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6
嘆,然后慢慢平復了呼吸,只是抱著安寧的雙手卻如同鐵壁一樣一動不動。這樣緊緊相貼,他自然也發現了安寧身體的變化。為此,許君謙只有滿心的歡喜。只是歡喜過后便是滿滿的不甘----為什么今天不是他和安寧的洞房花燭夜?美食看著卻不能吃的郁悶和煎熬讓沉穩如許大老板也忍不住想抓狂。再次嘆了口氣,這次許君謙的語氣中滿是無奈。安寧聽到嘆氣聲良久卻沒見到許君謙有動作,心下便有些焦急。被這樣一直頂著他又難受又害羞----總不能一晚上都保持這個姿勢吧?等了許久還是沒見許君謙有其他動作,最后安寧終于忍不住輕輕推了他一下。然后用如同蚊子一般小的聲音吶吶道:“放開……”知道再抱下去可能會又忍不住,許君謙只能遺憾的松開手。許君謙一松手,安寧便逃離般快速站起來。要不是腿軟還沒有力氣,他恨不得立馬離許君謙三丈開外去。因先前那激烈的吻,安寧覺得和許君謙待在同一個房間都覺得呼吸困難,羞恥的全身通紅。“時……時間差不多,你該回去休息了!”即使故意加大了聲音,安寧還是覺得底氣不足。視線更是心虛的四處漂移。許君謙嘴角噙著如同偷腥成功的狐貍笑容,欣賞夠了安寧羞澀的可愛模樣,這才施施然從椅子上站起來。正準備和安寧告別離開,許君謙猛然想起今晚翻墻過來看安寧的目的:“忘記和你說了,我準備要去一趟臨沂城,大概要一個月才能回來?!?/br>聞言,安寧也忘記了害羞,連忙抬起頭:“怎么突然要去那?”“也不是突然要去。一方面新開的商行需要到臨祁進一批貨,因為這批貨比較重要,必須得我或者則均走一趟。另一方面,我打算在臨祁開一兩家商鋪,趁這個機會先去探探路?!鄙馍系氖略S君謙從來不會瞞著安寧。聽了許君謙的解釋,安寧點點頭表示明白,心中卻因為即將一個月的分離而感到失落。察覺到他的不舍,許君謙笑著安撫道:“我會盡快趕回來,也許還用不到一個月呢?!?/br>安寧卻對他搖搖頭:“你按照原有的計劃進行便可,不用特意為我趕回來?!边@里到臨祁城來回就要半個月的時間,加上許君謙還有事情要辦,一個月的時間其實并不充裕。無論許君謙為了他急急忙忙趕路還是事情沒辦完就回來,安寧都不希望。接著兩人又說了一些依依惜別的話,眼見天黑已經很晚,怕再待下去會被人發覺,許君謙這才離開。第七十六章私塾許君謙在第二天就回瀘水縣準備出行的事宜。出發前他特意到沈宅辭行,還裝模作樣的讓沈冰嵐轉交一封信給安寧。畢竟兩人私底下偷偷見面的事雖然不知道能不能瞞得住武功高強的陸清,但是沈冰嵐肯定是沒有察覺的。商隊在兩天之后整裝待發,卯時二刻城門剛剛開啟,許君謙就帶領著一隊人馬離開了瀘水縣。親人遠行,留在家中的人也不免時時牽掛,更何況是心上人。許君謙這一走,安寧總覺得心中隱隱不安。一個人的時候就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亂想,想著古代治安不好,這一路到臨祁城會不會遇上壞人之類的。越想心越不安,許君謙離開兩天之后安寧就開始吃不好睡不好,臉色明顯變得憔悴起來。沈冰嵐與他說話的時候發現他一直心不在焉。暗暗嘆了口氣,知道安寧為什么會這樣,沈冰嵐便開口安慰道:“你別擔心,言之身手很好,這次還帶了幾個武師一起走,不會有事的?!?/br>被看穿心事,安寧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小聲反駁:“我沒有擔心他……”沈冰嵐輕笑,也沒拆穿他,而是轉移了話題:“私塾過兩天就會正式開館,我有些忙不過來,墨兒能過去幫忙嘛?”沈冰嵐口中的私塾是許君謙以許、沈兩家的名義捐給齊安村的。在許家宅院動工后不久,私塾也開始建設。一棟上下兩層的磚瓦建筑在半個月前已經全部完工,全新的桌椅也在許君謙離開前送到。所有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等著吉日到了開館授學。沈冰嵐作為私塾的唯一教學先生,也是私塾的負責人,開館之日可以想象的忙碌。為了避免安寧因沒事做閑著進而胡思亂想,沈冰嵐覺得很有必要拉他來幫忙。安寧想著自己閑著沒事做,便點頭應承沈冰嵐。只是他萬萬沒想到,沈冰嵐口中的幫忙,居然是讓他去授課!原來,自從沈冰嵐對外宣稱將免費教學,不收取學生任何費用,不僅齊安村的村民,臨近的幾個村子不少人都想把自家的小孩送來念書。而且當時建私塾的時候就考慮會有外村的孩子來上學,安寧還讓人在似乎二樓設了一間“宿舍”。依葫蘆畫瓢,上下兩層的床鋪整整齊齊擺了兩排一共有二十個床位。私塾的院子還搭了兩間夯土房,一間作為廚房,一間作為食堂。這樣,家離得遠的學生只要每個旬日上交一點糧食就可以住在私塾,不用每天趕回家了。得到消息的外村人更是放心將自家小孩送來。剛好又是秋后,已經過了農忙時節,孩子們也不用在家里幫忙。于是,遠遠近近三四個村子,家里只要有小孩過了八歲的大部分都把小孩給送來了。一個村子十多個小孩,這一下子四五十個學生,私塾里的桌椅都不夠了。而且學生里多數還都是“寄宿”的,私塾預備的二十個床位根本不夠。安寧連忙找木匠趕制了五套上下鋪和十幾套桌椅。然后又找了一位大嬸做飯給那些寄宿的學生吃。手忙腳亂四五天之后,終于將事情都安排好。安寧松了口氣,以為沒他什么事了。結果他還沒休息一會兒就被沈冰嵐拉去給那些小孩講課去了。原來這次一下子收了近五十名學生,年齡從八歲到十五六歲不等。不比現代學校分小學、中學、大學,還將每個階段分好幾個年級那么細。安寧從沈冰嵐那里了解到,在南越國的學館只分蒙學、經學和太學三個階段。蒙學就是孩子啟蒙,一般從孩子七八歲起,為期三五年,學習文字和一些簡單的詩書。這個階段都是在私塾中完成的。等孩子長到十二歲過后,識了字并且能背誦一些詩書,如果家里條件允許就會被送到城鎮中的正式學館進學。學館里學習的是學子們參加科考要用到的經書。一旦學子在通過了童試成為秀才便可進入縣、州、府設立的太學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