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
藥立馬就見好了,沒什么大礙的?!?/br> 太后是以打量兒媳的眼光來相看湛湛的,她也算是宮里的老陳人兒了,旗下的姑娘見過不少,不過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老八板兒樣式,說話做事都照著現成的一套規矩來,性子里多少都有些沉悶,眼前這人不大一樣,眼梢生得緊俏,微微揚著,總一副含情的笑模樣,話也說得有趣兒。 太后笑著夸贊,“好孩子,知道讓家里人省心?!闭f著抬手撫了撫她的發髻,“今兒宮里挺大的陣仗,打扮得太過素凈,可不符合規矩?!?/br> 湛湛一驚,忙蹲下身賠罪,被太后托了把攔住了,去凈手指上的護甲,摘了自己旗頭上的一根喜鵲登梅壓鬢簪輕輕插在了她的髻心里,點頭笑著打量,“瞧瞧,這樣就氣派多了?!?/br> 太后跟想象中的不大一樣,沒有她固有認知中,皇室女人那種咄咄逼人的氣像,反而像是普通家門里的太太,很親切,十分容易就能讓人接近,湛湛呆呆的,抬手摸了把發簪,恭肅下身謝恩。 這回是太皇太后把她叫起,接過梁仙兒遞過來的秀女名冊,開口問她平日里都讀些什么書,家中都有什么人,把她的老底兒給盤問了個干凈。 太皇太后挑孫媳婦兒的條件很苛責,在她看來湛湛本人難得的出挑,只是身家背景有些復雜,沒了父親不說,家中長伯馬佳志宏手握兵權,跟朝廷的關系若即若離,總歸像是個熄了火的啞炮,保不齊哪天就炸響了,這樣的身份隨意安排個名頭入充后宮沒什么要緊,做正頭王孫福晉,還差著火候。 太后不過多涉問朝政,對宮外頭的局勢可能不如她那么敏感,心思又簡單,眼睛里只看得見鳥語花香,順著兒子的心意來,一時半會兒想不了那么長遠。 當然這些話不能明著說,太皇太后慢慢合上名冊看向太后,“咱們家允頎是屬虎的,大人五歲,“羊落虎口”,未免克沖?!?/br> 太后聽出話里反對的意思,變得有些擔心,太皇太后性子強勢,她說不成的事,八成是要黃,湛湛是允頎親口跟她提起過的,爺們兒看姑娘也是極其挑眼兒,先前對誰也從未有過這副熱心腸,難得碰上一個合襯心意,錯過了,再遇到這種萬里挑一的機緣不知道還得等到什么時候。 “老祖宗,”太后開口求情道:“眼下說親也不能盡看屬相,生辰八字才是根基,您要是不放心,回頭讓欽天監合合兩孩子的姻緣再議不遲?!?/br> 太皇太后猶豫了,她也想做個開明的長輩,可皇室的婚姻不是單憑情愛就能夠支撐的,親王福晉的家世必須足夠穩妥才能確保整個宗室的安穩繁盛。 看向下頭那張臉,茫然無措,顯然不明白自個兒將會面臨什么,太皇太后視線滯留了一陣,見她額頭皎潔,年華靜好的樣子,倒生出幾分不忍,轉念又一想,覺出不對來,慢慢抓緊手頭的水煙袋,拿起來抽了兩口方問:“皇帝是怎么瞧這事兒的?” 聽太皇太后似乎有松口兒的跡象,太后很高興,笑道:“說起來允頎這樁親還是皇帝保的媒,剛好倆孩子先前就打過交道,今兒特意請老祖宗做個見證?!?/br> 一聽這事兒跟皇帝有牽扯,太皇太后含著煙桿子默了半晌,深深吐納了幾口,終點頭說:“那就先等欽天監的信兒罷?!