗新近恩寵一名大食女奴的事情雖說荒唐,卻也很符合這位皇帝風流不羈的性子,只是……涂了蔻丹的指甲不動聲色的敲了敲精巧的白窯茶盞,蕭妃輕輕柔柔的將御賜龍鳳團茶送入口中。只是不知此事純粹是偶然,還是有人在背后布下了什么局……“你說,”將茶盞遞到太監手中,化了淺妝的鳳目瞥了一眼在向皇后身邊伺候的孫姓尚宮一眼,蕭妃似笑非笑的問道:“那女奴原是鄴郡君家中一名歌伎?”“回淑妃娘娘,正是?!睂O尚宮臉上滿是憂色,“這是奴婢聽得娘娘與官家議論才知道的。便是這名歌伎,聽說……”她說到這里,偷眼看了下蕭妃臉色,卻不再說下去了。“聽說什么?你直說便是?!笔掑鷾睾偷男α诵?,“你是知道我的,平素就是個爽快性子,最見不得這些藏著掖著的事?!?/br>“聽說……是右仆射呂大人……將她直接送到興德宮的……”“哦?”蕭妃不由坐直了身子,原本她聽到這消息后第一個懷疑的幕后指使人便是承啟,現下聽著居然是呂宗賢做的,心中一半懷疑,一半卻有些驚慮。呂宗賢確實有足夠的動機作成此事,只是他的女兒呂莞兒現在雖是承啟的嫡妻,名號卻只封了一個鄴郡君。蕭妃不由冷笑,郡君、郡夫人這類稱號雖說在禮制上可以賜給太子的嫡妻,但在建寧朝則更多的被賜予外戚中的命婦。想出這個主意的人料想沒少費心思,居然封得如此狡猾卻又無可挑剔,若不是今日細思還察覺不到其中端倪。鄴郡君……這個封號進可攻退可守……蕭妃猛然想到不久前聽說承啟遣散身邊所有服侍的人,大婚后專寵呂莞兒的消息。難道……從那個時候起,他便開始布局了嗎?……以呂宗賢的老謀深算,或許不會在女兒當上皇后之前涉足后宮爭斗,但誰也不敢肯定,他見到承啟與鄴郡君夫妻恩愛,難保不會頭腦一熱出此急策。何況這條計策對他本人幾乎可說是全無害處,承啟登基后,朝臣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這位未來皇后的父親。便是不為承啟,在皇上身邊安插一名呂姓奴婢,一來可以掌握后宮各種消息動向,二來可以保護女兒不受太子冷落,三來……蕭妃咬緊下唇,此事若是傳了出去,對自己背后的新黨可以說是又一次致命的打擊。一石數鳥,又狠又絕!呂宗賢這條乍看之下的急策,恐怕不是頭腦一熱想出的。但是承啟呢?他有沒有也涉足其中?聽孫尚宮的意思,承啟似乎并不知曉此事。蕭妃在心中暗暗盤算著,他是真的不知曉?還是故意做出一個姿態?遣散侍寢、夫妻恩愛表面上看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時機實在選得恰到好處。蕭妃將手中的帕子放下,后宮爭斗這許多年,她能得到今天的位置,便是因為她從不肯低估自己的對手,此策就算真的出自呂宗賢,李承啟想必也脫不了干系!若是承啟知道蕭妃的這一番心思,怕要忍不住贊嘆她才是他真正的知音。華延殿。又是一個懶洋洋的午后,承啟正在陪莞兒下棋,二人的說笑聲不時隨風飄來,惹得周圍伺候的宮女一邊偷笑,一邊互相打眼色。莞兒執黑先走,承啟執白不說,還要在莞兒的撒嬌威脅下讓她四目半。行至中盤,承啟不禁搖頭微笑,將白子放回棋盒:“我又贏了?!?/br>“???”莞兒被棋盤上復雜的局勢弄得眼花繚亂,“還沒有到收官呢,你怎么就知道你贏了?必然是唬我!”“一定要走到收官才肯認輸嗎?”承啟悠然自得的靠在竹椅上,眼睛望著天邊的流云,“大局已定,剩下的……不過是時間問題?!?/br>一面說,一面隨手拈了一枚金橘遞到莞兒面前,微笑道:“這是江南新貢上來的,嘗嘗看?”莞兒呆呆的接過承啟遞上來的金橘,她的目光依然落在棋盤上,口中喃喃自語:“我真的輸了?”承啟不由輕輕一笑,道:“再怎樣看也是輸了。我下午還要去御書房看奏折,今天晚上怕是又不能陪你了,你自己要早些休息?!?/br>“哦?!陛竷河行┦目粗?,好幾日了,也不知最近怎么總有那么多的國事要處理,爹爹也真是的,明明都請娘去囑咐過了,為何還不快些幫幫他呢?東華門外,承煦坐在一頂軟轎里,正急急忙忙的往內宮趕。眼下已經是四月底,雖說還沒有進入炎炎夏日,但這午后的太陽一樣會曬得地面升起騰騰的熱氣。坐在轎中的承煦早已汗濕了湖絲衫子,他從袖中抽出一柄折扇,嘩啦嘩啦的扇起風來。也不知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值得讓人連午覺都睡不成就往宮里趕嗎?心里雖是埋怨,嘴上卻不敢說。承煦只得把所有怨氣都發泄在那柄折扇上,扇扇子的手勁也就更大了些,猛扇了一會,悶熱的轎中才算透了些氣。他今年十四歲,還沒有行冠禮,是建寧朝三位皇子中年紀最小的一個,因為上面還有承啟和承康,繼承皇位的事怎樣算也落不到他身上,文宗便對他一貫縱容,學問什么的更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之前在宮里住著的時候,蕭妃對他期望甚高,把承煦管得見到她就和見到貓的老鼠一般,也就是在那些年里,承煦才算讀了幾本書,不至于成個睜眼瞎子丟了皇家的體面。待到他出宮設府后,蕭妃的權威便顯得鞭長莫及了,對這個兒子甚是無可奈何,只得借著自己娘家的關系,早早為他娶了杜醒的表外甥女元氏為嫡妻,打算借著這位小姐來管管這匹脫了韁的野馬。承煦讀書不佳,在男女歡喜之事上卻甚早熟。他年紀雖小,在娶元氏之前卻已嘗過個中滋味,一個元氏哪里拘的住他?不過是因為畏懼蕭妃責罵才與元氏偶一為之,心中也是勉強居多,又怕元氏去蕭妃處告狀,索性假托讀書的名義,終日穿了便服流連在舞榭歌臺,比承康還要荒唐幾分。當他聽說蕭妃急詔他入宮時,也不知是什么過錯傳到了娘親耳朵里,心中便先敲上了小鼓,腳下卻不敢有半點磨蹭,抬著承煦的小轎一溜煙的進了蘭薰閣。承煦規規矩矩的在蘭亭門前下轎,先是整肅衣冠,再是依禮叩拜,口中稱娘娘萬福金安,紗帳內蕭妃微微抬手吩咐左右給禮國公看座,他才敢站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