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1
望郎君不要嫌棄?!?/br>“不敢!”寧楚儀淡笑,“卻不知郎君是……?”“呵呵,我乃漢王帳下記室,也姓李?!?/br>“失禮,原來是李記室。能得李郎相陪,乃是某的榮幸。若是李郎方便,咱們這就出發?”“好,請!”李元昌雅然一笑,引著他走向門口。路上寧楚儀與他攀談道:“我嘗聽聞漢王殿下精于書畫,筆跡絕妙,才名在少時便遠傳萬里。前日見他卻是在半夜,可惜時間匆忙,竟是連模樣也未看清楚?!?/br>李元昌哈哈一笑,道:“我家阿郎之前一直在梁州就任都督,前些日子才回京,這幾日得太子召見,一直在東宮忙碌,是以沒顧得上孫郎。他特意交代我要好生招待,莫要冷落了郎君,在下心中也是慚愧,沒有完成阿郎交代的事情,還望孫郎莫要怪罪?!彼谥腥绱苏f道,臉上卻是一臉的倨傲,渾然不把寧楚儀放在眼里。寧楚儀心中冷笑,這李元昌倒是真的會說!分明是奉李承乾之命來監視他,卻偏又要說得這般好聽。“怎么會!”他假裝客氣推脫兩句,跟在他身后一路行去。兩人剛走出府外,見天空碧藍,一片晴好,寧楚儀不由一陣神清氣爽,口中笑道:“長安風貌果然動人!卻不知那天風閣坐落在何處?”李元昌接過仆從牽來的馬,口中道:“天風閣與皇城正在一根軸上,皇城在北,天風閣在南。李淳風說,‘法天象地,帝王為尊,百僚拱侍’,正是天風閣乃為尊奉帝王而建之意?!?/br>“原來如此?!睂幊x點點頭,“聽說太子的一母同胞之弟魏王殿下正好也住在長安。據說魏王張揚霸道,對太子很不恭敬,光是府邸規模都要趕上東宮……”他像是意識到了什么,忽然收聲,眼神警惕地看著李元昌,臉上慌然道,“此話只是道聽途說,并非某的想法?!?/br>李元昌哈哈一笑:“在下什么都沒聽見,郎君有說什么嗎?”寧楚儀一臉說錯話小心謹慎的樣子,惹得李元昌心中甚快,態度終于也見和藹,正要說些什么,一騎快馬加鞭而來。騎手在二人面前勒住馬韁,連滾帶爬地翻身下馬,在李元昌的示意下附耳在他身旁說了些什么,李元昌頓時愀然變色。☆、召見李承乾這兩日是真的忙,不過他忙的不是朝中事,而是忙著郁悶,忙著派人捉胞弟魏王李泰的痛腳。他身為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照別人看該是天子驕子,萬事順心才是。然而事實到底如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他也曾有過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然而這一切,不知從何時起慢慢就變了質。大概是從他喪母之后?想到這些年的過往,他不由黯然心傷。他自出生起,雖說是恩寵加身,然而慈母早逝,圣人對他寄望甚深,卻又不常陪伴,導致他總是感覺孤獨、寂寥,然而他是太子,是大唐的儲君,怎可流露這種柔弱心緒?所以,他只能忍。因著圣人在朝中說要廣開言路,讓群臣勇于直諫,他又打定主意一心要當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絕世明君,導致自己被魏征等人明著暗著罵得狗血噴頭,也礙著“開明”之君的面子無法反駁,這也導致了他這個太子跟著嘗苦果。他要修繕樓閣,他的輔臣便連番上書痛斥他不知百姓疾苦,驕奢yin逸,非明君之相。他身為太子,不能辜負眾臣的一番忠心,好,他忍了!于是他在眾臣面前大肆懺悔,放棄修繕之意。他在自己宮中聽曲狎戲樂人,這沒問題吧?在自己家中做事,又能礙著誰?卻不想這些事情傳到了朝堂之上,他的老師與輔臣又找上門來,對他大肆責罵。他身為太子的顏面蕩然掃地。尤其是于志寧、孔穎達和張玄素幾人,上書一個比一個兇狠,竟然還將他與秦二世相比!秦二世!秦二世!那是什么東西?那是亡國之君!那是殘暴之徒!那幾個老東西竟然說他是秦二世!想當年祖父駕崩,父皇守孝時,他奉命監國,圣人與群臣都對他贊譽有加,說他頗識大體,有決斷之能,而今只不過是與宮中人狎戲一番,便被比作了秦二世,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他還是忍下來了。因為他是太子!是大唐未來的天子!這些進諫的大臣可都是忠實之士,只能是他這個太子錯,而不能是他們錯。他們是大唐的肱骨之臣,是圣人寄予厚望的輔臣,萬萬不能辜負他們的一番苦心。所以他還是引咎自責,堵住忠臣之口。一個太子,一個動輒得咎的太子!沒有人理解他,沒有人!除了稱心!想到被圣人誅殺的稱心,李承乾不由更是心痛。沒有人像稱心一般柔媚可愛,也沒有人如他一般,在他寂寞時安撫他,在他脆弱時會讓他伏在膝蓋上輕撫他的頭,然后用低柔的聲音說“這不是你的錯,身為太子不是你的錯!”這樣知心解語的一個可人兒!這樣體貼討喜的稱心!他活了這些年,也只遇到了一個稱心,然而,圣人還是毫不留情就誅殺了他,派人用刀一把斬下了稱心的頭不說,還把他叫到御前,劈頭蓋臉地大肆責罵了一通,全然不顧他最敬重的父親殺了他最心愛之人的痛楚。為什么?因為稱心是個樂童?因為他是個男兒?李承乾這次是真的怒了!他不想再忍了!于是他稱病不朝,至此已經有三五個月了。這幾個月中,他在東宮為稱心建了座靈堂,供了尊塑像,朝夕焚香祭奠,封給稱心官爵,因為他曾許諾稱心,有朝一日他當了天子,定要分他些權勢,出一出前身的惡氣。如今稱心先他而死,這個承諾卻不能空許。他還讓戶奴上百人專門研習舞樂,表演給他看。早也看,晚也看,然而他一點也不能滿足。他以為圣人會因他如此,好好反省一番,他要求也不高,只要圣人言語中透露絲毫悔意,說他不該殺了稱心便好,然而,等了幾個月,他也沒有等到,反而只看到圣人更加寵幸李泰那個死胖子。說到李泰,他更是窩火!魏王李泰與他是一母同胞,在幼時,他們還是有點兄弟情宜的,然而一切從他幼時的那場重病后就改變了。因為幼時的那場病,李承乾落下了腳疾,也不至于很明顯,只是走路的時候能見出跛來,然而,這對于一個太子來說,已是致命傷。跛腳之人,豈能接任帝王?而在他處于水深火熱之時,李泰卻開始嶄露頭角。身為嫡次子的李泰,從小就善屬文,多藝能,圣人向來很是喜歡他。因為李泰喜歡文學,圣人便下令從貞觀十年起,準李泰在魏王府開設文學館,任他自行延攬天下名士。眾朝臣立刻嗅出了風向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