闭f著往旁邊瞥了眼問:“有沒有問過人家的意思?強取豪奪可不是咱們家的做派?!?/br> 順著太皇太后的目光看過去,誠親王正垂著眼喝茶,略微攤開身架子靠在椅背上,聽見這話,放下茶盅抬眼向她看了過來。 湛湛莫名心悸,看著他起身朝她緩慢地踱,她先前從未見過他這樣家常的打扮,穿著一身暗紋灰鼠皮袍,外頭配著淺灰貢緞的巴圖魯背心,平肩一排鎏金的套扣光澤流轉,將他的面骨打磨柔和,灼灼其華。 他走到她跟前,低頭望著,她反應過來,忙蹲下身見禮,視線抬及剛好夠著他腰間明黃的絲絳,上頭懸垂著彩繡表袋,些許漢玉配件,他解下一只打籽繡的荷包,在手里掂了掂遞給她,是她一年前送給他的那只。 湛湛忍不住抬起頭拿眼睛詢問,突然發現他戴著珊瑚結子的便帽,額前鑲著塊一汪水似的玻璃翠,風流得不可理喻,“拿著,”他抬了抬手說,“物歸原主?!?/br> 她遲疑了,手伸了下又縮了回去,不知道到底接還是不接,這一晌的情形都太過匪夷所思,萬般超出了她的認解,扭臉看過四周,眾人都語聲寂然地注視,太后含笑沖她點了點頭。 湛湛回過眼,有種形式所逼的窘迫之感,硬著頭皮小心把荷包從他手上提了下來,又疊手蹲了個身。 他叫聲起,略微頓了下,垂眸看著她說:“這是你自個兒的意思,往后可甭后悔?!?/br> 湛湛猛地抬起頭,腦子里電光火石劃過一道閃,瞬間醒悟過來,再看他時,眼前已經有些恍惚,他凝視她,眼眸里逐漸升騰起煙波浩渺,然而她始終難以望穿。 ☆、金科玉律 太皇太后寐著眼沒有說話,她到這會才注意到一旁桌案上的黃綾大金卷,宮里選秀就是這么個規矩,撂下荷包就沒有反悔的余地,旨稿是一早就預備好的,只要填上名字和封號,就可以“明發”,說得好聽是請她過來主持,其實不過是兼顧個禮數兒,陪著這娘倆唱了出雙簧。 大概知道她心里不痛快,太后垂臉坐著,一副認錯的姿態等她的示下,挪眼看下頭倆人,一個俯眉,一個仰臉,鳳舞龍蟠的,真有些相配的意思,“真是上了年紀,老mama論兒誰都不肯認了,” 太皇太后嘆了口氣感慨,隨即又正了正臉色道:“馬佳氏,賢淑穩重,人品高貴,選為誠親王福晉,你們擬旨昭告罷?!?/br> 梁仙兒只等這一吩咐,掐嗓子應聲嗻,太皇太后又問:“預備把大婚的日子定在哪個月?也好教欽天監挑吉期?!?/br> 太后欠了欠身,笑道:“總得春天,早了局促,晚了怕是絳荻要回云南,況且四月間是老祖宗萬壽,趕在四月十八以前辦喜事兒,到時候就能多個人兒給您磕頭了。還請老祖宗給個指示?!?/br> 這話正說到心坎兒上,太皇太后體會到其中的用意,想了想彎下眉眼道:“那不如就定在二月,剛開春天氣正暖和,萬事好開頭,大婚典禮,讓皇帝挑倆個得力的人主辦,準保不出紕漏?!?/br> 梁仙兒得令,請起桌案上的旨稿交給殿外的筆帖式,在萬春亭的廊子里把名字填好又呈送進來,兩位老主子略略看了一眼,吩咐照發。 喜訊傳開,殿里瞬間熱鬧起來,一眾的宮女太監打千兒的打千兒,蹲腿兒的蹲腿兒,接茬兒跟兩位老主子道喜,湛湛嗓子眼兒發緊,耳眼兒里像是住了一窩蛐蛐兒乍著翅亂叫喚,她還沒明白過來,就成了別人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