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
林殿。“謝大人,你帶朕來這偏殿做什么?”那時自己有些別扭,氣他又要遠下江南赴任,更氣自己力量不足,江南除了謝九淵,其實換了誰他都放不下心。謝九淵靠近他,溫言道:“臣升任江南總督,封疆重吏不得擅自進京,明日一別,不知何時再見陛下?!?/br>這話說得勾起了顧縝的離情別緒,越發別扭。“所以?”他不知不覺就被謝九淵攬在了懷里,卻還是強撐著挑事語氣。謝九淵不在乎他的小脾氣,依舊溫柔回答:“所以,臣想教陛下放紙鳶?!?/br>“荒唐!朕為何要學孩童放紙鳶?”顧縝前世最忌諱的就是別人拿他年齡說事,生怕別人看輕他,半點娛樂都不肯有,這是半真半假的責問。謝九淵似是有些不好意思,低聲回答:“家父曾經帶家母放過紙鳶,家父說,當時他看著家母開懷大笑,當時就決定,要一輩子讓她這么開心?!?/br>“顧縝,我想看你開心一次,不要總皺著眉?!?/br>啟元帝把臉埋進枕頭里,不再回憶前世。謝欽差,差事辦得這么慢,等回宮了,看朕怎么處置你。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小東”,“香螺”,“磨嘰”,“神說要有光”灌溉的營養液=3=*本章掉落紙鳶一個,請往大楚朝檀林殿排隊領取,限領一個。第19章步步現危局升堂審理后的次日,梅子期讓人在金陵城門口,貼了張告示。告示寫得是對仗工整、條理清晰,特地讓差役在城門口守著,每半個時辰都用大白話跟往來百姓宣讀一遍。這告示重點是說,梅大人來之前,馮偉象都被謝欽差私押著,來之后,梅大人審問馮偉象時,馮偉象從未提過文相與賄考案有關,如今馮偉象當堂攀咬文相,梅大人作為文相的門生,于情于理都該避嫌,梅大人已經上書陛下,稟明案情,一切等待陛下旨意再做安排。百姓們一時聽不出什么蹊蹺,但看懂原文的書生舉子,聚在一起的時候,不免熱議起來。梅子期這告示,寫得看似端方,卻很容易引起遐想。馮偉象當堂攀咬文相,是否是謝欽差私押期間做了什么?背后會不會有啟元帝的授意?啟元帝會怎么處理此事?舉人們來考春闈,自然都對官場多有關注,文謹禮“文半朝”的名聲,大家都心知肚明,如今議論起來,說出的話,就不一定是真心話,各自有各自的考量。有書生意氣的,就直言梅子期是借機推脫,還暗地給謝欽差潑臟水,實在是小人行徑。有聰明老道的,就說梅子期此舉合情合理,而且是尊師重道之舉,其實是我等表率。有人說話,就有人反駁,還有人和稀泥打圓場,誰都不服誰,吵吵嚷嚷個沒完,整個龍門茶館活像是塞進了一池塘麻鴨。這也就是龍門茶館如此,其他舉人聚集的地方,大家心照不宣,已經默認謝九淵成了文黨的眼中釘,也不知道小皇帝能不能把人保住。江載道坐在一角,沉默不言。馮偉象那日仗打的舉人,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皆是家中無錢無勢的窮書生,送到醫館還是謝九淵手下宿衛墊付的診金,后面的湯藥膏藥,全靠江載道與另一位家中富裕的舉人合力出資。因此,江載道常常去醫館探望,仗打的傷,好轉之前必然會變得青黑烏紫,血口結痂,看上去簡直是觸目驚心,受傷舉人們又是滿腔悲憤,每每探視,都令江載道萬分不忍。還有,謝十一和謝鏡清幾日未出現,江載道上門去問,才知道他們已經離開了金陵城。他原以為謝家叔侄來舉人聚會相助是謝九淵的意思,后來從謝家叔侄口中得知謝九淵并不知情,不免有幾分說不清的失望,但謝九淵的種種表現,又證明他確實沒有看錯人。如今這樣的危局,江載道不希望看見令自己失望的結果,但內心又覺得,換了自己站在謝九淵的位置,恐怕也是進退兩難。江載道沉默著,因為這件事,頭一回認真考慮,進了官場之后,自己究竟該如何為官。這并不是胡思亂想,魏財靠買榜得了第一,他卻是實實在在考出來的第二,也就是說,他原該是本屆江南科舉的第一名。若無意外,殿試之后,他必將在奉天殿上占一個位置。此日不遠矣。梅子期的奏折進了奉天殿,文謹禮立刻配合著跪了下來,老淚縱橫,求啟元帝定要徹查此事,還他這個兩朝老臣一個公道,否則,他也只能辭官回鄉,以證清白。顧縝確實沒料到,換了梅子期,居然也還是走到了讓謝九淵直接對上文謹禮的地步。然而,顧縝雖憂慮重重,卻并不驚慌,因為他相信謝九淵。倒是梅子期,潑了謝九淵一身臟水還想把自己摘出來,也要看他答不答應!“文相何至于如此”,啟元帝一臉沉重,“不過是狗急跳墻胡言亂語罷了,朕信任文相,文相的高徒自然也是不偏不倚、秉公辦事的好官,此案就還是讓謝欽差與梅侍郎共同審理,辭官的話不必再提,我大楚不可一日無文相!”這高帽子委實太高,剛站起身的文謹禮一撲通又跪了下去,“陛下,臣萬萬不敢受如此謬贊!著實是當不起!”啟元帝漫不經心地一擺手,笑道:“朕說當得起,就當得起,文相不必自謙,不信,朕就問問滿朝文武,你們說,我大楚是不是不可一日無文相?”奉天殿靜了須臾,百官才猶豫著應了聲“是”,大部分都答了,剩下的,有的光張口沒發聲,有的連嘴都沒動。“聽聽”,啟元帝笑著對文謹禮說,“文相,大家都知道您勞苦功高呢?!?/br>不等文謹禮說什么,啟元帝似是一時興起,張口就下了旨:“朕早有此意,今日文相受了委屈,那就擇日不如撞日。左相文謹禮,輔佐朝政多年,匡扶社稷,德高望重,即日起加封太師,以示恩寵!”太師可是位列三公之首!這是何等殊榮!文謹禮激動領旨,將啟元帝要對付自己的猜疑丟到了九霄云外,不過是辭官就嚇得小皇帝為自己加封,想必那個謝九淵也沒有膽子把案查到自己身上。話雖如此。該除掉的,還是盡早除掉的好。他文謹禮可不是心慈手軟、舍身喂鷹的蠢貨。午時,梅子期等來了圣上的旨意,當天夜里,就等來了文謹禮特派的人手。啟元帝的旨意就不用提了,打破了他把自己摘出這個爛攤子的美夢,文謹禮的人帶來的口信,才真正令他毛骨悚然。文謹禮竟是要謝九淵的命。他不僅要謝九淵的命,還要梅子期仿謝九淵的字跡,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