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3
至于儒家嘛,他們之前也就是叔孫通制定禮儀的時候,露了一次臉,但是很顯然,劉邦是個用完就丟的性子,儒家的學問他并不喜歡,只是冊封了幾個太學博士,然后呢,就不再理會了。
如今朝堂上的主流是黃老,另外呢,因為匈奴還有南越,乃至西南那邊小國的緣故,因此,縱橫家和兵家也有一定的出路,至于儒家嘛,呵呵,他們之前作死的次數實在是有點多,朝中除了少數幾個人之外,就沒有儒家的大臣,既然學儒家不能出仕,那么,愿意學儒家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以前的時候,大家是沒辦法,如今呢,造紙術和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讓學習知識的門檻下降了不少,儒家以前能吸引人的無非就是所謂有教無類,在招收弟子上頭,比較開放,而如今情況就不一樣了,朝廷鼓勵民間私人教學,如果教學的人能夠在長安認證一個博士的名頭,那么,他們開辦的學校還能得到一定的補貼,如此一來,自然有不少人樂意招收弟子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不食人間煙火的。
而舒云在少府搞的職業教育也流傳了出去,一些大商戶,也已經開始嘗試著通過家學的形式培養自家的人才,比如說培養賬房掌柜,另外呢,還會培養一些工匠。以前的時候,這些都是依靠家里的老人招收學徒,這種情況效率低,而且呢,上頭的那些老人總是喜歡留一手,免得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墒乾F在情況不一樣了,專門的職業教育就導致了教學的都是老師傅了,他們專門以授課為生,那么,自然也就不在意下面的學生搶走字賴以為生的本事了。
可以說,通過這樣的形式,民間百姓的識字率還有素質自然是提高了不少,而素質提高了,能夠從事的工作自然含金量也會提升許多,收入也會得到一定的增長。而識字的人多了,學到各種技術類知識的人多了,自然就會有一些人產生其他的一些想法,開始搞一搞什么發明創造之類的東西,如此一來,也會促進社會的進步。
至于豐縣沛縣,這里是劉邦的老家,是劉邦這個皇帝的食邑,舒云對于這里,也是比較有感情的,當然,也是因為這里有著足夠的資源,因此,舒云將豐縣沛縣,幾乎是當做了某種意義上的經濟特區來經營,很是搞了一些試點還有資源上的傾斜。
這里原本就有大量的鹽礦和煤礦,之前的時候,不過就是礙于開采技術比較差,因此這些礦產壓根沒能得到相應的利用,而如今呢,舒云卻是想著在這里搞出一個工業園區來,培養出一批不再依賴于土地的,純粹的工人出來。
事實上,效果其實挺不錯,在做工能夠賺到足夠的錢財的情況下,大家其實對于種地也沒有太多的熱情,畢竟,比起工業來說,農業的回報率實在是有點低。
當然,豐沛這邊本地的百姓對于做礦工什么的,其實是敬謝不敏的,他們得到的特殊待遇實在是有點多,又不用繳納什么賦稅,所以,在生存上頭,他們幾乎沒什么壓力,而開礦這種事情,卻屬于那種危險性比較高的那種,如此一來,即便礦區收入比較高,愿意加入其中的本地人也比較少,倒是許多附近的百姓,對此很感興趣。
可以這樣說,豐縣沛縣的百姓,靠著他們這里的礦產,嗯,作為老劉家起家的地方,舒云收購那些礦產的時候,玩了個花招,那就是讓這些百姓以土地為股本,成為了礦區工業園的小股東,在家什么事也不干,每年都能收到一筆錢,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算是賄賂劉邦的,免得他回頭有什么話說。
好在劉邦對于新鮮事物還是有著比較高的接受度的,瞧著豐縣沛縣越來越好,幾乎所有人都能進學讀書習武了,劉邦自然是覺得這是自己給鄉鄰帶來的福氣,別提有多得意了!
豐沛兩縣的人對于劉邦也很有感情,見證了劉邦曾經那些黑歷史的人現在已經不多了,但是呢,一個個對此都與有榮焉。就像是你鄰居家的兒子小時候打破了你家玻璃,要是他是個沒出息的,你提起來只會說這小子從小不學好,把我們家玻璃都給打碎了!要是他將來有了大出息,那么,這就是這個人從小就有特異之處的佐證了!這就是所謂的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劉邦對于自己過去的那些事情并不諱言,甚至遇到那些故人,還勾肩搭背回憶一番當年做過的那些事情,大家一起喝酒起哄,總之愉悅非常。
劉盈對于劉邦的放浪形骸非常不習慣,他從小接受的教育跟劉邦完全不同,當然,其實劉邦在老劉家也是個奇葩,畢竟,劉伯,劉仲的性子跟他都不一樣,這才是劉邦以前在家的時候不討喜的緣故,家里好幾個兒子,誰會喜歡一個游手好閑,只知道吹牛說大話的人呢?
劉盈從小生活在母親身邊,后來被安置在后方,又受到了這個時代相對還算是正統的教育,雖說不至于被教成了溫厚君子,但是禮儀什么的,還是刻在了劉盈的一舉一動之中。在他看來,做天子,就需要有足夠的威儀,像是劉邦這般,跟一些尋常百姓勾肩搭背,這也太不像話。
這般想著,劉盈在跟舒云單獨相處的時候就問了出來。
劉盈自己沒有發覺,他對舒云的依賴已經超過了對劉邦這個父親的依賴。這也是難免的事情,劉邦的滿腔慈愛如今都給了劉如意,至于他這幾年還生了幾個兒子,這里頭就包括了那位孝文皇帝劉恒,在他們身上,劉邦的父愛是非常吝嗇的,這幾個孩子年齡還小,卻除非是家宴,等閑幾乎看不到劉邦一面。
劉盈又不是什么缺愛到魔怔了的孩子,既然劉邦對他只是當做是繼承人,而不是當做是兒子,劉盈自然不會沒事給自己找不自在,因此,自然而然的,跟jiejie劉媛還有母親舒云親近了許多。
最重要的是,劉盈其實很難學會劉邦的為人處世,劉邦的許多才能,某種意義上來說,簡直就是天生的,像是識人用人之道,一般人哪里能有這般本事。權謀之類的屠龍術可以教導,眼光這種東西,很多時候,真的要看天分。
而舒云的教導就不一樣了,舒云教導的是一種思路,而且最重要的是,舒云很愿意放手讓劉盈去做事,并不當劉盈是個孩子。當然,劉邦在這上頭也沒有小氣,像是劉盈在關中同樣有封邑,他可以在那里試驗他的各種想法,而舒云呢,卻是告訴劉盈,不要總是指望世間有什么能為你所用的大才,如蕭何張良之類的人才,幾百年出一個,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很多時候,一兩個有才干的人,其實比不上眾人的智慧,一千個中人之姿,固然缺少了天才的那一份靈感,但是他們能做的事情,其實遠比天才能做的多。
畢竟這又不是搞科學研究,靈感很重要,大多數時候,即便是那些官員