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3
虧皇帝雖然越來越不耐煩,除了不時把人叫來訓斥一頓,并無其他責罰?;实厶岢鲎寫椇钪匦聟⑴c此事,魏觀灰溜溜點頭答應,不敢有半點異議。都知道找人拖得越久,希望越渺茫。魏觀心底并不認為獨孤銑出馬,就能有所改觀。但他也很好奇,以憲侯對六殿下的了解,會有什么更好的辦法。獨孤銑向皇帝磕個頭:“微臣自當盡心竭力,協助奕侯大人,找尋六殿下。種種途徑,想必奕侯大人均已嘗試,唯獨一個辦法,不知試過沒有?”魏觀忘了皇帝在跟前,差點搶著問是什么。“臣聽聞,魏大人將六殿下養母宋曼姬請到了京城?”見皇帝望自己,魏觀趕緊回答:“正是?!卑櫭紘@氣,“那宋曼姬當真難纏得緊,這么久了,好說歹說,什么也問不出來……”魏觀專門派一隊宿衛軍奔赴西都,請來了宋曼姬和麥阿薩兩口子,悄悄軟禁在奕侯府一所別院里。宋曼姬從頭到尾,冷靜得不象話?;实壑虚g微服上門,見過一面。奕侯守在外邊,具體說了什么并不知曉,只知道沒多久皇帝就狼狽不堪地離開,此后再沒有去過。獨孤銑道:“微臣想請陛下允許,著宋曼姬夫婦于京都蕃坊開設波斯酒肆,并廣為宣揚?!?/br>皇帝眼睛一亮,大概猜到他的思路,示意往下講。“如陛下所知,六殿下極有決斷,卻又極重情義。陛下恕罪,據臣看來,這世上,唯一令他放不下的,恐怕只有養母宋曼姬。只要六殿下還在這京城里,若聽到麥氏波斯酒肆消息,斷然不可能棄之不顧。假若六殿下已然離京,哪怕輾轉他方,時日久遠,也必定設法打探養母狀況。只要讓他知道,宋曼姬就在這京城蕃坊,他一定會忍不住要來的。微臣斗膽,懇請陛下應允此事?!?/br>皇帝點點頭。“只不過,”獨孤銑停了停,道,“也請陛下勿要催促。也許一月半月,也許三年五年。六殿下愿意來的時候,自然會來?!?/br>皇帝聽他前邊說得挺像那么回事,后邊卻越說越不靠譜,把床板一拍:“放肆!一月半月已是極限,誰準你三年五年!”獨孤銑又磕了個頭:“若陛下設此期限,恕微臣無能,唯有聽憑陛下發落?!?/br>魏觀在一旁著急,暗暗跳腳。皇帝面容瞬間冷肅,帝王之威盡顯:“憲侯,你此番不愿替朕出力,以后還想不想替朕出力了?”獨孤銑抬起頭,望著皇帝,懇切道:“陛下,臣絕非不愿也,是不能也。六殿下性情堅忍,果決沉毅,尤擅韜光養晦,潛藏斂鋒。他若有心相避,臣渾無把握,能把他從人海中找出來?!?/br>皇帝和奕侯都是一臉不可置信看著他。性情堅忍?果決沉毅?韜光養晦?潛藏斂鋒?你憲侯說的,跟我們認識的,真的是同一個人么?獨孤銑在心底嘆氣。事情一步步以不可預料且無法挽回的趨勢,走到這境地,一切似乎都只為了證明命運無常造化弄人,笑話自己弄巧成拙聰明自誤。一路隱瞞了那么多,終于還是到了這一刻。什么也瞞不下去了,自己也無力再隱瞞下去了。“咚!”又是一個響頭。聲音大得魏觀跟皇帝都嚇了一跳。皇帝看他半晌,幽然長嘆:“憲侯,你還有什么話瞞著朕,直說吧。不要再磕了,這顆腦袋,在朕不想再用之前,別給你磕壞了?!?/br>皇帝如今喜怒都是大忌,獨孤銑滿臉擔心,不敢開口。皇帝無力地擺擺手:“但說無妨。朕被你們嚇成了習慣,無所謂了。不過你記住,今日是你最后一次機會,還有什么該說的,統統都交待了罷?!?/br>獨孤銑先看了奕侯一眼。見皇帝沒有要他回避的意思,便也不提。說實話,自己丟五分臉跟丟十分臉,沒什么區別。多一個人了解內情,是福是禍,且順其自然罷了。低頭理了理思路,慢慢講起來。還是從汛期巡方,順路回西都老宅,偶遇六殿下講起。這一回的情節,比起前幾回,可不知曲折離奇精彩香艷多少。從初次相遇故事開始,皇帝跟奕侯的嘴就張著沒有合攏過。獨孤銑不忘突出重點,先強調宋微第一次逃脫,接著細說第二次、第三次……如何潛出西都,逃往南疆。如何喬裝改扮,湊巧落網。如何趁敵不備,半夜離開。如何暴雨山洪,去而復返。如何巧計脫身,智搬援軍。如何千里奔馳,再次重逢。如何同赴交趾,彼此定情。如何各執一端,黯然離別……總而言之,皇帝從憲侯的敘述中,知道了一個從來不曾認識過的小兒子。而次要聽眾奕侯魏觀,也了解到了一個全新的六皇子殿下。獨孤銑的本意,是要讓皇帝知道,尋找六皇子的難度。他內心深處,也隱約希望,皇帝通過懂得此事的難度,進而懂得宋微的某些真實想法。至于之后會如何,他無法左右。只是在敘述的過程中,他才發現,時間竟然過去了這么久。而自己與宋微之間,竟然經過了這么多事。那些厚重豐富得如同一部傳奇的往事,令他莫名地對未來有了許多信心。憲侯說得嗓子都沙啞了,才算把整個過程講完?;实圯p輕拍著床板,半天不知道要說什么。倒是魏觀沒忍住,帶著幾分不敢表露的責怪,輕聲問:“憲侯大人,這許多要緊大事,你怎的不早說?”獨孤銑不回答他,只望著皇帝:“陛下?”皇帝當然清楚他為什么不早說。憲侯起始就決心保六皇子做個閑散王爺,這些招人口舌的事,自是替他死死瞞住。清楚歸清楚,心里還是覺得獨孤銑這小子恁地可惱可恨。狠狠瞪他一眼,復又沉浸在自己的思緒里。終于都消化完了,似感慨嘆息,又似自言自語,道:“朕……可真是……有一個好兒子吶!……”第88章借殼脫身思暗計,守株待兔設明謀襄國公姚府門臉看去跟憲侯府差不多,占地面積卻要大不少。姚穡光兒子就有四五個,孫輩更是一大群,比獨孤琛多得多。世家大族,臉面要緊,分家名聲不好,便都住在一起。盡管宅第連年擴充,規模漸大,也日益緊張,捉襟見肘。姚子貢嫌家里太擠,自己在外頭另置房產若干,安頓他的馬、他的人、他的玩物、他的寵姬。老婆孩子都扔在姚府,本人十天倒有八天在外頭住。宋微住的地方,便是姚四爺專用于豢養良駒的宅院。后院共計十幾匹好馬,若干馬夫馬僮。前院住了幾個類似門客之流。主要是擅長擊鞠者,也有兩位文士混搭其間,據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專替四爺充場面。姚四爺的生活,正是宋微幾世以來不曾實現的夢想,無比羨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