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道是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他明知寫出這篇文章可能被人責難,卻還是義無反顧,正說明此人忠心社稷,理應是狀元之才!”他話音剛落,王顯便反駁道:“這種人,不治他的罪就算是官家開恩了,還想讓他當狀元!”龍椅上的皇帝忽然輕笑一聲,說道:“狀元,還不至于,朕看他這篇策論文采也就一般,遠及不上狀元!”今年的狀元竟然不是吳中予,而是一名籍籍無名之輩,這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吳中予第一個交卷,卻被排進了最末榜里,真是奇哉怪哉!聽皇上這么說,王尚書面露得意之色,斜看了嚴述一眼,自以為在這場爭論中自己勝了,卻沒想到皇帝隨后又說“雖不及狀元,但朕覺得做個探花還是綽綽有余的!”皇上這句話,讓滿朝文武都為之一愣,別說朝廷里的大臣了,就是今年的進士們,都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毛???官家剛才說什么?要讓李弘濟做探花?大殿安靜了幾秒鐘,終于有大臣忍不住,問道:“官家,您剛才說……”“朝廷既然舉行科舉,自然是為了廣開言路,選拔良才,圣明的君主,怎么可能因為一篇策論就降罪寫文章舉子呢?李弘濟直言進諫,正是我大宋需要的人呀!”皇帝一句話,金口玉言,原本榜上無名的李弘濟就變成了探花郎。滿朝文武最郁悶的要數馮思遠了,原本自己應該是探花的,李弘濟他橫插一檔,他成了探花,那自己呢?馮思遠作為一個還沒任何官職的進士,雷霆雨露都是恩典,自然是不敢發表任何質疑君主的言語,可朝中已經有大臣看不下去了,向皇帝詢問道:“官家,如果讓李弘濟橫擦一檔,那么原來的第三名馮思遠該當如何呢?”“哦,已經有探花了!那么……”皇帝的話從這里頓了一下,滿朝文武新科進士各懷心事看著龍椅上的皇帝。“那么,朕便出個考題,讓李弘濟和馮思遠在朝堂上比一比,勝的就為探花,輸的那個,也別抱怨!有道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馮思遠的文章朕還記得,真是堆珠砌玉的錦繡文章,如此發展下去,將來必成一代文豪,而李弘濟呢,言語雖質樸了些,但勝在有理有據,也很不錯!你們兩人比一場,朕可是很期待呢!”馮思遠心里一塊石頭落盡肚子里,論文采,他自負天下第一還沒怕過誰呢!區區一個李弘濟,向來籍籍無名,他根本不放在眼里!斜眼瞅了一眼仍舊跪在殿中央的李弘濟,見他也一臉躊躇滿志信心滿滿,心里冷笑,真不知道他哪里來的自信!勇奪探花郎(二)官家很期待這場比試,猶豫著說道:“出個什么題目好呢?不如你們兩個就以這場殿試為題,各作詩一首,由朕和滿朝文武來決斷,一炷香的時間……”皇帝還未說完,馮思遠便急忙上前,說道:“官家,不需一炷香,臣現在就做的出來!”“哦?古有曹植七步成詩,今日有我大宋才子比曹子鍵更快,快說來聽聽!”“十年苦讀無日夜,勤向圣賢覓文章,為報圣主酬民策,如何搶我探花郎!”馮思遠心里委屈呀,憑什么忽然沖出一個人就要搶我探花郎的名次!聽完馮思遠這首詩,官家也有些不好意思了,這事擱在誰身上誰也不會樂意,更何況已經公布了名次,現在還改,就是他這個皇上說話不算數!其實從會試的時候,皇上就注意到了李弘濟,殿試時還專門走下去看這個李弘濟寫的文章,有心給他一個好名次,可礙于朝中很多保守大臣反對,也只能暫且擱下,打算在這大殿之上考驗一下這李弘濟。李弘濟冷笑一聲,便也做了一首七言詩“圣賢門下皆苦讀,雜學瑣事即文章,淺薄如何酬圣主,我才真是探花郎”說完,馮思遠的臉都綠了。剛剛馮思遠的詩,叫喚滿肚子的委屈,可李弘濟這,搶名次搶的是理直氣壯,于情于理,馮思遠都輸了李弘濟一籌。官家哈哈大笑起來“馮思遠呀,這可怪不得朕了,你既然已經敗下陣了,就依照先前所說讓出探花的位子吧,不過這件事你的確也是受了委屈,這樣吧,你雖是二甲,但一切待遇與一甲相同,朕也賜你進士及第!”馮思遠現在是一肚子的苦水,自己三歲識字,五歲學詩,八歲就能做文章,一直被奉為神童。這李弘濟在自己八歲的時候,還只是父親買回來的一個孌/童呢!今天居然在大殿上,當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被他搶走了到手的探花名次!這對于自視甚高心高氣傲的馮思遠來說,簡直比當眾扇他耳光還讓他難堪!什么榜眼探花的,什么一甲二甲的!他不稀罕,他不要了!他現在最想干的事情就是轉身就走,再過三年接著考,狗屁的探花,他要當狀元!可惜,能只能這么想想,他不能這么干!他可以心高氣傲懟任何人,卻不能拂了皇帝的面子,給他保留一甲的待遇,已經算是皇帝朝他示好了!憋著滿肚子的委屈,馮思遠也只能跪謝天恩。大宋朝殿試分三甲,一甲三人,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稱傳臚,馮思遠現在是占著傳臚的頭銜,享受探花的待遇!一甲的進士,今天就會賜給官職,而且大多都是京官,其余二三甲的進士,就必須由吏部斟酌任命官職!馮思遠既然享受一甲進士的待遇,那么也應該是今天由皇帝親自授予官職。第一名狀元唐玄彬,授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的官。第二名榜眼顧元瑯和第四名傳臚馮思遠皆授予翰林院檢討,從七品的官。第三名的李弘濟授予大理寺評事,從七品下。授官之后,狀元,榜眼,探花便會被安排騎著高頭大馬游街,屆時披紅掛彩敲鼓明金,眾人前呼后擁,萬眾矚目,那應該是一個讀書人最為風光的時刻,馮思遠既然是享受一切一甲進士的待遇,那也理應騎著高頭大馬一同享受這些光輝和喝彩。出了宮門,狀元榜眼探花三人便由人服侍著換上大紅袍,跨上了裝飾了金安的馬,被人前呼后擁著。馮思遠被涼在一旁冷落了好一會,才有一名官員急匆匆的走過來,擦著滿頭大汗對馮思遠說道:“大人,真是不好意思,你看我們都是按照以往的慣例準備的,沒成想今年多了您一位,可這時候上哪準備馬去,還有金鞍,大紅袍,這些東西我們一時半會真的弄不出來呀!”馮思遠苦著一張臉,說“恩,我理解!”那人一遍擦汗一遍說:“所以,我臨時讓人找了個高一點的騾子,看上去跟馬也差不多,騾子溫煦,上面的金鞍是我剛才讓人找人刷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