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9
,我如今不是和你說笑了!”陳飛卿緩緩地抬起手,兵士們頓時寂靜無聲。大王子剛要說話,陳飛卿并不給這個機會,猛地將手朝下一揮,身后的人頓時得令,朝前涌去。陳飛卿并非一仗成名,在那之前他一路打了好幾仗,然而人們在事后說起來,更愿意那樣說,顯得更傳奇一些。半年之后,侯府的后院里,安國侯笑著說起這話,道:“我以前也是這樣?!?/br>坐在他對面的端莊婦人卻只道:“我要我的兒子,不稀罕你們的天降紫微星?!?/br>安國侯的笑便有些尷尬起來,半晌才道:“我也想要兒子,他自己不肯回來?!?/br>他夫人道:“父不父,我若是他,也不會回來了?!?/br>安國侯急切道:“當時情急?;噬夏舷虑熬驼f過,若出了亂子,京城我得穩住,那時我也沒有別的法子,只能故作惡人。結果可好,陳飛卿他帶個冒牌貨回來,我能怎么樣?我難道告訴他都是皇上讓我這么做的,然后與他和和美美一起擁立那傀儡?滿朝上下都長了眼睛,一看就知道那不是真皇上,我和陳飛卿就真是一起往黃河里跳了都洗不清,若我和他聯手造反,就真要亂了,其他那些剛摁下去的王侯又得起心思找名頭。我只能裝作與他反目,比起他來,其他人更不愿意讓我得逞,所以他才能穩住那些人。我還一把年紀坐了那么久的天牢,天牢隔壁關著那個叫秦鄭文的天天領著一群兔崽子叨叨逼逼,你就只心疼陳飛卿,你怎么不心疼我?當初生他我就說不要生,差一點你就為了生他沒了,兔崽子生下來還調皮搗蛋,你又怪我管他管得嚴,我若不管,他不定被你寵成什么樣子,我看到他就氣!如今好了,我管那么嚴也沒用,為了個不男不女的東西家都不回了!”他夫人皺眉道:“他不回來與別人都沒干系,是不愿見到你才不回,他再不回,我就去找他。我以往不論知情與否都不拆你的臺,你總有你的大事,然而兒子是我生的,他建功立業我很高興,但他被你們騙成這樣我更心疼?!?/br>安國侯無奈道:“兒子是你的,也是我的,我也想為他好,皇上都說了,若南下順利,飛卿本來能做皇帝的?!?/br>他夫人更不滿了:“飛卿又不是姓梁的,你們都在想些什么?”“但他最合適!”安國侯道,“皇上也只信任他?;噬袭敃r那樣子,太子又年幼,若真駕崩了被太后或其他王侯趁虛而入,后果不堪設想。因此皇上便想找個由頭讓飛卿頂替幾年,一切好了之后太子也懂事了,飛卿再找個由頭把位子讓回來。那傻子別人說什么都信,就算事后他發現不對,也知道以大局為重?;噬蠈⒑舐范枷牒昧?,若不是陳飛卿招惹那個姓傅的攪渾水,哪來這么多破事?”“你說得輕巧?!彼蛉斯馐窍胍幌刖吞?,“你們就沒有一個人考慮過他的感受?!?/br>“男子漢大丈夫,建功立業、為國盡忠、青史留名這才是道理,你真當自己養閨女?我就是怕你把他養得娘們唧唧,后來也差不離了,一個大男人二十來歲了跟老子說話都不敢大聲點,外頭都說他不像我親生的,我二十的時候和我爹一言不合打得那叫一個爽快……哎!”他夫人忍無可忍拂袖而去。第154章寧王風塵仆仆地自邊塞趕回京城,卻沒有先入宮去,反倒先去了安國侯府尋陳飛卿??上ш愶w卿不在,他只撞到了陳飛卿他爹。寧王與安國侯這些年來都是皇上的左膀右臂,可那些不和并非全是裝的,他倆本也不喜彼此,如今碰見,寧王連個招呼都不想打便要走。安國侯倒是開口說話:“你剛回京,理應先去宮里?!?/br>寧王冷笑道:“侯爺差一些就能做太上皇,本王理應先來拜見?!?/br>所幸侯府里向來沒太多下人,此時也沒別人。安國侯沒好氣道:“我好心和你說話,你非得這么刻???”寧王反唇相譏:“本王又沒有說錯,你若不是打的這主意,也就不會同意皇上提的那法子。讓飛卿假扮先帝之子做幾年皇上再退位,虧你們想得出來!”當初皇上忽然提出這樣的提議:若他當真活不過這幾年,便想法子讓陳飛卿假作先帝之子來繼位,待秘密養著的太子長大,再讓陳飛卿將太子認成親子,找法子禪位。那個時候,皇上是真的已經不好,他一開始謀劃下江南時,就已經做好了生去死回的打算。姚家在南邊的勢力并不小,更何況還與漠國暗中勾結,與朝中的許多臣子也暗通久矣?;噬喜荒軌蛟诿髅嫔蟿邮?,他若強行拔除姚家,恐怕牽一發而動全身。他不希望給外敵趁虛而入中原的機會,也不愿百姓遭遇戰火動蕩。他當時是真心覺得傅南生可用的。原因倒不是他多信傅南生,而是他信陳飛卿,也信傅南生是當真為陳飛卿迷得神魂顛倒,因此他甚至愿意去幫著撮合兩人。很多事并非只傅南生不可,但他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另尋他人,也不愿意推別人去做這么一件于名聲而言并不討好的事。他只算錯了一件事,便是傅南生瘋癲的程度。而安國侯也固然是有他的私心,便答應了。只有寧王不愿意,寧王看不上安國侯那攀勢的嘴臉,也不喜歡皇上拿陳飛卿當餌的作風,更不相信傅南生,可他的反對不做數。他想來也覺得好笑,之所以他不信傅南生,只是因為他實實在在地見識過與傅南生如出一轍的東西,而皇上與安國侯算盤打盡,輸在了不懂傅南生之流上。傅南生臨陣倒戈,將皇上送給了大王子,而寧王鎮守邊關不好動作,陳飛卿帶著傅南生留下的那個傀儡回京,安國侯不得不臨機應變,故意與陳飛卿反目來鎮住朝綱。陳飛卿要去沙場點兵時,安國侯是不太放心的,他差一些就想從牢獄里面跑出來自己干了,想了想,給寧王飛書,讓魯鼎盯著。安國侯到此刻仍有些私心,想著若真要干仗,或許也能讓陳飛卿一仗成名,先看一看,若實在是攤爛泥他再出馬。陳飛卿沒給他這個機會。至于傅南生那一通攪和,雖然令得天下大亂,但也算是擺了一道漠國與其他的大小邦國,如今被迫天下太平。那些地方不比中原富庶,恐怕不知得多少年才能回過生氣兒來。何況漠國國王早被寧王安插下的棋子所殺,此事推到大王子身上,大王子又在仗中不知被誰所殺,如今已經是一貫與中原交好的小王子主掌漠國。江南就更好說了,照皇上原本的計劃是要逼著姚家將犯上作亂的事擺上臺面來,后來水攪得太混,反倒更容易辦了。太后得知之后,大病一場,如今病愈,倒也看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